科研产出
不同施氮水平下籼稻和粳稻的产量响应差异
《贵州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籼改粳的生产优势,以2个中熟中籼品种和2个中熟中粳品种为试材,设置4种施氮水平(施纯氮0kg/hm2、187.5kg/hm2、225.0kg/hm2、262.5kg/hm2),研究了4种氮肥水平下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响应及其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增加,水稻生育期延长,粳稻较籼稻更为明显。随施氮量增加,籼稻产量先升高后降低,粳稻产量呈逐渐增高趋势。2个籼稻品种的最佳施氮量均为225.0kg/hm2,2个粳稻品种的最佳施氮量均为262.5kg/hm2。在施氮量0~225.0kg/hm2条件下,籼稻品种产量均高于粳稻品种,原因是每穗粒数显著增加。施氮量高达262.5kg/hm2时籼稻品种出现部分倒伏,产量显著低于粳稻品种。本试验条件下,籼稻最高生产潜力低于粳稻。


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Aspergillus chevalieri var.intermedius)esdC基因全长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esdC基因在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的结构特征,从已构建的抑制性差减文库(SSH)中筛选得到esdC基因的EST序列,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扩增该基因片段的5'和3'端,拼接得到全长cDNA1472bp。通过序列分析,该cDNA序列含有一个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819bp,从396~1214bp,含有30个腺嘌呤尾巴。预测编码273个氨基酸,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I为9.51,分子量为30.26558kD,为不稳定蛋白。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基因与费希新萨托菌(Neosartorya fischeri NRRL181)有性发育蛋白EsdC相似度最高,为78%,其保守区序列主要集中于蛋白质的N端。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esdC基因的分子功能及可能参与的调控途径奠定基础。


贵州油菜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思考及建议
《农业与技术 》 2013
摘要:通过分析贵州油菜病虫害发生的特征,介绍了主要病虫害发生的时期及防治手段,指出当今农业的发展应以综合防治为主,利用农业措施、生物技术、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技术进行科学防治,从而减轻病虫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不同水稻间栽组合田间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水稻品种多样性与稻瘟病菌群体变异的关系,采用rep-PCR分子指纹对分离自贵州省雷山县和湄潭县水稻间栽组合上的40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40个单孢菌株分别扩增出5~9条谱带,大小为0.5~15kb,80%左右的条带集中在1~10kb;在0.74遗传相似水平下,供试菌株可划分为6个遗传宗谱,菌株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其寄主品种相关,3个间栽组合主栽品种上的11个菌株分属5个宗谱4个亚宗谱,净栽主栽品种上的14个菌株分属4个宗谱3个亚宗谱,而净栽糯稻上的8个菌株和间栽糯稻上的7个菌株则分属4个宗谱及3个宗谱3个亚宗谱。结论:间栽田块稻瘟病菌遗传宗谱组成较净栽田块丰富,水稻品种混合间栽有利于增加田间稻瘟病菌的遗传多样性,降低寄主遗传背景单一化对稻瘟病菌的定向选择风险。


贵州畜牧业循环经济持续发展趋势
《宁夏农林科技 》 2013
摘要:畜牧业循环经济是指在人类、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系统内,以创新和发展作为基本理念,以科学技术为基本动力,以动物转化为关键,充利用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相互关系,实现人口、环境和资源的和谐发展。介绍了畜牧业循环经济理论内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威宁牛遗传资源的特点及开发利用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 2013
摘要:本文从威宁牛的分布、优良特性和保护内容出发,分析了威宁牛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危机,从而提出了如何开发和利用威宁牛,为肉牛新品系的培育贮备遗传素材。


自动定氮仪法与国标凯氏定氮法测定油菜籽蛋白质含量的比较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比较自动定氮仪法与国标法检测油菜籽中蛋白质含量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有无差异,以达到简化操作、节省时间的目的。[方法]分别用自动定氮仪法与国标法对蛋白含量为21.2%标准物质及10份油菜种子样品的蛋白质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试验显示,自动定氮仪与国标法检测蛋白质含量的结果,标准物质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1.14%、21.09%(t=1.636 6,P>0.05),10份油菜种子样品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3.92%、23.90%(t=0.566 5,P>0.05)。2种方法的回归分析Y=0.999 8X+0.028 4,R2=0.998 4,自动定氮仪法氮的回收率为99.31%。[结论]2种方法检测油菜籽中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明显,但自动定氮仪法比国标法大大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玉米芯与畜禽粪便混合袋装堆肥发酵技术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玉米芯与畜禽粪便为材料,研究袋装堆肥发酵的最佳技术参数,采用C/N、发酵菌剂和含水量3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芯与牛粪袋装堆肥发酵最优水平组合为A2B2D2,即C/N为(25~35)∶1,添加VT-1000发酵菌剂,含水量为40%~55%;玉米芯与鸡粪最优水平组合为A2B3D3,即C/N为(25~35)∶1,添加Bio发酵菌剂,含水量为55%~65%;玉米芯与猪粪最优水平组合为A3B3D3,即C/N为(35~40)∶1,添加VT-1000发酵菌剂,含水量为55%~65%。虽然堆肥发酵结束后的有机质含量略有下降,但全磷和全钾含量均有所增加,堆肥毒性降低,且达到了堆肥腐熟度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