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高产保优栽培技术研究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 2013
摘要:运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播期、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对油研599和三北98产量的影响;再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寻优,获得三北98产量200 kg/667 m2以上的栽培措施方案为:播期9月10日,密度6 274株/667 m2,施氮量14.64 kg/667 m2,施磷量8.92 kg/667 m2,施钾量17.66 kg/667 m2,平均产量为217.74kg/667 m2。油研599产量200 kg/667 m2以上的栽培措施方案为:播期9月10日,密度6 676株/667 m2,施氮量15.6 kg/667 m2,施磷量8.91 kg/667 m2,施钾量16 kg/667 m2,平均产量为238.17 kg/667 m2。高产保优栽培对油菜品质性状影响的表现为含油率降低,种子蛋白质含量、油酸含量、亚油酸含量、亚麻酸含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油酸与亚油酸之和、饱和脂肪酸总量、不饱和指数增加,油的稳定性变差。


贵州西南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调查
《甘蔗糖业 》 2013
摘要:为了解贵州西南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发病情况,应用PCR技术对该蔗区的甘蔗样品进行宿根矮化病检测。结果表明:贵州西南蔗区的13个甘蔗主要栽培品种和主推品种,共118个样品中有98个样品检出RSD,阳性检出率为83.05%;其中粤糖00-236,巴西45,罗汉蔗,拔地拉,黔糖3,ROC21等6个品种发病较严重,阳性检出率高达100%;其余7个品种也均发病,阳性检出率在42.86%~90.00%之间。


保水剂不同用量对何首乌扦插育苗的影响试验初报
《耕作与栽培 》 2013
摘要:为明确保水剂在何首乌种植上的使用效果及最佳用量,开展了保水剂不同用量对何首乌扦插育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何首乌出苗率,苗的茎长、分枝数、叶片数、根数和最长根长等性状较未施用保水剂的处理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并随着保水剂用量的增加而变好,但不同保水剂用量间差异多不显著。综合考虑,采取用量3kg/6672最为经济。


蛋鸡复合饲料添加剂的筛选
《中国畜牧兽医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选择756羽开产50周龄左右的罗曼褐壳蛋鸡,随机分为7组,试验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2组饲喂基础日粮+中草药(0.04%);试验3组饲喂基础日粮+中草药(0.04%)+酶制剂(0.01%);试验4组饲喂基础日粮+中草药(0.04%)+酶制剂(0.01%)+抗菌肽(0.1%);试验5组饲喂基础日粮+益生菌(2‰);试验6组饲喂基础日粮+益生菌(2‰)+酶制剂(0.01%);试验7组饲喂基础日粮+益生菌(2‰)+酶制剂(0.01%)+抗菌肽(0.1%)。结果表明,以试验4组效果最好,显著提高了产蛋率(P<0.05),降低了料蛋比(P<0.05),极显著提高了鸡蛋哈氏单位(P<0.01)。同时,与其他试验组相比,试验4组氨基酸总量最高,胆固醇含量最低。因此,推荐在蛋鸡日粮中添加中草药+酶制剂+抗菌肽组合对蛋鸡产蛋性能及蛋品质具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双低菜籽饼(粕) 中草药添加剂 酶制剂 益生菌 抗菌肽


空心莲子草多糖不同添加量对鲤鱼生长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空心莲子草多糖作饲料添加剂对鲤鱼的饲养效果,拓展鲤鱼饲料资源,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空心莲子草多糖0.5%、1.0%、1.5%、2.0%、2.5%,进行了池塘网箱饲养鲤鱼试验。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多糖作饲料添加剂饲养鲤鱼效果显著,与没有添加空心莲子草多糖的相比,平均成活率高1.8百分点、饵料系数下降0.26、尾日增重提高26.0%。以饲料中添加空心莲子草多糖1.5%的效果最好,鲤鱼成活率高达96.0%,个体增重为4.38倍,群体增重4.17倍,尾日增重0.75g,分别比对照高4百分点、1.57倍、1.67倍、增重56.25%。


威宁芜菁甘蓝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种子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规范威宁芜菁甘蓝种子生产技术,提高威宁芜菁甘蓝种子质量,针对贵州省威宁芜菁甘蓝种子生产中的实际情况,依据国家、行业标准,对威宁芜菁甘蓝种子生产的环境条件、栽培技术、收种、清选、检验和贮藏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规定。该生产技术规程对贵州乃至长江中上游海拔800~3 000 m及类似地区威宁芜菁甘蓝种子生产具有指导意义。本技术规程于2013年4月15日通过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专家审定,2013年5月20日发布,2013年6月20日实施。


鲟鱼养殖亲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繁育基地养殖鲟鱼亲鱼的遗传背景,利用线粒体控制区部分序列对49个鲟鱼亲鱼中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检鲟鱼亲鱼(目的序列长度412~420 bp)可以划分为3大类:E(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B(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D(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类,分别包括3、2、13个单倍型,多态位点分别有13、15、30个,单倍型多样度(Hd)分别为0.417、0.2、0.853,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005 41、0.007 28、0.013 14,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分别为2.222、3、5.52。同类各单倍型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2 39~0.059 44,不同类鲟鱼单倍型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045 72~0.221 27。表明,3类鲟鱼亲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均较丰富。
关键词: 达氏鲟 中华鲟 史氏鲟 鲟鱼亲鱼 线粒体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利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鉴定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产孢相关的基因
《菌物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Aspergillus chevalieri var.intermedius俗称"金花菌",是茯砖茶发酵中的优势菌种,该菌在不同的渗透压胁迫下产生不同类型的孢子。采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以低渗条件下产生的子囊孢子和高渗条件下产生的分生孢子为材料分别与营养菌丝体构建两个正反向文库。每个库随机挑选400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然后将所得到的基因片段在GenBank进行BLASTx和BLASTn同源比对,筛选出的差异表达的基因涉及蛋白质代谢、细胞代谢、转录调控等多个方面,其中可能参与有性产孢调控的基因有13条,可能参与无性产孢调控的基因有10条。
关键词: 茯砖茶 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 渗透压 分生孢子 子囊孢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