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全国菜豆新品种(系)区试初报
《长江蔬菜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选育出了一些菜豆新品种(系),为了将这些新品种(系)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适应性鉴定,以筛选出适合各地区栽培的菜豆优良品种(系),全国民间菜豆区域试验网于1989年在全国部分地区进行了区域试验,现将初试结果总结如下:


葡萄卷叶病的ELISA检测
《华北农学报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葡萄卷叶病毒(Grapevine leafroll virus)是葡萄的重要病害,罹病葡萄明显地延迟浆果成熟二周至一个月,且着色差,糖分降低6%,减产25%以上。 1988~1990年按照美国病毒学专家D.Gonsalues介绍的方法,在国内首次应用酶联法(ELISA)检测出葡萄卷叶病毒。现简报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葡萄测试标样513份,采自天津果园等处。 2.GLRV抗血清和γ球蛋白酶结合物。


石刁柏花药培养研究简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1
摘要: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 L.)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的名贵蔬菜。至70年代,我国大陆才开始有较大面积的载培。近几年载培面积和加工出


镉对小麦幼苗的生长和生理生化反应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1991
摘要:镉对小麦幼苗和根系生长有抑制作用,尤以对根系的抑制更为显著,但镉浓度为5ppm时,有刺激生长的作用.幼苗的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镉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尤其在高浓度镉下脯氨酸含量剧增,电解质外渗率也明显增大.镉使胚乳中的α-淀粉酶活性降低,这种效应随镉浓度增高而加强,随幼苗的生长却趋于减弱.镉诱导根的正、负极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产生新谱带,并使原有的一些谱带活性增强.上述结果显示出镉使小麦幼苗的细胞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而小麦幼苗对镉害也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保护反应.
关键词: 小麦 幼苗 镉 脯氨酸 可溶性蛋白质 α-淀粉酶 电解质外渗率


保加利亚硬粒小麦育种
《世界农业 》 1991
摘要:保加利亚从70年代以来,小麦面积维持在100—105万公顷,虽面积比1950年减少了1/3,但总产量却由175.7万吨,上升至500万吨水平,提高了将近2.8倍。硬粒小麦是保加利亚的传统作物,近几年国际市场上硬粒小麦畅销,1989年增加到小麦总面积的3%,如果市场稳定,有可能把硬粒小麦面积恢复到厉史上的15%水平。


我国黄瓜优良品种选育进展概况
《长江蔬菜 》 1991
摘要:黄瓜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至今有二千多年。建国后,栽培技术不断改进,利用塑料薄膜大棚、温室等不同栽培形式,达到了周年生产,均衡供应。一、黄瓜品种资源的搜集整理阶段我国黄瓜有着丰富的种质资源:不但有抗各种病害的,而且还有适合不同栽培形式和适合鲜食、熟食、加工等不同用途的。解放后,黄瓜种质资源得到重视,从5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各地科研单位,对黄瓜的种质资源进行


萘乙酸对大白菜钙素吸收运转及防治干烧心病的研究
《园艺学报 》 1991 CSCD
摘要:本研究从补钙入手,探索防治干烧心病的方法。用0.7%CaCl_2·2H_2O对和50ppmNAA混合液在大白菜结球期叶面喷洒5次,经8年试验,对大白菜干烧心病的相对防治效果达80%以上。 在此基础上,采用~(45)Ca示踪试验的方法对防病机理做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根部还是从叶部加萘乙酸对根部和叶部~(45)Ca的吸收和运转均具有促进作用,并且改变了其在大白菜植株内的分配规律。对照株单位干叶重dpm值自外向内呈下降趋势(130×10~3─60×10~3);用NAA处理株则相反,自外向内呈增加趋势(120×10~3─250×10~3),说明萘乙酸具有促进钙素向叶球中内部运转的功效。这种效果在贮藏期间仍能保持。另外,~(45)Ca向直接受到NAA处理部位的运转量有明显增高的趋势。这一结果为补钙防治干烧心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