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四翅滨藜抗旱生理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测定四翅滨藜的抗旱生理指标,并与新疆较典型抗旱植物进行比较,为其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PEG6000对新疆地区比较典型的10种抗旱植物进行胁迫处理,分别测定处理前后10种植物体内脯氨酸、根活力(TTC含量)、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含量,同时比较胁迫处理前后的变化量,并且对四翅滨藜以上生理指标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果】四翅滨藜与其它9种植物比较,植物体内脯氨酸、TTC和过氧化氢酶含量及处理前后的增加量均最高;丙二醛含量及处理前后的增加量最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处理前后增加量均处于第二位。【结论】在10种植物中,四翅滨藜对干旱的抵御协调能力最强。

关键词: 四翅滨藜 干旱胁迫 PEG6000 抗旱生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农业科技管理 2010

摘要:"十五"以来,新疆农业科学院立足于解决区域农业科技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以科技创新为根本,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集成学科专业优势,组织协作攻关,不断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推广,有力支撑了自治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简要介绍了新疆农业科学院"十五"以来在推动农业科研、推广和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的基本做法及成功经验,并在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扎实推进区域农业科技及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科技推广 产业化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新疆农业科技 2010

摘要:地理标志是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实施地理标志注册保护是欧盟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也是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相关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院所两级科研成果信息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农业网络信息 2010

摘要:通过运用信息系统和信息管理方法,结合院所两级科研管理的实际情况,利用当前流行的数据库管理技术,设计了院所两级科研成果信息数据库,提供了数据库设计、系统功能设计、网络体系结构等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并依托局域网平台实现了科研管理信息的网络化运行、数字化存储和科学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 科研成果 信息系统 网络数据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杏棉间作对棉花害虫与捕食性天敌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单作棉田、杏棉间作棉田(东西)和杏棉间作棉田(南北)棉花害虫及捕食性天敌的发生动态。【方法】2008~2009年5月中旬~8月中旬定期系统调查各类棉田节肢动物数量,每7 d调查1次,调查全株节肢动物种类和数量。【结果】杏棉间作棉田牧草盲蝽和棉叶螨发生量轻于单作棉田。棉蚜(Aphis gossypiiG)中度发生时(2008年),单作棉田棉蚜发生量显著性高于杏棉间作棉田;棉蚜轻度发生时(2009年),三类田无差异。杏棉间作对棉蓟马(Thrips tabacci L.)发生量影响不大。棉蚜轻度发生年份(2009年),间作田和单作棉田棉蚜发生量无显著差异,但间作田瓢虫和食虫蝽较多;棉蚜中度发生年份(2008年),单作棉田由于棉蚜数量较多,瓢虫和食虫蝽也较多。2 a中间作田棉花上的蜘蛛数量均多于单作棉田。杏树走向对棉叶螨的发生有影响作用,棉间杏田(南北)棉叶螨量高于棉间杏田(东西),但对棉蚜、牧草盲蝽和棉蓟马发生量影响不大。【结论】杏棉间作不利于棉花上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 L.)和棉叶螨(Tetrangchus urticae K)的发生。棉田瓢虫和食虫蝽天敌受间作和棉蚜发生量的双重影响。间作有利于蜘蛛数量的增加。

关键词: 棉花 杏树 间作 棉花害虫 自然天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渗灌条件下施肥对红枣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施肥对红枣花、果及产量的影响,探讨适宜成龄红枣的施肥量和追肥次数。【方法】在根渗灌条件下通过不同施肥量和不同追肥次数的试验,研究施肥对红枣花、果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增加施肥量和追肥次数均可以有效提高灰枣平均单个枣吊开花数量和结果数量,同时可以增加灰枣果实体积,进而提高了红枣产量;但追肥次数少时,需要在红枣关键期施肥,否则容易造成红枣关键需肥期供肥不足,导致花果数量减少,影响产量;追肥总量较高时,适当调整氮肥追肥配比,少量多次追肥效果最好。【结论】增加施肥量和追肥次数均可以有效提高灰枣平均单个枣吊开花数量、结果数量、果径和产量。

关键词: 灰枣 施肥 形态指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瓜黄花斑点病毒在中国大陆的首次发现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0 CSCD

摘要:甜瓜黄花斑点病毒(MelonYellowSpotVirus,MYSV)是布尼亚病毒科(Bunyairidae),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的成员,具有包膜的球体病毒粒体,主要以蓟马以持久增殖方式传播。目前报道的寄主为西瓜、黄瓜、甜瓜及苦瓜4种葫芦科作物。侵染寄主后表现的症状为新生叶片出现明脉、褪绿斑点,随后叶片变黄、出现坏死斑点。先后在日本、泰国及中国台湾报道。

关键词: 甜瓜黄花斑点病毒 RT-PCR 序列一致性

施磷对棉花磷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磷肥不同施用时期和施用量的田间试验,研究高产棉花吸收磷养分的特点与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磷肥处理棉株对磷的吸收可以较好地用Logistic生长函数模型来拟合。各处理磷素的吸收主要集中在播种后的62~99 d内,这一时期棉花吸收磷的量占生育期总吸收量的50%以上,所以此阶段应特别注重磷的供应。在吐絮期,棉铃中的磷素随施磷量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有所增加,施磷对棉铃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但磷素在整个生育期各处理器官中差异不大。棉株对磷的吸收速率呈波动曲线,当生育期进行到花铃期时,各处理均达到吸收速率最高峰;此后棉株对磷的吸收速率逐渐降低。而在整个生育时期OPT(最佳处理)和OPT1处理磷素吸收速率差异不显著。合理施用磷肥,可以提高皮棉产量和磷肥利用率;春施磷肥更有利于提高磷肥表观利用率与纯收益,但磷肥施用过量会降低磷的利用效率和纯收益。

关键词: 施磷量 施磷时期 棉花 磷素吸收 磷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室大棚中鼠害的防治

新疆农机化 2010

摘要:设施农业中作物病、虫、草、鼠害是制约农业高产、稳产持续增产的四大因素,设施农业的集约化生产模式抵御鼠害能力较差,老鼠对设施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针对这一现状,介绍了温室鼠害的物理、化学、生化等一系列防治方法,并提出新型的电子捕鼠器和驱鼠器,安全高效、无污染,对降低农户损失、抑制疾病传播,效果十分明显。

关键词: 设施农业 鼠害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稻材料空间诱变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空间诱变技术培育水稻新品种。【方法】2006年9月通过(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三个水稻品种干种子,经空间诱变处理后将种子在地面种植,考察了后代的遗传及变异情况。【结果】SP1代与对照差异不显著。SP2代群体的单株间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出现了强烈的后代分离,变异频率高达4.09%。SP3代部分株系开始稳定。SP4代已经进入稳定状态,筛选出的突变株系最高增产幅度达到29.8%,抗病性明显提高。【结论】水稻干种子在空间条件下所产生的变异频率高,变异幅度大,并能够稳定的遗传于后代,有望选育出水稻新种质资源。

关键词: 诱变育种 水稻 种子 变异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