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疆优质小麦产业化进展
《新疆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新疆小麦生产概况小麦是新疆第一大粮食作物,约占粮食种植面积的近40%~60%。小麦面粉是新疆的主要口粮。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小麦生产有了很大发展。1979年与1949年相比,小麦种植面积由43.2×104


臭氧对赛买提杏贮藏保鲜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给杏果的臭氧贮藏保鲜提供一定科学依据,加快杏产业的发展。【方法】试验以无处理的杏果实为对照,分别采用浓度为100、200和300 mg/m3的臭氧对杏子进行前处理,考察不同臭氧浓度对杏子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在试验范围内,以200 mg/m3的臭氧处理对杏果的贮藏保鲜的效果较为显著。【结论】试验表明,一定浓度的臭氧处理能减缓杏果腐败率的上升,保持杏果TSS、VC和总酸(TA),抑制果实PPO活性,延长贮藏期限,但过高臭氧浓度则会破坏杏果表皮和生理结构,加快杏果实腐烂变质。


优质春小麦栽培与管理
《农村科技 》 2010
摘要:一、播前准备1.选地不宜重茬,前茬以马铃薯、豆科类作物为好。2.秋翻冬前进行土地深翻,667米2施小麦专用肥20千克,进行全层施肥;或将有机肥及适量的化肥全部翻


生态因子对新疆北部不同春小麦品质类型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确定优质小麦的最佳种植区域。【方法】选用8个有代表性的强筋、中强筋和中弱筋小麦品种在新疆博乐地区3个不同海拔区(531~1050 m)种植,研究小麦品质性状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特点。【结果】三种筋力小麦品质受生态因子的影响程度不同,强筋类型的品种面团流变学特性变异大于中强筋和中弱筋小麦品种,地区间的小麦品质性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各品质性状均以海拔较低的博乐点表现较高。对品质性状与生态因子进行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地理因子海拔高度与品质性状呈负相关。抽穗至成熟期的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度与品质性状均呈正相关,而与平均最低温度呈负相关。日照时数与降雨量对该地区小麦品质的影响不明显。【结论】影响新疆博乐地区小麦品质的主要生态因子是海拔高度与抽穗至成熟期时的温度。初步认定以博乐点种植强筋小麦其品质最佳。


基于GIS的新疆县级耕地地力评价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库车县耕地地力进行评价。【方法】在GIS支持下,应用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及成果,利用新疆库车县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划分法确定评价单元7 352个,采用模糊评价、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等,选取了土壤管理、物理及剖面性状、化学性状等3个方面12个影响因子,【结果】全县73 553.52 hm2耕地可分为6级,其中一级地7 713.07 hm2、二级地20 526.13 hm2、三级地14 621.53hm2、四级地11 987.8 hm2、五级地11 302.33 hm2、六级地7 402.53 hm2,分别占库车县耕地总面积的10.49%、27.91%、19.88%、16.3%、15.37%和10.06%。【结论】建立耕地地力评价体系及其模型。


欧洲李不同品种晾晒制干特性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欧洲李不同品种在南疆地区晾晒制干特性,为欧洲李干制品种选择和制干提供借鉴。【方法】以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种植的3个欧洲李品种法兰西、斯泰勒、女神为试验材料,在果实成熟后进行自然晾晒制干,分析3个品种果实经济性状、成熟期、失水率等对晾晒制干的影响,对3个品种晾晒制干特性进行评价。【结果】品种法兰西由于成熟早、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自然晾晒30 d能够干燥;斯泰勒较法兰西晚熟10~15 d,果实较大,自然晾晒36 d能够干燥;女神成熟最晚,果实最大,自然晾晒需要的时间长且不易干燥。【结论】在南疆地区采用自然晾晒的方法,法兰西和斯泰勒2个欧洲李品种适宜自然晾晒制干,品种女神则不适宜自然晾晒制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