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塔里木盆地一处柽柳林土壤细菌多样性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塔里木盆地一处柽柳林土壤细菌多样性进行初步探索,为下一步对塔里木盆地其它地区柽柳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及极端环境微生物的筛选奠定基础。【方法】采集塔里木盆地一处柽柳林土壤样品,采用纯培养方法进行细菌的分离纯化。提取各菌株基因组DNA,进行16S rRNA扩增、测序及系统进化树的绘制,分析其多样性。【结果】共分离得到21株菌,其中Firmicutes(厚壁菌门)11株,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7株,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和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各1株。革兰氏染色结果表明,3株菌为革兰氏阴性,其余为革兰氏阳性。Blast比对结果表明菌株CL4与标准菌株Pontibacter korlensis(DQ888330,普拉特链霉菌)的同源性为91%,可能为潜在的新种。【结论】塔里木盆地柽柳林土壤中存在较丰富的细菌资源,并可能存在微生物新物种,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柽柳林 细菌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不同垦殖年限农田耕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垦殖对农田耕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计数法对新疆天山北坡玛纳斯河流域两组不同垦殖年限(0~200年和0~20年)绿洲农田耕层土壤微生物区系和细菌生理菌群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1)荒地一经开垦耕种,微生物数量高于荒地。(2)随着垦殖年限的延长,耕层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真菌则先增加后减少;多样性指数都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3)随着垦殖年限延长,土壤细菌生理菌群的数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规律不明显。【结论】垦殖50年后,土壤微生物种群趋向单一,有益生理菌群数量减少,农田土壤生物肥力总体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 玛纳斯河流域 垦殖年限 微生物群落 细菌生理菌群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孪斑唇瓢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植物保护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孪斑唇瓢虫成虫、幼虫和蛹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表明,各项聚集度指标均符合聚集分布的检定标准。聚集的原因是由其自身的行为习性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引起的。应用Taylor幂法则、Iwao回归分析法测定出孪斑唇瓢虫成虫、幼虫和蛹的空间分布型是基本成分为个体群的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同时采用Iwao方法求出了最适抽样数。

关键词: 孪斑唇瓢虫 空间分布型 抽样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家粮食安全后备基地生产能力优化布局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新疆农业生产条件和发展特点,以及水土资源开发潜力,对新疆未来粮食生产能力和优化布局进行模拟预测,为新疆建设国家粮食安全后备基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依据。【方法】线性优化模型。【结果】(1)通过水土资源开发和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布局优化,在满足棉花、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发展需求,以及考虑各地州(市)粮食生产现状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基础上,2020年新疆具备发展种植规模313.33×104hm2(4 700万亩),产量达到2 700×104t以上的粮食生产能力;(2)假定在我国出现大的自然灾害等极限状况下,为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在不兼顾其他种植业的基础上,2020年新疆具备发展种植规模500×104hm2(7 500万亩),产量达到4 700×104t以上的极限粮食生产能力。【结论】新疆粮食生产能力潜力大,具备作为国家粮食安全后备基地的条件和要求,国家应采取强有力的扶持政策,提高新疆粮食生产能力。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新疆 后备基地 生产能力 布局 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贮藏温度对红提葡萄贮期品质及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和筛选红提葡萄采后适宜的贮藏温度。【方法】将红提葡萄分别贮藏于1、0、-1、-2和-3℃下,测定其贮期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等品质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1℃为红提葡萄较为适宜的贮藏温度,该温度下,果实的呼吸与乙烯变化趋势较为平缓,果实硬度保持较好,略高于其它温度处理,且能够较好的保持果实在贮藏期间果肉细胞的完整性,果实内丙二醛等有害物质的含量略低于其它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高于其它处理。【结论】-1℃能够较好的保持红提葡萄果实在贮藏期间果肉细胞的完整性。

关键词: 红提葡萄 不同温度 品质指标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核桃采摘环节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村科技 2010

摘要:新疆优质品种薄壳核桃,比普通核桃早挂果8年,属丰产型的优质品种。它的外壳只比花生壳略厚些,皮薄肉厚,出仁率比普通核桃高20%,达到60%;营养价值高、出油率8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用好氧发酵工艺处理厨余垃圾堆肥试验

中国园艺文摘 2010

摘要:在环保安全倍受关注的今天,垃圾的分类处理是总的发展趋势。所谓垃圾处理,就是把垃圾经过分类、分选、粉碎、配料以后,采用生物发酵(好氧发酵)方式堆成有机肥料的过程。厨余垃圾是生活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它含水率高,易腐烂发臭,影响人的视觉和味觉以及生活卫生条件,如不经过适当的处理而直接利用,会造成疾病的传播。但另一方面,厨余垃圾又具有有机物质含量高、有毒物质含量少、营养丰富且均衡的特点,可作为生物发酵的底肥和原料。本研究利用生活垃圾有机质含量高且营养丰富的特点,将生活垃圾进行好氧堆肥,以实现厨余垃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木耳栽培技术(一)

农村科技 2010

摘要:一、环境要求1.营养黑木耳的营养来源完全依靠菌丝从基质中吸取。菌丝体在生长过程中能不断地分泌各种酶,通过酶的作用把培养料中复杂物质分解为木耳菌丝容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液态地膜与塑料地膜对棉田土壤的培肥效果对比

新疆农业科技 2010

摘要:棉花覆盖地膜栽培具有保温增温,保墒防旱防渍,增肥通气,抑制杂草和减少劳动用工的作用。同时还能充分地利用其有效生长季节的光热资源,促进棉花早现蕾,早开花,早结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核桃酱生产工艺及质量优化研究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 2010

摘要:以鲜核桃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加工工序,制成鲜核桃酱。比较不同工艺条件对鲜核桃酱产品品质的影响,进行质量优化研究,确定了鲜核桃酱加工关键技术工艺参数为:鲜核桃仁脱膜处理:脱壳后的核桃仁在温度为95℃,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10min;复合乳化剂添加比例为:1.2%单甘脂+0.8%蔗糖酯;复合增稠剂的添加比例为:0.3%黄原胶+0.3%CMC。以干、鲜核桃为原料生产核桃酱,在工艺上有很大不同,鲜核桃可以生产出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俱佳的核桃酱新产品,开辟了核桃资源利用的新途径。

关键词: 鲜核桃酱 生产工艺 优化 护色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