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近期观测揭示的热带印度洋环流多尺度变率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热带印度洋环流是由赤道环流体系、近赤道海域及边缘海环流和涡旋构成的有机整体,其动力调整过程受到印度季风和印度洋偶极子(IOD)驱动,具有复杂的多尺度变异特征.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热带印度洋开展的大面积水文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成果,其初步揭示了热带印度洋环流的多尺度演变特征及其控制机理.研究表明:(1)赤道风场直接驱动的开尔文波和罗斯贝波及赤道印度洋东边界反射的罗斯贝波调控着赤道潜流(EUC)和赤道中层流(EIC)的形成和演变;(2)赤道风生动力过程是东印度洋上升流温跃层年际变异的主要控制因素;(3)赤道波动将大量能量以沿岸开尔文波和辐射自由罗斯贝波的形式输送至孟加拉湾,调制该海域环流和涡旋的变异特征.本文亦探讨了动量平衡和海盆共振对赤道环流体系变异的可能影响,以及赤道风场通过风生动力过程调控东印度洋上升流演变时间等尚未解决的问题.文中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通过国际合作推动印度洋联合调查计划,为更好服务于热带印度洋环流多尺度变率研究,保障海上丝路沿线国家海洋环境安全提供充足的数据和科研储备.
关键词: 赤道潜流 赤道中层流 东印度洋上升流 孟加拉湾环流 多尺度变率 赤道动力学 观测和模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内外海洋捕捞总量增长因素比较分析
《海洋开发与管理 》 2018
摘要:为了控制过度捕捞现象,防止海洋渔业资源不断衰退,中国农业部在2016年12月底发布的《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提出一系列以控制海洋捕捞总量为核心的制度。在此背景下文章从生产因素、政策因素、科技因素、产业结构因素等多层面,对影响国内外海洋捕捞总量增长因素的研究成果以及与该领域相关的研究方法进行归纳综述;通过国内外比较分析发现影响海洋捕捞总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有渔船数量、功率以及作业方式、渔民数量、资源存量、渔业政策、科技等;研究方法对比分析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法是该领域最科学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海洋捕捞 海洋渔业资源 捕捞总量 增长因素 全要素生产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深水多波束测深系统现状及展望
《测绘通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多波束测深系统在与航迹垂直的平面内一次能够给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深度,获得一条一定宽度的全覆盖水深条带,大大提高了海底地形探测效率。本文首先介绍了多波束测深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组成,然后系统介绍了L3 ELAC Nautik、Teledyne(原ATLAS)和Kongsberg等公司的深水多波束测深系统,并以中科院声学所深水多波束系统为例,分析了国内发展情况,最后展望了深水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发展趋势是更高的测深分辨率、更高的测深精度、更大的覆盖范围、更强的水体探测和更便捷的探测成图。
关键词: 多波束 深水 SeaBeam 3012 HydroSweep DS EM12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种微生态制剂对南美白对虾育苗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芽孢杆菌、乳酸菌在南美白对虾育苗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在南美白对虾育苗期间,定期向育苗水体添加不同剂量的芽孢杆菌制剂(活菌量为1.2×109cfu/g)和乳酸菌制剂(活菌量为1.0×108cfu/g)。试验设对照(C)组、添加不同剂量芽孢杆菌制剂处理(Y1、Y2、Y3)组和添加不同剂量乳酸菌制剂处理(R1、R2、R3)组等7个组,每隔5 d分别向育苗水体添加芽孢杆菌、乳酸菌,Y1、Y2和Y3组水体芽孢杆菌制剂分别达到10 g/m3、15 g/m3和20 g/m3,R1、R2和R3组水体乳酸菌制剂分别达到20 g/m3、25 g/m3和30 g/m3,C组不添加微生态制剂,测定不同微生态制剂对南美白对虾虾苗生长性能及抗逆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Y3组的虾苗体质量最大,较C组显著提高27.18%,R3组次之;R3组虾苗的出苗率最高,较C组显著提高34.86%;R3组虾苗在淡水中60 min的存活率和温度突变5℃条件下的平均存活率均较高,较C组分别显著提高14.88%和10.38%。综上,南美白对虾育苗期间,在育苗水体内适当添加微生态制剂,有利于提高虾苗的生长性能和抗逆性,以添加30 g/m3乳酸菌效果较好。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微生态制剂 育苗 体质量 存活率 抗逆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沼虾中氨基脲含量检测方法的优化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18
摘要:目的以农业部783号公告-1–2006方法为基础,优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及样品前处理方法,使其更适用于日本沼虾中不同组织中氨基脲含量的检测。方法样品经过HCl水解,2-硝基甲苯衍生,乙酸乙酯萃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氨基脲含量,内标法定量。为考察优化后方法在日本沼虾不同组织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不同基质样品进行标准添加实验。结果氨基脲的添加水平为1.0~120.0μg/kg时平均回收率为74.3%~113.5%,精密度小于6.3%,方法检出限为0.25μg/kg(S/N≥3),定量限为0.5μg/kg(S/N≥10)。结论虾壳中氨基脲含量最高,肌肉中含量最低;肌肉中氨基脲主要以结合态形式存在,壳中氨基脲主要以游离态形式存在。
关键词: 氨基脲 日本沼虾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地区稻田养殖小龙虾技术
《当代水产 》 2018
摘要: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是生长在淡水中的甲壳类动物,其体形呈圆筒状,甲壳坚厚,头胸甲稍侧扁,颈沟明显,前3对螯状,其中第1对特别强大、坚厚,故称螯虾,也叫红螯虾或者淡水小龙虾。它具有生长快、食性广、适应性强,以及肉味鲜美、经济价值高等优点。由于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广阔的市场前景、良好的发展态势,很多地区将小龙虾产业打造成地方特色主导产业。从养殖面积和产量方面来说,我国小龙虾养殖面积和产量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至2016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沿海女性渔业船员群体特征研究
《渔业信息与战略 》 2018
摘要:女性作为江苏省海洋渔业从业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少被关注。分析了江苏省沿海2 121名女性渔业船员的情况,结果表明:近年来,女性海洋渔业船员人数上升与管理机构的政策有关;女性海洋渔业船员年龄多集中于36~55岁;女性海洋渔业船员人数分布地域特征明显;初级职务船员(助理船副、助理管轮)出现"断层"现象。建议: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构有利于保障女性渔业船员合法权益的制度环境;加强社会舆论宣传,营造有益于女性渔业船员成长的社会文化氛围;开展职业技能教育,提高女性渔业船员适应新兴产业的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国-东盟渔业科技合作现状与展望(2001-2016年)
《中国渔业经济 》 2018
摘要:SCI论文作为高端科研活动的主要成果产出形式,是追踪国际科学前沿和研究热点的重要途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以Fishery和Aquaculture关键词检索2001-2016年间发表的SCI英文文献,利用文献数据分析展示工具TDA和Cite Space软件,对中国-东盟国家渔业科研现状和中国-东盟渔业科技合作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和东盟国家具有较广泛的共同研究兴趣和科技需求;(2)东盟各国间渔业科技合作远比中国与东盟各国间合作密切得多;(3)未来中国应在发挥比较优势、面向核心需求、转变合作方式、拓展深度广度4个方面推进与东盟国家的渔业科技合作,为中国-东盟渔业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鲈irak4基因cDNA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南方水产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Toll样受体家族信号通路参与了机体特异性免疫和先天性免疫过程,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 (IRAK4)是Toll样受体家族信号通路中的重要成员之一。该研究克隆了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 lmirak4序列,并分析了其序列特征、表达模式及亚细胞定位。Lmirak4基因cDNA开放阅读框(ORF)全长942 bp,编码313个氨基酸,含有1个N端死亡结构域和1个中央蛋白激酶结构域。推导的Lmirak4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鱼类Irak4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一致性。组织分布结果显示,lmirak4在各组织中表达具有差异性,在头肾中表达量最高。感染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与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后,花鲈头肾、肝脏和脾脏中lmirak4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亚细胞定位显示,外源性Lmirak4主要分布于HEK-293T细胞质中,在花鲈头肾原代培养细胞中成功表达但无明显分布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