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46条记录
九稻39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北方水稻 2008

摘要:九稻39号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水稻所选育出的水稻新品种。种植实践表明:该品种平均产量9 000 kg/hm2以上,对苗瘟、叶瘟有较强的抗性,并且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米质经检测达国标二级以上。该品种2005年~2007年连续3 a被吉林省农委确认为吉林省中熟稻区主导品种,近两年种植面积约占吉林省中熟稻区的1/3左右,2007年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关键词: 水稻 九稻39号 高产品种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中部玉米高产施肥模式研究

吉林农业科学 2008 CSCD

摘要:通过不同施肥模式对比试验,研究玉米生长发育、需肥特性、土壤养分及产量的变化规律,构建吉林中部玉米高产施肥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高产施肥模式:底肥深施优质有机肥,无机肥N、P2O5、K2O施肥水平分别为350 kg/hm2、150 kg/hm2和190 kg/hm2,补充施中、微量元素Zn、S、Mg、B、Mn等,采用底肥、口肥和分次追肥的施肥方式,玉米生育中后期不但追施氮肥,还要追施磷、钾肥。

关键词: 吉林中部 玉米 高产 施肥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人参产业发展探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2个人参生产地,吉林省在和韩国的产业竞争中处于下风;同时,随着对天然药物认识的深入,人们对人参的需求正日益增长,因此,吉林省人参产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分析了吉林省人参产业发展状况以及产业发展存在的优势和主要问题,提出了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吉林省 人参产业 发展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迁飞的多普勒昆虫雷达观测及动态

生态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2007年7~9月江淮稻区稻纵卷叶螟大发生期间,利用多普勒昆虫监测雷达在南京市浦口区对稻纵卷叶螟成虫的迁飞活动进行了监测,结合大气风温场的数值模拟,研究了稻纵卷叶螟成虫的空中飞行参数和种群迁飞动态。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多选择在黄昏18:30以后大规模起飞,空中虫群密度在20:00~22:00时最大,迁飞过程可持续到次日5:00;稻纵卷叶螟主要选择在500m以下高度飞行。空中虫群具有聚集成层的现象,虫层多在100~500m高度之间形成,有时形成两个虫层,成层现象与低空急流关系密切,与温度没有直接关系。迁飞过程分析表明,浦口区的六(4)代稻纵卷叶螟在台风、副热带高压和江淮气旋的影响下,先后出现了多次迁入迁出过程。低压系统外围的下沉气流很可能是稻纵卷叶螟两次集中迁入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多普勒雷达观测 数值模拟 迁飞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与美国玉米生产的差距浅析

玉米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和美国玉米生产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从品种应用、土壤肥力、施肥水平与技术、病虫害防治、生产机械化水平等因素阐述了我国与美国玉米生产的差距。针对当前玉米生产现状,提出了缩小差距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玉米 中国 美国 生产差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宽窄行种植的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

农业与技术 2008

摘要:通过采用玉米宽窄行种植,行间深松作业,结合不同方式秸秆还田的试验研究,明确了玉米宽窄交替休闲种植土壤水分变化的量化指标及在不同深松深度与宽度条件下土壤水分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吉林省中部地区,采用玉米宽窄行种植,行间进行深松作业,建立了土壤水库,可有效蓄积夏秋降雨。

关键词: 玉米 宽窄行种植 土壤水分规律 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原红牛H-FAB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对肉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选择对肉质性状有影响的优势基因型作为遗传标记,为草原红牛的继续选育提供理论依据。运用PCR-SSCP方法对草原红牛H-FABP基因5′-调控区进行研究,分析其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草原红牛H-FABP基因5′-调控区136位点一个T碱基的插入突变,142位点发生了G-A转换。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剪切力在AA和AB、BB基因型间差异极显著(P<0.01),AB与BB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肉质性状不同基因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H-FABP基因对草原红牛嫩度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H-FABP PCR-SSCP 肉质 草原红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子标记在玉米抗旱育种中的应用

安徽农学通报 2008

摘要:分子标记的应用将为加快抗旱性玉米育种选育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抗旱育种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玉米主要性状的QTL定位,以及构建玉米遗传图谱程度。

关键词: 玉米 分子标记 抗旱性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山东省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对策分析

农业科技管理 2008

摘要:文章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定量研究山东省1999~2004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6年来,山东省的总生态足迹显现较快的上升趋势,每年平均增长3.1%,总生态承载力也是逐年上升,但总生态赤字越来越大;从生态足迹的供需结构看,山东省的生态足迹已远远超过其生态承载力。从长远发展看,山东省应该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控制人口数量,并倡导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同时,要加强替代资源开发研究,以实现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态足迹模型 对策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水剂对土壤温度和水分动态的影响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

摘要:为了研究保水剂对土壤温度和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在河北农业大学实验基地,对青海"绿宝"公司提供的3种剂型保水剂施入土壤后的混剂土进行土壤温度和水分运动规律的测定。结果表明:土壤中加入保水剂后能够调节土壤温度的变化,提高土壤的保温性能,使土壤的昼夜温差减小;对土壤水分的蒸发有明显的抑制效应,混剂土中的水分会向四周的干燥土壤扩散,其扩散距离是对照的2倍,而含水率仍在16%~19%之间,土壤中加入保水剂后,混剂土所保持的水分86.7%~88.4%为有效水(0~1.5 MPa)。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混剂土的保温效果、抑制水分蒸发效果越好,土壤水分扩散相同的距离,混剂土的含水量越高,从而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 保水剂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土壤水势 混剂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