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化学诱抗剂对金银花叶片防御酶系的影响
《植物保护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4种化学诱抗剂壳聚糖、草酸、硫酸亚铁和硅酸钠处理金银花,通过计算酶活性发展曲线下面积AUEAPC,分析了叶片防御酶系3种主要酶的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4种诱抗剂处理中,壳聚糖处理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最高,其次是草酸处理,两者差异极显著,并且极显著高于硅酸钠、硫酸亚铁处理和对照,而后3种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硫酸亚铁处理后,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最高,极显著高于壳聚糖、草酸和硅酸钠处理,并且这4种诱抗剂处理POD的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对照;但只有壳聚糖处理,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其他3种诱抗剂处理的PPO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壳聚糖、草酸、硫酸亚铁和硅酸钠处理后,3种酶的综合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71.1%、31.1%、11.7%和2.5%,与前期对金银花白粉病诱抗效果研究结论相一致。本研究初步从防御酶学角度分析了4种化学诱抗剂在金银花上的诱导抗病机制。


采收时期对鲜食糯玉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以国审郑白糯918糯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分3个采收时期研究了采收时期不同对糯玉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收时期不同,对鲜食糯玉米籽粒主要营养组分含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影响较大,对鲜穗产量影响较小。粗蛋白含量随着采收时期的推迟,含量先下降后上升,总体表现为降低;粗脂肪和粗淀粉含量是随着授粉天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赖氨酸含量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随着采收期的推迟逐渐降低;铁含量随着采收期推迟含量先上升后下降;镁含量随着采收期推迟含量先下降后上升,总体表现为下降;钙含量随着采收期的推迟逐渐降低。


玉米新品种郑单035选育研究
《中国农业信息 》 2009
摘要:郑单035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大穗型玉米新品种,2005年通过安徽省审定。该品种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病抗倒,适应性广。


H-FABP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肌内脂肪关联的研究进展
《草食家畜 》 2009
摘要:对H-FABP(Heart Fat Acid Binding Protein,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作为肌内脂肪沉积候选基因的现状做一综述,内容包括H-FABP的生理特性、基因结构以及其与肌内脂肪的关系和研究前景。


棉花黄萎病菌与品种互作的格局分析
《棉花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3个棉花品种(系)接种18个黄萎病菌株的抗感表现(病情指数)为分析对象,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用双标图方法研究了寄主-病原的互作格局。结果表明:23个棉花品种分为6个抗病性不同的品种组,18个菌株聚为5个致病力不同的菌株群。5031和50312组成的品种组G1对所有菌株群具有最高抗性,可作为抗黄育种的高抗质源。来自河北成安的VD25与来自江苏常熟的XS4、XS6和XS7组成的菌株群S4与G5品种组存在互作,其致病力最强,是棉花黄萎病的优势菌株群,在抗黄育种和抗黄鉴定中应予以高度重视。S2和S3菌株群与56%的参试品种构成的3个品种组间存在互作,是潜在的优势菌株群。具平均抗病性的G2品种组是黄萎病菌的优良寄主。


控释尿素对小麦品种郑麦366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以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为供试肥料,在驻马店市驿城区水屯镇新坡村和驻马店市农科所进行优质小麦品种郑麦366肥效试验。结果表明:100%控释尿素处理产量最高,分别为8 173kg/hm2、8 264kg/hm2,较同等氮素用量的普通尿素处理增产877kg/hm2、837kg/hm2,增幅12.02%、11.27%,达极显著水平;控释BB肥处理产量位居第2。控释尿素用量为70%~100%时,小麦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普通尿素也呈同样趋势。70%控释尿素处理与100%普通尿素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说明施用控释尿素可以比普通尿素减少1/3的纯氮用量。100%控释尿素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最高,其次为70%控释尿素处理,控释BB肥第3,控释肥处理氮肥利用率均高于普通尿素和复合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