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不同地理种群二化螟Ty3/gypsy反转座子天冬氨酰蛋白酶(AP)基因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昆虫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Ty3/gypsy反转座子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类反转座子。反转座子上的天冬氨酰蛋白酶(aspartic protease,AP)基因是反转座子发生转座所需的一个重要基因。但由于该基因家族成员间变异较大,较难利用简并引物克隆得到该基因,所以对该基因家族成员的研究很少。【方法】本研究采用PCR方法克隆了二化螟Ty3/gypsy反转座子的AP基因序列,并对其序列特征和地理种群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克隆获得的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Ty3/gypsy反转座子中的AP基因具有独立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长528 bp,编码的蛋白含175个氨基酸残基(GenBank登录号:KF886014)。Conserved Domain Search在线工具分析显示,该蛋白中含有一个特异的Asp_protease_2保守功能域。从7个二化螟不同地理种群中共克隆获得70份AP基因拷贝。对同一基因座位上的AP序列多重比对分析,发现共存在46处碱基替换,其中碱基转换(transition)有31处,碱基颠换(transversion)有15处,70份拷贝中有69份拷贝是完整的ORF,能编码完整的蛋白。从碱基替换形式看,A→G的变异形式出现最多,有15处;其次是T→C的变异形式,有11处;其余的变异形式都很少。对比这7个不同地理种群,没有发现碱基的替换存在明显的地理区划差异。【结论】碱基的替换形式与二化螟所处的地理区域无明显相关性。本研究对于认识反转座子序列的变异特点有所帮助。

关键词: 二化螟 反转座子 Ty3/gypsy 天冬氨酰蛋白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对番茄根结线虫抗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阐明番茄抗根结线虫基因Mi-1在土壤温度高于28℃时丧失抗性的原因,选用3份番茄材料Motelle(Mi-1)、LA2157(Mi-9)和新选育获得的具有热稳定抗根结线虫特性的栽培番茄材料ZN17(Mi-HT)进行研究。通过根结线虫的人工接种鉴定,确定Motelle在高温条件下丧失抗性,而ZN17和LA2157在高温条件下仍然具有良好的抗性。利用特异引物对各番茄材料的c DNA模板进行扩增、测序和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这3份材料扩增片段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因此利用该引物对各材料高温和常温条件下的基因表达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i-1在高温条件下不表达是番茄材料Motelle高温条件下对根结线虫抗性丧失的原因。番茄材料LA2157和ZN17中扩增得到的相关基因表达状况与其在高温条件下对根结线虫的抗性表现相吻合。

关键词: 番茄 根结线虫 热稳定抗性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例番鸭H9亚型禽流感病毒与鸭疫里氏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畜牧与兽医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鸭疫里氏杆菌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对养鸭业危害严重的2种病原。鸭疫里氏杆菌血清型众多,免疫保护有一定的血清型特异性,使其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几年,H9亚型禽流感已成为危害我国家禽养殖业的主要流行疫病之一,临床上不同品种、日龄的鸡、鸭均有发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型多花黑麦草生产性能及饲用品质研究

草地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适应不同耕作制度以及作物茬口的需要,筛选具有较好生产性能的速生牧草品种,以6个早熟型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品种的生长适应性和饲草品质。结果表明:6个品种(系)表现为越冬后早生速生,全生育期195~200d,饲草产量主要集中于4月初的第1次刈割,约占总产量的50%。生物产量在不同品种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LM015生物产量最高,为12750kg·hm-2,Waseaoba次之,产量为12532kg·hm-2,Sachiaoba最低,为11542kg·hm-2。随生育期的推进,各品种的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增加,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干物质体外消化率下降。不同品种的单位面积总可消化养分产量存在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差异,LM015的总可消化养分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1),为8770kg·hm-2。综合饲草产量和饲草品质,LM015最好,Waseaoba次之,均适合该南京地区栽培利用。

关键词: 多花黑麦草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5)N示踪的水稻氮肥利用率细分

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粳稻武运粳23和超级杂交籼稻Y两优2号为供试品种,应用15N示踪方法研究不同时期施肥对水稻不同阶段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确定不同时期施肥的最佳阶段氮肥利用率。结果表明,基肥在基肥阶段(移栽后的8 d左右)的吸收利用较低,2012年水稻基肥氮(15N)吸收量不到5 kg hm–2,2013年最大为7.5 kg hm–2,回收利用率在1.5%~11.5%之间;基肥主要是在蘖肥阶段(分蘖肥与穗肥之间)被吸收,其回收利用率在6.6%~24.9%之间,平均为15.6%;穗肥阶段(穗肥后到成熟)基本不再吸收基肥。基肥氮的总体恢复利用效率不高,在9.1%~22.8%之间,品种及氮肥运筹对基肥氮的总体恢复利用效率影响不显著。蘖肥主要在蘖肥阶段发生作用,施穗肥后水稻基本不再吸收蘖肥。蘖肥的总体恢复吸收利用率和基肥相当,在17%~34%之间,Y两优2号高于武运粳23。穗肥的回收效率最高,在54.0%~82.1%之间,武运粳23低于Y两优2号。水稻在整个生育期的总体氮肥恢复效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下降,变化在32%~64%之间。水稻一生中吸收积累的氮素中,基肥的贡献占4.13%~10.59%(平均6.92%),蘖肥占3.98%~11.75%(平均7.58%),穗肥占13.32%~37.56%(平均26.02%),土壤的贡献在45.71%~70.83%(平均59.91%)之间。基蘖肥用量越大,其损失也越大,总体氮肥利用率也越低。研究结果证明,在水稻氮肥管理中必须考虑水稻各阶段对不同时期施肥的吸收利用情况,从而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保证产量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关键词: 水稻 氮肥管理 15N示踪法 不同施肥阶段 氮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集成联合用药、隔离早期断奶(SEW)和“三点式”生产体系培育猪气喘病阴性群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猪肺炎支原体阴性群的培育方法,本试验研究了集成联合用药、SEW和"三点式"饲养管理体系等技术对猪肺炎支原体的净化效果。先通过妊娠母猪的筛选,母猪程序性用药,SEW技术,屏障隔离系统,"三点式"生产饲养管理体系及仔猪程序性用药的培育方法,再通过猪肺炎支原体血清抗体检测和荧光定量PCR检测鼻拭子的方法对所培育的仔猪进行长达4个月的监测,结果发现新培育的5批猪在35日龄后血清抗体均为阴性,鼻拭子抗原检测全为阴性。结果表明集成联合用药、SEW和"三点式"生产管理体系技术可以有效净化猪肺炎支原体,为国内猪气喘病的控制和净化提供理论基础及临床实践经验。

关键词: SEW 早期断奶 屏障系统 “三点式”生产饲养管理体系 药物净化 生物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籽粒低氧胁迫发芽期间主要生理生化和γ-氨基丁酸含量变化

食品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玉米籽粒为材料研究低氧胁迫下籽粒发芽过程中主要生理生化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变化,筛选出最适富集GABA的玉米品种。结果表明:5个品种玉米籽粒在72 h低氧胁迫发芽期间,芽长增长15.5~26.3 mm,呼吸强度提高1.7~3.2倍,干物质损失35.6%~40.6%,淀粉消耗15.5%~28.9%,还原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增加1.7~4.7倍和7.4~13.3倍,GABA含量提高9.3~13.2倍,不同品种玉米籽粒发芽能力和GABA富集量呈显著差异,以京甜紫花糯(ZHN)品种发芽率最高,达到85.5%,且GABA富集量达到0.65mg/g(以干质量计),ZHN是富集GABA的最适玉米品种。低氧胁迫下发芽玉米中GABA含量与芽长、呼吸强度、游离氨基酸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玉米经低氧胁迫发芽能提升玉米营养品质。

关键词: 玉米籽粒 发芽 低氧胁迫 γ-氨基丁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纤维长度近等基因系R01-40-08的背景遗传效应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从海岛棉Pima S-6中鉴定了一个1号染色体上稳定表达的纤维长度QTL(qFL-chr1),针对这一目标QTL,通过标记辅助选择得到近等基因系R01-40-08。近等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近等基因系其他7条染色体上仍含有Pima S-6的渐渗片段。以Tamcot 2111(轮回亲本)与R01-40-08(供体亲本)构建了1个含有1 672个单株的F2群体,分析了其他染色体上Pima S-6渐渗片段对纤维长度的遗传效应,单标记分析结果表明,位于14号染色体上的2个标记(NAU2190和NAU5465)对纤维长度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纤维长度 渐渗系 近等基因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农药“使命”对黄瓜防病促生的试验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上海、江苏徐州、山东寿光等地,使用生物农药"使命"水剂进行黄瓜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及混合性根病防治试验。结果显示:30 d时大棚土壤中相对虫口减退率可达75.35%,120 d时生防效果达70.13%;生物农药"使命"能够显著促进黄瓜生长,增加黄瓜产量17.44%。黄瓜蛋白质、维生素C、总糖含量等品质检测表明,"使命"处理组的黄瓜品质显著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 黄瓜 产量 品质 生物农药 黄瓜根结线虫病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不同发育时期主要糖类含量和蔗糖合成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

江苏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揭示桃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叶片、韧皮部中主要糖类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机理,以水蜜桃品种湖景蜜露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花后45 d、65 d、85 d、105 d时果实、叶片、韧皮部中蔗糖、葡萄糖、果糖、山梨醇含量,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6个蔗糖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湖景蜜露果实以积累蔗糖为主,叶片和韧皮部以积累山梨醇为主,是典型的葡萄糖/果糖≈1的品种。花后105 d时果实中,蔗糖含量最高,其次是果糖和葡萄糖,山梨醇含量最低;相反,花后45~105 d,韧皮部和叶片的山梨醇含量均最高,蔗糖含量最低。花后45 d果实中蔗糖含量最低,盛花后85 d达到最高值,随后下降直到采收;花后45~105 d果实中葡萄糖、果糖、山梨醇含量的变化趋势与蔗糖相反。花后45~105 d,果实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叶片和韧皮部,而叶片和韧皮部之间无显著差异。花后65 d至果实采收期间叶片中山梨醇含量与果实中蔗糖含量变化趋势非常相似。果实和韧皮部发育过程中Pp Sus3远远高于其他基因的表达水平,Pp Sus1在叶片的整个发育过程中表达水平最高。表明Pp Sus3在果实和韧皮部、Pp Sus1在叶片中对糖类代谢可能具有更重要作用。

关键词: 糖类含量 蔗糖合成酶基因 表达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