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不同倍性虹鳟幼鱼对急性温度胁迫的抗氧化响应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虹鳟属于冷水性鱼类,其生存的最适温度为12~18℃,温度胁迫是虹鳟在夏秋季养殖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枫叶鲑和硬头鳟均为品质优良的虹鳟选育种.为探讨急性温度胁迫对两种倍性虹鳟抗氧化响应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二倍体枫叶鲑和三倍体硬头鳟幼鱼,分别在13、17、21和25℃下进行热应激试验.在达到目标温度后的0、1、6和12 h取样,之后将受试鱼恢复至13℃的适宜温度下培养,并在恢复培养的、1、12、24和48 h后取样,测定受试鱼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以及脂质过氧化物(LPO)、丙二醛(MDA)和热激蛋白70(HSP70)含量.结果表明:枫叶鲑和硬头鳟的3种抗氧化酶活性在17℃组没有出现显著升高;21℃组枫叶鲑和硬头鳟的SOD活性在热应激期间出现显著升高,但枫叶鲑的SOD活性在恢复过程中恢复到正常水平;25℃组枫叶鲑和硬头鳟的SOD、CAT和GPx的活性均显著提高;但在恢复试验进行、24 h后,CAT和GPx的活性恢复到正常水平.枫叶鲑在1721和25℃组HSP70的产生量显著高于13℃组,而硬头鳟仅在21和25℃组HSP70的产生量显著高于13℃组.通过整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标值对多种抗氧化参数进行分析,发现枫叶鲑在17和21℃组急性温度胁迫下的抗氧化响应显著高于硬头鳟,但在25℃组硬头鳟的抗氧化响应高于枫叶鲑.这表明不同倍性虹鳟幼鱼在不同温度急性胁迫下的抗氧化响应有所差异.

关键词: 枫叶鲑 硬头鳟 急性温度胁迫 抗氧化酶 整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黄海崂山隆起中、古生界油气保存条件分析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崂山隆起位于南黄海盆地中部,海相中-古生界分布广泛且厚度大,其构造演化经历了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等多期构造运动,早期油气聚集可能在后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油气保存条件是崂山隆起油气勘探能否取得突破的关键因素。通过综合分析构造运动中抬升剥蚀作用和断裂作用与油气保存的关系,以及盖层条件与油气保存的关系,探讨崂山隆起内部油气保存条件的差异性以指导该区油气勘探。结果表明:崂山隆起呈差异性油气保存特点,位于崂山隆起中南部的高石稳定带是一个早期断裂不发育的弱变形区,后期构造运动改造破坏程度较弱,特别是下古生界具备较为优越的生储盖组合,构造多以断背斜和低幅宽缓背斜为主,发育多个大型圈闭,岩浆活动相对较弱,油气保存条件较为优越;而崂山隆起北部的青峰变形带断裂系统发育,地层褶皱变形强烈,单个圈闭规模较小,油气保存条件相对较差;高石稳定带中南部是进一步油气勘探和调查参数井钻探的重点目标区。

关键词: 构造运动 盖层条件 油气保存条件 海相中-古生界 崂山隆起 南黄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坑嵌岩地下连续墙防渗效果探测方法试验研究

施工技术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地下水准三维稳定流模型存在局限性这一情况,在模拟渗流运动的过程中采用"等效集中法",将可能的渗漏点和其他越流途径等效集中于墙趾处,形成与场地内真实含水层相似的虚拟等效层,概化出等效处理后的降水数值模型。结合武汉地铁8号线徐家棚站嵌岩地下连续墙工程的实际隔水效果,将数值模拟后的计算结果与现场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二者基本一致,证明该方法在模拟有渗漏问题的地下连续墙内基坑降水的地下水渗流场变化过程的理论可行性。

关键词: 嵌岩地下连续墙 等效集中法 数值模型 现场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冲绳海槽海底热液区附近浮岩气孔充填沉积物中热液活动的地球化学记录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冲绳海槽伊平屋北热液区附近两个站位(HOBAB2-T3和HOBAB2-T6)的浮岩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充填沉积物的浮岩(T3-D、T6-D)和去除沉积物的浮岩(T3-C、T6-C)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矿物组成和微量元素组成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浮岩气孔充填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冲绳海槽内碎屑沉积物的混入,其中气孔较小的T3浮岩中充填的沉积物组成主要为伊利石和石英,而气孔较大的T6浮岩中充填的沉积物组成主要为石英和长石,代表了海槽内沉积物的一般矿物组成。邻近热液区的T3浮岩气孔中的沉积物含有异常高含量的Pb(>101μg/g)、Zn(>196μg/g)、Cu(>47μg/g)等金属元素,代表强烈的热液活动信号;距热液区稍远的T6浮岩气孔中沉积物也表现出Pb、Cu等元素含量的异常特征,可能代表较弱的热液活动信号。这说明海底热液区附近的浮岩气孔中充填的沉积物可以记录热液活动的信息,这对寻找浮岩分布区新的热液活动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关键词: 浮岩 气孔充填沉积物 热液活动 矿物组成 微量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闽北附近海域悬浮体输运及通量的季节变化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2015年9月和12月闽北附近海域3条断面上的同步连续沉积动力学观测,结合对应时段的卫星遥感海表温度资料,研究了闽北近岸海域冬季和夏季悬浮体分布和输运通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区域的悬浮体浓度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季风活动对水体扰动强烈,水体垂向混合较为均匀,近岸沉积物再悬浮活跃,其浓度值明显高于外海;而夏季近岸悬浮体浓度明显降低。在50m以深的外海海域,悬浮体浓度无显著的季节差异,且空间变化幅度很小。受东北季风和闽浙沿岸流的影响,冬季悬浮体总体上沿东北向西南的沿岸方向输送,输运通量由近岸向外海逐渐减小;在夏季,闽北近岸海域悬浮体输运方向与冬季一致,但输运通量显著减小;外海海域的悬浮体输运方向指向东北,输运通量明显高于冬季。在离岸断面上,中间站位(水深约50m)的悬浮体浓度低于其两侧站位的浓度,这是由于在近岸一侧主要受控于闽浙沿岸流,而外海海域主要受控于台湾暖流,50m等深线为闽浙沿岸流和台湾暖流相互作用的交汇处,受闽浙沿岸流和台湾暖流的共同影响。温度锋面与闽北附近海域内的泥质区对应关系较好,温度锋面对悬浮体向外海扩散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温度锋面西北侧悬浮体浓度较高且沉积速率较高。

关键词: 悬浮体浓度 输运通量 季节变化 闽北附近海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渤海BH08孔磁学参数变化机制与环境指示

地球物理学报 2018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边缘海-陆架区是研究海陆交互作用的理想区域,该区沉积物记录了海平面、气候与构造变化的重要信息.渤海作为我国的内海,前人对该区虽然进行了环境磁学方面的研究,但是受复杂的沉积环境影响,渤海沉积物的磁性变化机制十分复杂,因而需要对该区沉积物磁学性质及变化机制进行深入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详细研究了渤海BH08孔岩芯沉积物的磁学性质,结果表明:①沉积物中主要载磁矿物是磁铁矿,部分层位含有高矫顽力的矿物;②岩芯整体磁学性质变化复杂,各项磁学参数变化剧烈,其总体波动与S/Cl值、沉积物红度a~*和深海底栖有孔虫δ~(18)O相关性较好;③在主要的海陆交替边界层位发现胶黄铁矿,表明是富硫的弱还原环境,而快速变化的沉积环境和较高的沉积速率是胶黄铁矿得以保存的重要因素,因而胶黄铁矿可作为沉积环境发生转变的一种特征矿物.这些新认识为深入开展渤海地区,乃至陆架-边缘海区古环境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渤海 BH08孔 磁性矿物 环境磁学 海平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最小二乘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海平面变化预测

海洋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对海平面变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最小二乘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对海平面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对卫星测高海平面异常序列中的周期项及线性趋势项利用最小二乘模型进行拟合,残差部分则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测。对中国近海海域卫星测高海平面异常序列的预测表明,连续1个月的预测精度为0.52 cm, 3个月的预测精度为0.65 cm,证明了该组合模型在海平面变化短期预测方面的可靠性,其在海平面变化预测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海平面异常 最小二乘拟合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预测精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水产养殖40年:改革、成效、问题与对策(上)

科学养鱼 2018

摘要: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在市场化为主线的改革激励与促进下,我国水产养殖取得了巨大成绩,在我国乃至世界水产品供给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形成了与我国资源禀赋相符的鱼、虾、贝、藻产业结构和海陆共担的区域格局,水面要素生产率不断显著提升和现代化养殖技术得到广泛运用,但是也面临着结构性供给过剩、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和转型升级压力大等系统问题。笔者通过对水产养殖业发展历程与成效的总结和面临问题的剖析,以期为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供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极冰架-海洋相互作用研究综述

极地研究 2018 CSCD

摘要:本文介绍了近期南极冰架-海洋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冰架底部融化速率大于前缘崩解通量,成为南极冰盖质量损失的首要途径。冰架下的海洋按照底部融化驱动因素的不同,可以分为由高密度陆架水驱动的冷冰腔和由变性绕极深层水驱动的暖冰腔。威德尔海的菲尔希纳-龙尼冰架和罗斯海的罗斯冰架属于冷冰腔,占南极冰架总面积的2/3,却只贡献了15%的净融化;东南太平洋扇区阿蒙森海和别林斯高晋海等若干属于暖冰腔的小型冰架,虽然只占南极冰架总面积的8%,却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冰架融水。以往看做冷冰腔的东南极托滕冰架和埃默里冰架,也相继发现有变性绕极深层水进入冰腔并造成底部融化。冰架对海洋有冷却和淡化的作用。冷冰腔输出的冰架水具有海洋中最低的温度,对南极陆架水性质乃至南极底层水的形成都有影响。冰架融化加剧,可能是近期观测到的南极底层水淡化的原因。

关键词: 冰架 底部融化 冰腔 冰架水 南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海外陆架-陆坡-冲绳海槽不同沉积单元底质沉积物成因及物源分析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东海外陆架-陆坡-冲绳海槽表层沉积物粒度和黏土矿物组成的分析,探讨了3个不同沉积单元底质沉积物成因及物质来源。结果表明,东海外陆架→陆坡→冲绳海槽,沉积物粒度整体上逐渐变细。东海外陆架沉积物具有明显海滩砂或者破浪带砂的特征,为晚更新世冰消期海侵的产物,属于"残留沉积"。海槽西坡沉积物粒度参数具有重力流沉积特征,反映了沉积物由外陆架向海槽以滑塌或重力流的搬运方式。海槽槽底细颗粒沉积物悬移组分占主导的特点体现了半深海沉积特征,其主要来源于台湾和中国大陆长江、闽江等入海河流。物质来源一方面反映了黑潮对于细颗粒台湾源物质的输运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体现了来源于中国大陆源细颗粒物质存在以近底侧向搬运、"冬贮夏输"悬浮搬运等多种输运机制。

关键词: 沉积单元 粒度 黏土矿物 底质成因 物质来源 东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