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及转移趋势
《贵州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运用4种方法(城市化估计法、产业结构偏离度法、耕地劳动力比例法和就业结构偏离度法)的均值对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测算,试图克服估算值偏离实际值较大的弊端,得出趋于合理的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通过对2000-2011年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已转移数量和存量变化趋势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在增加,但是其存量呈逐渐减少趋势;"十一五"期间相对于"十五"期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呈加速趋势;自"十一五"起,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与转移数量开始出现绝对量的转换,即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开始小于转移数量。


黔西南地区石斛资源现状及持续干旱对其影响评价
《南方农业学报 》 2013 CSCD
摘要:【目的】调查黔西南地区石斛资源现状及2009年以来的持续干旱对石斛资源的影响,以期为石斛保育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踏勘、走访调查等方法,分析黔西南地区现有资源状况。定点跟踪监测,对比分析不同年份石斛的生长量。【结果】黔西南地区石斛属植物共20种,占贵州已知23种的87%;细叶石斛等3种数量相对较多,有少量蒴果;铁皮石斛等价值高的种极为稀少,野外已很难找到。经历2009年以来的严重干旱,石斛未受到直接损伤;干旱年份植株生长量明显小于正常年份。【结论】黔西南地区有适宜石斛生长的良好自然条件,人为因素是造成石斛物种濒危的直接原因。石斛有极强的耐干旱能力,回归保育是实现物种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2个新育成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开花习性以及育性转换研究
《种子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个新育成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885 S、886 S均由贵州省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于2011年经过贵州省技术鉴定。885 S、886 S开花习性良好,花时集中,开花高峰较为明显,柱头外露率高,包颈粒率较少,对赤霉素较为敏感。在贵阳生态条件下,885 S具有连续23 d的不育期,同时达到花粉败育度≥95%和套袋自交不结实率≥99.5%,886 S具有连续21 d的不育期,同时达到花粉败育度≥95%和套袋自交不结实率≥99.5%,不育下限临界温度≤23.5℃。


贵州马铃薯审定品种及区试材料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弄清贵州马铃薯审定品种和2012年区试材料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背景,利用10对SSR引物构建了38份参试材料的指纹图谱,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13个等位位点,其中64个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比率为57%。每对SSR引物扩增的多态性位点数为4~12个,平均6.4个,多态性信息量变化为0.1445~0.9370,平均0.5098;经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0.61处,所有参试材料可明显分为3个类群。贵州马铃薯不同品种间的遗传基础较狭窄,同一单位提供的品种遗传关系相近。


贵州黑白花奶牛Leptin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产奶性状关联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讨贵州黑白花奶牛的产奶性状与Leptin基因的关联性,试验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对190头贵州荷斯坦奶牛Leptin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分析不同基因型与产奶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Leptin基因启动子区在617 bp碱基处发生A→G的转换,表现出AA、AB、BB 3种基因型,AA基因型频率最高为0.468,A为优势等位基因,基因频率为0.65;基因型与产奶性状的关联性分析显示,AA基因型的产奶量及乳脂率均优于AB和BB基因型,但3种基因型对乳脂率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Leptin基因可以作为贵州黑白花奶牛产奶性状的标记辅助基因。
关键词: 肥胖蛋白(Leptin)基因 贵州黑白花奶牛 PCR-SSCP 产奶性状


生态养鸡模式及其现状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生态养鸡是利用林地、灌丛、草地、果园、农闲地等进行规模养鸡,让鸡自由觅食昆虫和野草,饮山泉露水,人工科学补喂五谷杂粮,严格限制化学药品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其产品为天然环保食品,生产的鸡肉及鸡蛋产品具有安全、优质、风味上佳的优点,


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YchF基因cDNA全长克隆及序列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文库中,筛选到一个子囊孢子时期差异表达的序列标签A0128.860,以其序列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及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该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eYchF。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基因包含一个1182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93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43.4669kD,预测的理论等电点为6.99,包括一个保守的G domain(guanine nucleotide-binding domain)和一个TGS(ThrRS,GTPase,Spo T)domain,为疏水蛋白。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基因与棒曲霉(Aspergillus clavatus NRRL1)的GTP结合蛋白YchF相似度为84%,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YchF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为YchF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