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外源钙水平与花生下针期不同土壤水分对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沿海耕作风砂土土壤缺钙与干旱常相伴发生。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钙肥水平下花生下针期至结荚初期土壤水分管理对植株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下针期(55±3)%(LW)、(75±3)%(MW)和(95±3)%(HW)三种田间持水量条件下,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均随着钙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其中施钙肥的花生荚果产量增幅12.2%~19.4%,而三种钙肥水平下,MW比LW与HW的荚果产量分别显著提高18.7%与56.5%,说明下针期过高或过低的水分均不利于光合作用及产量形成,尤其高水量条件下,其根系活力显著下降。花生成熟期产量与下针期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及根系活力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水分管理与钙肥水平均显著影响花生产量,但水钙间产量交互效应不明显。耕作风砂土上增施钙肥增产潜力大,且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旱情,花生下针期调控约75%的田间持水量,其光合速率与产量最高。
关键词: 钙肥 花生 光合特性 根系活力 水分利用效率 干旱胁迫


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福建农业学报 》 2013
摘要:本文综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采用分阶段描述的方法分别详细阐述目前人工智能各种技术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阶段的应用情况,总结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应用中的不足并展望其应用前景。由此可得,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农业生产管理的自动化水平越来越普遍,人工智能将为我国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可持续的现代化农业做出巨大贡献。


江原钝绥螨以烟粉虱为猎物的发育
《蛛形学报 》 2013
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江原钝绥螨以烟粉虱为猎物时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江原钝绥螨以烟粉虱的卵或1龄若虫为猎物时能完成世代发育并产卵.在15℃~30℃时,江原钝绥螨不同发育阶段的发育历期均随着温度的上升而缩短,在15℃时发育历期最长,雌性与雄性分别为27.45 d和18.50 d,而在30℃时最短,雌性与雄性分别为6.10d和3.90 d,发育历期与温度呈直线相关关系.但在35℃时,大部分的卵不能孵化,各发育阶段的发育历期比30℃时略有延长.


中国白羽半番鸭母本流行的主要疫病
《养禽与禽病防治 》 2013
摘要:目前白羽半番鸭饲养区域从福建省扩大到中国南方江西、广东、浙江、湖南、广西等省(区),饲养量也迅猛增长。为初步明确中国白羽半番鸭养殖区域疫病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当前中国白羽半番鸭母本流行的主要疫病进行流行病学调研,初步明确了白羽半番鸭开产前的流行疫病主要为鸭病毒性肝炎和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开产后流行疫病主要为鸭坦布苏病毒病和鸭大肠杆菌病。本研究为国内首次较全面报道危害中国白羽半番鸭母本的主要疫病情况。


农业科研项目档案的动态管理
《海峡科学 》 2013
摘要:我国现行科研体制以课题、项目为主,科研档案的管理又以课题、项目成套为其基本特点。科研项目的管理措施和方法既应遵循科研档案自然形成规律和科研档案工作的客观规律,又须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对此,应当建立项目信息数据库,为推行现代化的办公自动化管理打下良好基础,从而提高科研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使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真正步入现代化管理轨道。


检测鹅细小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的建立及结果判定方法改进
《福建农业学报 》 2013
摘要:利用新兴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建立了一种灵敏、特异、快速的体外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针对鹅细小病毒VP3基因的8个位点设计了6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鹅细小病毒的LAMP方法。试验结果表明LAMP方法在恒温65℃水浴下50min内即可完成GPV的检测,且其检测灵敏度达150pg.μL-1;与其他常见的病毒无交叉反应。以钙黄绿素和Mn2+作为荧光指示剂,可快速、直观判定反应结果,可见该方法为适合基层及现场快速检测、实用灵敏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禽坦布苏病毒NS1基因的原核表达
《福建农业学报 》 2013
摘要: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禽坦布苏病毒(avian Tembusu virus,ATMV)WR株非结构蛋白NS1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方法从禽坦布苏病毒WR株核酸中扩增其NS1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上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EX4T-NS1,进行条件优化诱导表达,将表达的目的蛋白经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分子量约为62kD的重组目的蛋白得到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