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2012-2013年福建省猪流行性腹泻流行病学调查
《福建畜牧兽医 》 2013
摘要:为探求2012-2013年福建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猪腹泻所占比例及流行情况,采用PCR方法对采自福建省62个规模猪场的128份发生腹泻病料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轮状病毒(PROV)、猪瘟病毒(CSFV)、蓝耳病病毒(PRRSV)和伪狂犬病病毒(PRV)等病原调查,结果显示:检测出PEDV的阳性率为67.97%(87/128),其中PEDV与TGEV混合感染为19.53%(25/128),PEDV与PROV混合感染为3.91%(5/128),PEDV与PRV混合感染为14.84%(19/128),PEDV与PRRSV混合感染为6.25%(8/128),未检测出与CSFV混合感染。通过对流行PEDV的ORF3和M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流行PEDV毒株的2个基因片段均有出现新变异,其中1株与近年来韩国、泰国等流行毒株亲缘关系较远。


肥料氮素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及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
《福建农业学报 》 2013
摘要:氮素作为作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其供应状况直接影响到农业增产增收。施用氮肥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氮肥用量最多,但是由于施肥方法或农业管理措施的不当,导致氮素损失加剧,氮肥利用率较低,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氮肥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是直接原因。本文首先简要介绍氮素迁移转化过程,综述国内外肥料氮素迁移转化特征及其生物学响应的研究现状,然后对肥际微域这一特殊环境中氮素的迁移转化特征进行阐述,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氮肥的优化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闽台食品加工业发展比较与借鉴
《台湾农业探索 》 2013
摘要:对闽台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产业结构、营销策略、产业政策以及食品安全监管等进行比较,提出借鉴台湾经验,促进福建食品加工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滇西北高原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生态环境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滇西北高原由于地处生态脆弱的石灰岩区,水土流失严重,探讨该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侵蚀的变化规律,为开展人工植被建设提供依据。以时空互代的方法,通过径流小区,对坡面的产沙产流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混交林均有较好的调节径流和减少泥沙的作用,产沙量分别比坡耕地减少了51.46%、43.18%,产流量也相应降低了39.39%、24.24%。在最大次降雨条件下,荒草丛、坡耕地、次生林和混交林单次降雨的产沙量分别占试验期产沙总量的55.38%、55.58%、58.35%和58.05%,产流量相应占产流总量的64.72%、64.63%、73.85%和55.39%。而且,产流产沙量与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均存在明显正相关,与乔、灌层植物多样性及均匀度指数等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因此,乔灌草结合的群落结构配置模式是滇西北地区水土保持林营造的目标和方向。
关键词: 滇西北 土壤侵蚀 生态恢复 植物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植被恢复对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研究进展
《应用生态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被恢复重建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手段之一,能够有效地促进侵蚀土壤发育、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进一步影响土壤碳氮循环.因此,植被的恢复重建过程对土壤有机碳库、氮库累积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一定作用.本文综述了植被恢复对土壤碳、氮循环过程的影响以及土壤质量与植被修复之间的协同效应,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对评价植被恢复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所起的作用具有借鉴与参考价值,对促进土壤肥力改善和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及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