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福建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吸收能力调查及实证分析
《台湾农业探索 》 2013
摘要: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吸收能力的内涵,以福建省40家示范社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认识并分析了示范社技术获取能力、技术同化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的技术吸收能力结构以及人员、物质、组织、品牌、关联五个方面的吸收能力影响要素,阐述了技术吸收能力结构与影响要素的意义和作用。


无患子基因组DNA提取及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东南园艺 》 2013
摘要:应用改良CTAB法提取了无患子基因组DNA,该方法具有操作过程简单、耗时少、能有效降低无患子基因组DNA提取过程中酚类化合物、多糖等杂质的污染。正交试验研究了dNTP浓度、引物浓度、Taq DNA聚合酶这3个因素对ISSR-PCR反应的影响,建立并优化了适合于无患子ISSR-PCR的反应体系。优化的反应总体系20μl含1×PCR Buffer,0.4 mmol.L-1dNTP,0.8μmol.L-1引物,0.75 U Taq DNA聚合酶,20 ng DNA模板。使用此ISSR扩增反应体系,获得了部分不同种质无患子DNA的清晰条带,验证了该体系的稳定性。优化的反应体系为后续无患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戴云山羊新品系繁殖性能研究
《家畜生态学报 》 2013
摘要:试验系统研究了经连续4个世代选育的戴云山羊新品系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各世代配种率、受胎率均在90%以上;头胎母羊产羔数在1.32~1.48头之间、经产母羊产羔数在1.89~2.12头之间;头胎初生重为1.69~1.77kg,经产为1.47~1.58kg。遗传改良效果为:各世代母羊的配种率与受胎率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产羔数提高约0.2头;各世代羔羊的初生重随着产羔数的增加而减少。


福建创意农业发展的思路与模式
《台湾农业探索 》 2013
摘要:创意农业已成为引领世界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模式。该文阐释了创意农业的概念,并将创意农业的核心解构为五大创意设计要素,研究了其发展趋势,分析了福建省创意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福建发展创意农业的思路模式。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内生菌DNA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 2013
摘要:通过分析细菌16SrDNA基因序列的PCR扩增与克隆测序结果,比较传统方法和试剂盒法对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内生菌DNA模板的提取效果。试验表明,4种方法中,FastDNA试剂盒方法提取的DNA模板较适合于后续柑橘木虱内生菌16SrDNA的扩增,且扩增产物可以很好地用于克隆测序;传统提取方法经济节约,但提取的DNA量及纯度较低;试剂盒提取方法,操作简单,质量稳定,易标准化,但成本较高。4种方法各具优缺点,用FastDNA试剂盒提取的DNA模板,其PCR产物能满足克隆需要。


白茶退青熟化技术探讨
《广东茶业 》 2013
摘要:本文系统探讨了白茶的传统退青熟化技术、茶青萎凋过程退青熟化技术,同时对白茶净茶的退青熟化技术进行系统试验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白茶退青熟化技术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湿度与光照强度。


草莓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 2013
摘要:以来自不同国家的34个草莓品种为试材,利用ISSR分子标记开展分类与遗传多样性分析,建立遗传树状图,揭示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1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79条DNA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7.18条,其中多态性谱带占59条,多态性比率为74.68%.供试草莓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71~0.99之间,聚类分析将34份草莓供试品种在简单相似系数0.75处分成7个类群.ISSR分子标记的分类结果与草莓的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鉴别出目前福建省和广东省的主栽品种法兰地和美国品种甜查理为同物异名.


福建县域农业技术进步及空间扩散研究——基于空间计量的经济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 2013
摘要:利用2001~2010年福建省县域数据,构建包含非农部门技术扩散的农业技术进步模型,并利用空间面板数据对福建省县域农业技术进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省县域农业技术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并随着农业技术资本的积累而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非农部门技术进步、农业技术资本投资以及县域间农业技术扩散,是提升农业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技术资本投资影响农业部门对非农部门技术扩散的吸收能力,也是农业技术在县域空间上扩散的主要媒介。因此,加强农业技术资本积累是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