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白花地胆草的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白花地胆草(Elephantopus tomentosus Linn.)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表木栓醇(1)、羽扇豆醇(2)、6-deoxyisojacreubin(3)、桦木酸(4)、熊果酸(5)、阿魏酸(6)、3-甲酰吲哚(7)、半夏酸(8)和30-醛基羽扇豆醇(9)。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白花地胆草中分离得到。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上述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6和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化合物6和8对烟草青枯病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白花地胆草 菊科 化学成分 抗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剑麻土壤养分状况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采集海南省剑麻主产区土壤,分析土壤养分状况。[方法]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土壤养分。[结果]土壤微酸性,pH平均值为5.81,属于4级微酸性土的采样点占总数的55.26%;有机质含量处于较缺水平,平均值为19.31 g/kg;碱解氮含量为缺乏水平,平均值为51.94 mg/kg;不同地区有效磷含量差异性较大,平均值为65.80 mg/kg;有效钾含量总体上偏低,平均值为92.91 mg/kg。[结论]海南不同地区剑麻土壤pH差异较小,有机质及其他养分含量差异大。

关键词: 剑麻 pH 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血竭的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海南龙血树血竭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海南血竭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羟基-6,8-二甲氧基-3-甲基蒽醌(1)、薯蓣皂苷元(2)、偏诺皂苷元(3)、芥子醛(4)、3,4,2',4'-四羟基-3'-甲氧基查耳酮(5)、2',4',4-三羟基-3-甲氧基查耳酮(6)、表松脂醇(7)和(3E)-2,3-dihydro-7-hydroxy-3-[(3-hydroxy-4-methoxy-phenyl)-methylene]-4H-1-benzopyran-4-one(8)。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海南血竭中分离得到。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2~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 aureus)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海南龙血树 血竭 化学成分 抗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间作模式香草兰光合作用与产量的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种不同间作方式的香草兰光合作用与产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槟榔行间间作的香草兰,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产量等指标均高于槟榔行上间作的香草兰,除了光合速率两者差异不大外,其他指标都具有较大的差异。

关键词: 香草兰 间作 光合作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假臭草丛枝病植原体鉴定与多样性分析

生态学杂志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假臭草丛枝病植原体的多样性,并确定其分类地位,对于利用假臭草丛枝病植原体对假臭草进行生物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集了海南省8个地区的假臭草丛枝病样品,采用PCR以及巢式PCR方法扩增了假臭草丛枝病植原体的16S rDNA序列片段,进一步选用AfaI、AluI、EcoRI、HaeⅢ、HpaⅡ、HhaI、HinfI、KpnI、Sau3AI、TaqI和XspI等11种限制性内切酶对巢式PCR产物进行酶切分析(RFLP),并对16SrDNA序列进行测序,确定假臭草丛枝病植原体多样性和生物学地位。结果发现:假臭草丛枝病的病原确为植原体;8个地区的假臭草丛枝病植原体的酶切图谱基本一致,与已知植原体的相似度为0.26~0.97;8个地区假臭草丛枝病植原体的序列同源性均在99.4%以上,应为同种植原体;假臭草丛枝病植原体与16S rRNA Ⅱ-A组的花生丛枝病(PnWB)的同源性最高达到99.1%,说明假臭草丛枝病植原体在分类学地位上应归属于植原体16Sr RNA Ⅱ-A组。

关键词: 假臭草 丛枝病 植原体 16S rDNA RFLP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岛巴西橡胶和香蕉cat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植物研究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GenBank上已有的植物cat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兼并引物。在海南岛采集香蕉、巴西橡胶、黄灯笼辣椒、菠萝、甘蔗、番木瓜等作物的叶片并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DNA,PCR进行同源克隆。结果获得了巴西橡胶cat-1和香蕉的cat-2基因,而未获得其它4种作物cat相关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巴西橡胶cat-1和香蕉的cat-2基因开放阅读框(ORF)都为1 479 bp,编码492个氨基酸,GenBank登陆号分别为HQ660587和HQ660588。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巴西橡胶CAT-1和香蕉CAT-2蛋白的三级结构分别与Exiguobacteriu Oxidotolerans(PDB code:2j2mA0)和Pseudomonas Syringae(PDB code:1m7sA)相似。构建系统发育树表明巴西橡胶CAT-1与蓖麻CAT-1氨基酸序列(Ricinus communis:XP_002521709.1)同源性最高,为92.1%;香蕉CAT-2与油棕CAT-2氨基酸序列(Elaeisguineensis:ACF06566.1)同源性最高,达90.9%。

关键词: 香蕉 巴西橡胶 cat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WOT分析的海南热带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策略

湖北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冷链物流体系作为热带果蔬保鲜和品质的有力保障,将更好地促进海南省热带的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采用优势、劣势、机会、威胁(SWOT)分析方法,分别阐述了海南省热带果蔬冷链物流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海南省热带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热带果蔬 冷链物流 优势、劣势、机会、威胁(SWOT)分析 策略 海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胶乳C-乳清死皮相关蛋白的鉴定及分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橡胶树死皮是影响天然橡胶产量的重要限制因子。通过双向凝胶电泳技术(2-DE)研究了橡胶死皮树与健康树胶乳C-乳清蛋白表达谱的差异。以软件分析后共获得31个差异表达的蛋白点,经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分析后,搜索NCBInr数据库,结果有10个蛋白点被成功鉴定,其中6个为未知蛋白,其余4个蛋白分别为chain A,struc-ture of ubiquitin-like protein,Rub1;β-1,3-glucanase;AIR9 protein和flagellar inner dynein arm heav-y chain 11。这些蛋白可能在橡胶树死皮发生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关键词: 橡胶树死皮 胶乳C-乳清 蛋白鉴定 双向凝胶电泳 MALDI-TOF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2个新引进油棕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油棕新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海南的12个油棕新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2个引物用于12个油棕新品种、48个单株材料的扩增,共扩增出185个位点,其多态位点百分率48.6%。不同品种的Gst值为0.5445,即54.45%的变异存在于品种间,45.55%的变异存在于品种内,说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品种间。据Nei-Li相似系数进行UPGMA分析,12个油棕品种分别聚为4个组:RY1号和RY9号品种各单独为一组,RY2、RY3、RY4、RY5、RY6、RY7、RY8号品种为一组,RY10、RY11、RY12品种为一组。

关键词: 油棕种质 遗传多样性 I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恒粘天然橡胶的老化特性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在天然鲜胶乳中分别加入几种不同的恒粘剂制备的恒粘天然橡胶硫化胶的热氧(热空气)、臭氧、光氧(紫外光)老化特性。结果表明,盐酸羟胺和水合联胺可改善恒粘天然橡胶(NR)的热氧老化性能,能降低臭氧和光氧老化性能;硫酸羟胺能改善恒粘NR臭氧老化性能,但对热氧和光氧老化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盐酸氨基脲在用量低时能降低恒粘NR的热氧和臭氧老化性能,但随用量的增加影响程度逐渐减小;苯胺质量分数为0.05%和0.10%时,可提高恒粘NR的热氧老化性能和降低光氧老化性能,当苯胺用量为0.20%时却降低了恒粘NR的热氧老化性能并提高光氧老化性。

关键词: 天然橡胶 恒粘天然橡胶 性能 老化 老化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