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氨酸甜菜碱对植物乳杆菌YSQ18的渗透压胁迫耐受性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传统泡菜中分离出一株耐盐的酸菌,对其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确定其种属地位;并初步研究相容性溶质甘氨酸甜菜碱在高渗透压环境下对所筛菌株的生长曲线和发酵糖耗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筛选出的乳酸菌中有一株符合乳杆菌属植物乳杆菌的鉴别特征,与16S rRNA序列鉴定和发育树分析结果一致。在含有1.2mol/L NaCl和1.5mol/L NaCl的化学合成培养基中,该植物乳杆菌的生长受到完全的抑制。在培养基中添加0.80mmol/L的甘氨酸甜菜碱对植物乳杆菌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减弱高渗胁迫,有效缩短迟滞期,提高耐盐能力。发酵中糖耗速率测定结果表明添加0.80mmol/L的甘氨酸甜菜碱能有效保持细菌活性。因此,在高渗环境发酵过程添加甘氨酸甜菜碱也许能有效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如传统的酿制酱油以及腌制泡菜等。


上海近现代公园的海派特征分析及展望
《生态经济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从上海公园的起源及上海近现代公园海派特征的形成历程,分析了上海近现代公园的海派特征:设计风格多元化、功能设置多样化、富含政治色彩;具有趋时求新、多元包容、吸收与扬弃、继承与发展的特点。展望了上海现代公园的未来发展。


香草兰成熟豆荚发酵粉中营养成分分析
《食品科技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香草兰中的营养成分,以香草兰成熟豆荚发酵后粉剂为原料,对香草兰中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香草兰成熟豆荚发酵粉中含有水分、蛋白质、脂肪、纤维、灰分、还原糖、蔗糖、淀粉等多种营养成分,含量分别为12.4%、4.97%、4.17%、14.7%、8.05%、14.58%、2.98%、11.96%。共检测到16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5.38%、占非必需氨基酸的54.76%,其氨基酸含量模式与国际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参考模型较接近。矿物质元素中钙元素相对其他元素含量较高。


大戟科木薯皮矿物质及化学成分的波谱分析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首次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研究木薯皮的矿物质的种类及含量,又利用超临界及传统提取方法得到木薯皮不同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并通过气—质联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技术等波谱分析方法对木薯皮化学成分做了初步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木薯皮中矿物质含量最高的是K,含量最高为1 453.29 mg/100 g干重,Ca含量次之,Na含量位居第三;微量元素中Ni含量最高,为87.22 mg/kg干重;木薯皮中检索匹配度大于90%的化学成分中检测出7-氨基-3-苯基香豆素和东莨菪内酯2种香豆素类物质,其它重要的化学成分有β-谷甾醇、乙酰愈创木酮、N,N'-羰基二咪唑、亚硝酸异戊酯等,以上化学成分均为首次在木薯皮中发现。
淀粉/壳聚糖/聚乙烯醇/明胶共混膜的制备及表征
《材料导报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制备了淀粉(CST)/壳聚糖(CS)/聚乙烯醇(PVA)/明胶(GEL)共混膜,测定了其透光性、透水汽性、吸水性及保水性;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聚乙烯醇-壳聚糖(PVA-CS)、聚乙烯醇-明胶(PVA-GEL)、聚乙烯醇-淀粉(PVA-CST)共混膜的特性。结果表明,PVA、CS、GEL与CST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CS、GEL和CST的加入使PVA的结晶度降低。当CS/PVA/GEL/CST质量比为2/2/1/5%时,透光率最大,为86.7%;当CS/PVA/GEL/CST质量比为2/2/1/25%时,透水汽率最大,为1317.921g/m2;当CS/PVA/GEL/CST质量比为2/2/1/25%时,吸水率最大,为971.1%;当CS/PVA/GEL/CST质量比为3/1/1/5%时,保水率最大,为1168.9%。


蕉园土壤因子与香蕉枯萎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生态环境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蕉枯萎病(Fusarium oysporum f.cubense)是当前严重威胁我国华南地区香蕉生产的重要土传病害,目前尚未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于2010年采集了3个典型香蕉枯萎病患病样地(尖峰、冲坡、十月田)和2个健康样地(临高、广州)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样品共46份,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了19项土壤理化指标含量。旨在从农艺措施的角度考虑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健康蕉园的大多理化性状和养分含量高于患病蕉园。尤以土壤粘粒、有机质、CEC、全N、全P、有效P、有效Cu、有效Fe、有效B和交换性Ca含量表现更为明显,其在健康蕉园中的含量均为患病蕉园的1.5倍以上。同一患病蕉园根际土壤中的pH值随植株感病级别增加而上升,而有效P和有效B含量随植株感病级别增加而降低。由此可以推论,在蕉园适当增施P肥和B肥有助于抑制香蕉枯萎病发生。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根际土壤 非根际土壤 土壤理化性状 土壤养分


巴西橡胶树红根病菌DNA提取有效方法比较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筛选适用于橡胶树红根病菌DNA提取的有效方法并评价其效果。利用CTAB改良法、氯化苄改良法、SDS改良法等3种方法提取橡胶树红根病菌菌丝体DNA,并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对DNA样品进行检测,比较提取DNA的产量、质量;再选用提取效果最好的方法提取5个时间段(4、6、8、10、12天)的菌丝DNA并进行ITS-PCR检测。CTAB改良法提取的样品DNA纯度最好,产率最高,OD260/OD280为1.82~1.84,浓度可达280μg/mL;培养4~6天的菌丝提取的DNA质量最高,适合PCR检测需要。CTAB改良法是一种适用于橡胶树红根病菌DNA提取的理想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