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哲罗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cDNA 分子克隆、序列分析及组织表达
《淡水渔业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从哲罗鲑(Hucho taimen)肝脏的总 RNA 中扩增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的 cDNA 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序列,运用软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荧光实时定量 PCR 技术检测了哲罗鲑成鱼不同组织中 IGF-I mRNA 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 IGF-I 基因的 cD-NA 开放阅读框为573 bp,编码190个氨基酸,蛋白质等电点为9.21,氨基酸结构由信号肽、 B、 C、 A、 D 结构域及 E 肽组成;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鲑科鱼类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与北极红点鲑的 IGF-I 同源性最高(99.2%);组织表达分析显示,哲罗鲑 IGF-I mRNA 在肝脏中表达量最高,在鳃、前肠中次之,在脑、头肾、脾、心、胃和肌肉等组织中的表达量较低。
关键词: 哲罗鲑(Hucho taimen)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 进化树 组织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口黑鲈转录组SNPs筛选及其与生长的关联分析
《水生生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开发人工饲料代替冰鲜杂鱼养殖大口黑鲈的分子标记,以食用冰鲜鱼和配合饲料的同批大口黑鲈为研究材料,利用RNA-Seq(RNA sequencing)技术挖掘SNPs(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标记,并以关联分析筛选可用于育种的候选标记。转录组进行测序共获得174 M数据,8681个SNPs位点。挑选其中具有表达差异的50个SNPs位点进行SNa Pshot分型,结果39个分型成功,其中有4个为假阳性,通过转录组技术开发出SNPs标记35个,成功率为70.0%。为进一步检验这些标记是否可用于评估驯食饲料的大口黑鲈选育研究,研究以327尾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大口黑鲈为试验材料,SPSS软件进行一般线性模型分析SNPs的不同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有2个SNPs位点与体质量、全长和体高等生长性状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可作为候选标记用于大口黑鲈的分子辅助育种。由于转录组数据直接反应基因的表达情况,从中挖掘与性状相关的优势基因型与分子标记的成功率高,效果较好。同时也为解决大口黑鲈选育研究中标记缺乏提供了有效途径,为选育提供遗传依据、加速育种进程。
关键词: 转录组测序(RNA-Seq) 大口黑鲈 单核苷酸多态(SNPs) 生长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恩诺沙星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CYP2基因表达及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活性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运用RT-PCR方法测定CYP2基因在凡纳滨对虾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并分析不同剂量恩诺沙星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中CYP2基因表达和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PND)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CYP2在肝胰腺、鳃、血淋巴、肌肉、甲壳、肠、胃、心脏和眼柄中均有分布,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胃次之,血淋巴中表达量最低。口服低(15 mg/kg)、中(30 mg/kg)、高(60 mg/kg)3个剂量恩诺沙星药饵后,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中CYP2基因表达和APND活性较对照组均呈现下降趋势;药物浓度越高,基因表达量和酶活性越低,表明恩诺沙星可抑制CYP2在凡纳滨对虾体内的表达。在生产实践中联合用药时,应考虑到因恩诺沙星对CYP2的抑制作用而导致经其代谢的药物在生物体内的蓄积和毒性增强。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CYP2 组织分布 恩诺沙星 APND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银鱼不同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传统形态学测定和框架测定相结合,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以体质量和32个形态性状为指标,对分别采自中国太湖(TH)、江苏洪泽湖(HZ)、黑龙江连环湖(LH)和吉林石头口门水库(ST)的4个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地理群体进行比较分析,为大银鱼不同地理种群的识别、亲缘关系的比较、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黑龙江连环湖(LH)和吉林石头口门水库(ST)间的遗传距离值最小,而吉林群体(ST)与太湖群体(TH)间的遗传距离值最大.主成分分析显示,4个地理大银鱼群体间的差异受躯干部的相关参数影响最大,4个群体大银鱼的前7个主成分总变异的累计贡献率为62.00%,其中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44.52%,说明主成分3是个拐点.逐步判别分析结果显示,4个群体大银鱼的综合判别率为79.80%,其中以太湖群体(TH)最高(94.30%),吉林群体(ST)最低(72.00%).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大银鱼群体间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形态差异,但这些差异尚未达到亚种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海水贝类中无机离子镉简
《分析化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PLC-ICP-MS)测定贝类中无机镉离子(Cd2+)的方法.浸提液为10 mmol/L Tris-HCl缓冲溶液,加入0.1 mol/L Na Cl(p H 7.5);样品经超声提取40 min,CG5A阳离子保护柱和CS5A阳离子分析柱对样品中Cd2+分离;流动相组成为50 mmol/L草酸和95 mmol/L Li OH.本方法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回收率高于84.6%.采用本方法分析了我国几种常见海产贝类中Cd2+的含量,发现总Cd含量高的样品中无机离子态Cd所占的百分比普遍高于总Cd含量低的样品.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贝类 Cd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圆管型人工鱼礁布设间距的数值模拟及物理稳定性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和SIMPLEC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不同雷诺数条件下,布设间距和摆放方式对三圆管型人工鱼礁流场效应的影响。研究显示:采用FLUENT软件模拟,雷诺数能较好地反应人工鱼礁上升流和背涡流的分布情况,上升流的规模和强度随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加,背涡流随雷诺数变化的趋势不明显。三圆管型人工鱼礁横向组合方式下,2个单位礁布设间距等于礁体尺寸时,获得的上升流和背涡流的规模和强度最大;纵向组合方式下,2个单位礁布设间距为礁体尺寸的1.5~2.0倍时,获得的上升流和背涡流的规模和强度最大。在不同实验流速和波况下三圆管型人工鱼礁的抗滑移系数、抗翻滚系数均大于1。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能够较好地反应布设间距对礁体周围流场效应的影响,可为人工鱼礁的实际投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人工鱼礁 流场效应 布设间距 数值模拟 物理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松涛水库水生生物农药污染水平及健康风险评价
《生态毒理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海南省松涛水库采集了鱼类和螺蛳共34个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样品中农药的浓度,并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松涛水库周围人群通过饮食途径摄入水生生物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检测的29种农药,仅有7种在大部分样品中检出,分别为2,4-DDE、4,4-DDE、2,4-DDD、4,4-DDD、4,4-DDT、甲氧滴滴涕和甲基对硫磷,它们的平均含量(以湿重计)分别为0.32 ng·g~(~(-1))、3.68 ng·g~(~(-1))、0.17 ng·g~(~(-1))、1.33 ng·g~(~(-1))、0.90 ng·g~(~(-1))、1.34 ng·g~(~(-1))、0.32 ng·g~(~(-1))。鱼类肌肉以及螺蛳肉中农药的健康风险评价远远低于可承受水平,表明食用这些鱼类与螺蛳所造成的健康风险比较低。与其他研究相比,松涛水库的农药污染程度较轻。造成不同生物体间的农药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牙叉库区的农药污染比南丰和番加库区的污染严重。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有机磷农药 水生生物 松涛水库 健康风险评价 摄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船位监控系统数据挖掘与应用研究进展
《海洋渔业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船位监控系统(vessel monitoring system,VMS)作为一种渔船监控手段,同时也为渔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数据来源。VMS数据记录了渔船实时的船位、航速、航向等动态信息,已被广泛应用于海洋渔业的诸多领域。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VMS数据分析挖掘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采用VMS数据进行捕捞努力量估算、渔民行为特点和渔场分析、捕捞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VMS数据在海洋渔业上的应用前景及其存在的问题,对今后我国采用VMS数据进行相关研究提出了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