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铜抗性菌株的筛选及其对Cu2+的吸附性能
《化工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出铜抗性细菌BX,经鉴定该菌为产碱普罗威登斯菌(Providencia alcalifaciens).考察了细菌BX对环境的适应性,讨论了pH、初始Cu2+浓度等对其吸附铜离子的影响,分析了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及等温吸附特性,并以多孔陶瓷为载体对其进行固定化.结果表明,该菌对Cu2+和NaCl的抗性浓度分别为7mol·L-1和7.5%,可生长于pH4.0~11.0、15~50℃的环境中;其最佳吸附条件为pH5.5、温度30℃、起始Cu2+浓度100mg·L-1,在该条件下,Cu2+吸附率达85.84%,吸附量为128.74mg·g-1;其对Cu2+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采用曝气挂膜法将细菌固定于多孔陶瓷上,形成的菌膜对50mg·L-1铜离子的吸附率达92.53%.表明细菌BX对Cu2+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对含Cu2+废水的处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不同基因型大白菜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 2013
摘要:利用101、102、103、104、106、108等6份不同遗传类型的大白菜材料,按Griffing方法Ⅱ配制完全双列杂交,考察单株重、叶球重、净菜率、软叶率、粗纤维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6个性状,研究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上述性状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6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达分别为82.133%、44.196%、87.000%、97.297%、60.335%、72.045%,狭义遗传力分别为73.170%、39.732%、33.333%、27.027%、59.777%、21.489%,遗传相关分析表明单株重与叶球重、净菜率、粗纤维含量的相关、叶球重与净菜率的相关、软叶率与净菜率达显著水平.其余性状间的相关未达显著水平.


山西省柿树分布面积、生长特点及利用研究
《中国蜂业 》 2013
摘要:柿树,别名朱果、猴枣等。原产于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柿树在山西分布相对较广,泌蜜丰富,为夏季主要蜜源植物之一。过去,由于调查手段缺乏和掌握的资料有限,介绍山西柿树栽培面积、分布、生长特点及利用方面的文章不多。在此,笔者和山西的一些蜂业同行将本省柿树蜜源植物的面积、分布、生长特点和利用价值方面调研结果与大家一起分享。


棉花萎蔫综合症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中国农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总结了棉花新病害"棉花萎蔫综合症"的研究进展。田间观察、调查、检测结果表明:"棉花萎蔫综合症"病株于棉花花铃期至吐絮期都可以发病。棉株一旦出现萎蔫症状,基本上不会再恢复正常。病株主要特征特性为:全株无病斑,叶片略微萎蔫并褪色,病株铃虚软,发育迟滞吐絮慢,病铃僵瓣糟絮瘪子。病株发病初期叶绿素含量有所降低;病株在株高和果枝出生方面受到一定影响;发生早的病株幼蕾大量脱落;病株率越高产量越低,纤维品质也差;病棉子丧失发芽能力。转基因材料有部分发病,而其亲本几乎不发病;非转基因老品种没看到发病。种植发病株种子不会加重和提早其后代的发病。山西省和外省品种(系)都有发病,部分发病品种(系)还通过了区试新品种审定。发病情况和气象资料拟合分析表明,7—8月降雨次数较少和降雨量较少的气候年型发病较重;发病情况和田间小气候观测资料拟合分析表明,田间地膜下土面≥40℃的高温天数多时发生较重。还比较了该病和棉花其他病害的异同。其病株样本分离不到真菌性病原物。最后提出了棉花萎蔫综合症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研究方向和期望。
关键词: 棉花 萎蔫综合症 特征特性 为害影响 产量损失 品质 发生消长 小气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