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盐胁迫对樱桃番茄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糖酸组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中国蔬菜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樱桃5号为试材,研究不同含盐量〔0.05%(CK)、0.15%(T1)、0.30%(T2)、0.45%(T3)、0.60%(T4)〕土壤条件下樱桃番茄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类物质含量的变化及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樱桃番茄果实发育过程中各阶段果实果糖含量均高于对照;葡萄糖含量大体上随果实发育进程逐渐升高,且在进入破色期后均高于对照;蔗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除T1处理红熟期果实外,其他处理蔗糖含量均高于对照;柠檬酸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转色期、红熟期T2处理柠檬酸含量最高,且在红熟期显著高于对照;苹果酸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而对照苹果酸含量则持续降低.表明盐胁迫能够促进樱桃番茄果实中葡萄糖、果糖、蔗糖、柠檬酸、苹果酸等物质的积累.低浓度盐胁迫(含盐量0.15%)下樱桃番茄植株生长正常,且单果质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高浓度盐胁迫(含盐量0.60%)下植株生长显著受抑制,单果质量显著下降.


河北省道地中药材-射干
《现代农村科技 》 2023
摘要:射干为鸢尾科药用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射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早在《荀子·劝学篇》中就有记载:“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神农本草经》明确记载了其药用价值,也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本根茎类药材。1射干的功效射干味苦,性寒,归肺经。含有次野莺尾黄素、


河北省高油酸花生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河北农业 》 2023
摘要:花生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单位面积产油量是油菜的2倍、大豆的4倍,发展花生产业是保障我国粮油安全、把油瓶子“拎在自己手里”的重要抓手,是落实“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重要战略举措。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花生产业特别是高油酸花生产业的发展,相继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意见》《关于持续深化“四个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系列政策性文件,发展以高油、


晚熟梨新品种‘酥玉’
《北方果树 》 2023
摘要:‘酥玉’是由河北省古老地方品种‘蜜梨’和传统优良品种‘砀山酥梨’杂交选育的晚熟梨新品种,2020年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品种特征特性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394.3 g,果面绿黄色,果肉白色,质地较细、松脆,多汁,甜,具清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8%,品质上。果实耐贮藏,0~1℃,相对湿度90%~95%,可实现周年贮藏而风味保持不变。在河北昌黎3月下旬花芽萌动,4月上旬叶芽萌动。4月中旬初花,4月下旬盛花,花期10~12d。


土壤添加西兰花残体对棉花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碳代谢特征的关系
《中国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土壤添加西兰花残体(broccoli residues,BR)对棉花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之间的关系,为揭示土壤添加西兰花残体对棉花防病、促生的生态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棉田土壤添加西兰花残体和未添加西兰花残体(CK)两个处理,以不同处理的棉花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过氧化物酶、中性磷酸酶、芳基硫酸酯酶、几丁质酶、脲酶、β-葡萄糖苷酶和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活性;利用Biolog-ECO平板研究不同处理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McIntosh指数及丰富度指数,揭示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功能多样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比较不同处理的根际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特征,冗余分析土壤酶活性与不同类型碳源利用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相比,BR处理的棉花株高、果枝数和结铃数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12.73%、16.95%和10.36%;棉花黄萎病病情指数显著降低,达64.19%。BR处理显著提高了棉花根际土壤pH、硝态氮和有机质含量。BR处理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指数不存在显著影响,但改变了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同时,BR处理显著提高了不同营养元素循环相关酶活性,其中在碳循环方面,过氧化物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分别为对照的2.70和1.95倍;在氮循环方面,脲酶、几丁质酶和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分别为对照的1.42、1.59和1.52倍;在磷循环方面,中性磷酸酶的活性为对照的1.33倍;在硫循环方面,芳基硫酸酯酶的活性为对照的1.22倍。冗余分析表明,BR处理的土壤酶活性与L-苯基丙氨酸、L-苏氨酸、肝糖、2-羟基苯甲酸、衣康酸和D-苹果酸的利用能力均存在正相关性。【结论】土壤添加西兰花残体显著提高了营养元素循环相关酶的活性,改变了棉花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碳代谢活性,并提高了根际土壤pH、硝态氮和有机质含量。同时,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碳代谢特征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关键词: 西兰花残体 棉花 营养循环 土壤酶 根际微生物 Biolog-ECO 碳代谢特征


基于LCA的传统农田与苜蓿草地生态效应分析
《生态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估传统农田与苜蓿草地两种生态系统在资源投入和环境效应方面的差异,基于 2019-2022 年中国北方山东省、陕西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河北省共 14 个县区的农牧户调研数据,应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对中国北方传统农田和苜蓿草地生态系统全生命周期的能源消耗、土地利用、水资源消耗、全球变暖、环境酸化、富营养化这六类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进行核算.将LCA方法应用于两类作物生产的环境影响分析,探究该方法在农业环境研究领域的有效性以及传统农田和苜蓿草地生态系统资源投入和环境效应的差异特征.结果表明:(1)传统农田和苜蓿草地生态系统环境综合影响指数分别为 0.1569 和 0.1269,苜蓿草地生态系统的综合环境效应比传统农田生态系统低 19.09%,对环境友好程度相对较高.(2)在整个区域范围内,传统农田的环境影响高于苜蓿草地的环境影响,且传统农田的环境影响效益差异显著,而苜蓿草地的环境影响整体波动较小.其中,在资源消耗方面,与传统农田生态系统相比,苜蓿草地生态系统的能源消耗减少了31.21%,所需土地面积减少了43.61%,水资源消耗减少了63.43%;在环境影响方面,与传统农田生态系统相比,苜蓿草地生态系统的气候变暖潜值降低了 43.09%,环境酸化潜值降低了 50.27%,富营养化潜值降低了 46.78%.(3)中国北方地区传统农田和苜蓿草地生态系统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代价在空间尺度上差异较明显,呈现出西部高于东部的特征.(4)影响两种生态系统的主要环境影响类型均为环境酸化和富营养化,与大量的化肥生产、施用和灌溉电力消耗密不可分,因而实施配方施肥、合理灌溉、秸秆还田是降低我国北方地区传统农田和苜蓿草地生态系统生命周期内生态环境负面影响的关键.
关键词: 资源消耗 环境影响 生命周期评价 传统农田 苜蓿草地 中国北方


衡棉HD008配套栽培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 》 2023
摘要:衡棉HD008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培育的中早熟、宜机采的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2019年通过河北省审定,适宜河北省中南部春播棉区种植。该品种株型较紧凑,叶片较小,单株结铃性好,疯杈赘芽少,吐絮畅、集中。在早熟性、抗逆性、丰产稳产性、品质、适采性等方面表现突出。生育期119 d,株高92 cm,第1果枝节位6.9节,高度24.0 cm,单株果枝数11.6个,果枝夹角6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