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灰飞虱mucin-like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昆虫肠黏蛋白(Insect intestinal mucin)是围食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护昆虫消化道免受病原物侵染的作用,同时也是昆虫生物防治的潜在靶标。获取灰飞虱肠黏蛋白基因对研究其基因功能及开发灰飞虱生物防治新靶标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根据灰飞虱mucin-like基因片段(GenBank登录号:AY578090)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RACE方法克隆获取了灰飞虱mucin-like基因cDNA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JF502033)。核酸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全长2 315 bp,开放阅读框为2 175 bp,编码725个氨基酸,在po1y(A)末端上游有1个典型的多聚腺苷酸信号序列AATAAA。根据cDNA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具有5'端信号肽,但不含有O联糖基化位点和几丁质结合域。序列比对表明该基因与其他昆虫的肠黏蛋白基因没有明显的同源性,推测其是一种新的昆虫肠黏蛋白基因。
关键词: 灰飞虱 肠黏蛋白 mucin-like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添加物对稻草青贮品质及营养组成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稻草青贮过程中发酵品质的动态变化以及添加乳酸菌和米糠对其发酵品质的影响,设4个处理,即对照组(CK)、乳酸菌组(鲜重0.01 g/kg)、米糠组(鲜重100 g/kg)以及乳酸菌+米糠混合组(乳酸菌和米糠的添加量与单独处理的添加量相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乳酸菌后青贮料的pH值下降(P>0.05),乳酸含量无显著变化,乙酸、丁酸、铵态氮含量以及铵态氮/总氮值显著升高(P<0.05);添加米糠以及添加乳酸菌+米糠的处理与对照相比,青贮料的pH值、乙酸、丁酸、铵态氮含量以及铵态氮/总氮值显著下降(P<0.05),乳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添加乳酸菌+米糠处理与单独添加米糠处理的青贮料发酵品质差异不显著(P>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类药剂对大螟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评价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近年大螟种群显著上升、而主治药剂不明确的实际需要,在室内测定了不同类型化学药剂对大螟的卵和3龄幼虫触杀毒性以及对初孵幼虫的胃毒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毒力高的两种药剂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测定的13种杀虫剂中,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和康宽对3种虫态的杀虫活性均较高;田间试验表明,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11.25 g.hm-2防治效果最佳,杀虫效果达95.54%,保穗效果为97.37%,20%康宽悬浮剂30 g.hm-2杀虫效果为89.61%,保穗效果为95.33%,均显著优于对照药剂40%毒死蜱乳油48 g.hm-2或92.1%杀虫单1 200 g.hm-2的相应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SIRT1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华北农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SIRT1基因对细胞的生存、衰老、凋亡等生理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为了建立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猪SIRT1基因表达量,根据GenBank中猪SIRT1 mRNA序列设计引物,建立基于SYBR Green I染料技术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快速、敏感和特异性强等特点,为猪SIRT1基因定量分析提供了技术平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EST-SSR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果树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公共数据库中下载61 731条草莓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EST),组装后得到系列非冗余EST 14 948条,总长度为9 969.35 kb,挖掘到1 807个SSR,分布在1 515条序列上,发生频率为10.14%,平均每5.52kb出现1个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其中,235条系列包含2个或2个以上SSR,76个SSR以复合形式出现。二核苷酸(794个SSR)和三核苷酸(795个SSR)是主要的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43.94%和44.00%。AG/CT(691个)和AAG/CTT(278个)在二、三核苷酸中占主导地位。利用这些序列,设计47对引物,对生产上主栽的3个日本品种进行多态性研究,44对引物有扩增产物,6对表现多态性。结果表明,从草莓相关EST数据库中开发的EST-SSR引物可行且有用,在草莓品种鉴定、种质资源分析、遗传作图等研究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SUPERMAN类锌指蛋白基因GZFP的启动子及功能分析
《棉花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GZFP是来源于陆地棉的一个SUPERMAN类锌指蛋白基因。为了进一步了解该基因功能,本研究通过染色体步移(Genome walking)获得其启动子区域,并构建该片段与GUS连接的重组载体pBI-pGZFP-5::GUS,通过花浸染法转化拟南芥。转基因植株的GUS染色结果表明GUS基因主要在根部以及花器官表达,而叶片中的表达量很低,并且根部的表达量在整个生育期都很强。通过半定量RT-PCR分析不同诱导下GZFP基因的表达变化,发现ABA、干旱、盐胁迫诱导可以提高其表达量。构建GZFP过量表达载体并通过叶盘法转化烟草,烟草转化株的表型无明显变化,但是转化株中NtOPBP1和NtERD10的表达量较未转化株明显增强,而这两个基因都参与了植物的抗逆反应,说明GZFP基因可能与植物抗逆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型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X_(17)病毒株部分基因的序列分析
《昆虫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multinucleocapsid nucleopolyhdrovirus,SpltMNPV)X17株是采用活体克隆法自SpltMNPV日本小笠原株分离的病毒克隆。为了揭示X17病毒株基因型,根据已发表的SpltMNPVⅡ基因组全序列(GenBank登录号:NC_011616)设计引物,PCR扩增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并与SpltMNPV不同基因型及37种其他核型多角体病毒(NPV)作分子进化比较。系统发育树显示:SpltMNPV分为SpliNPV(A)型、SpltMNPV(B)型和SeMNPV(C)型3种基因型,此结果与前人利用基因组酶切图谱的研究结果一致。X17与SpltMNPV-1和SpltMNPVⅡ处于一个分支,属于SeMNPV(C)基因型,与A型和B型相距较远。此外,扩增了X17病毒基因38.7kD,Lef-1,Lef-9,fp,p10和p74,并与SpltMNPV,SpltMNPVⅡ,SeMNPV和SfNPV的同种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基于这6个ORF,X17与SpltMNPV同源性最低,其中Lef-9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最高,也仅为69%,38.7kD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只为26%。多数基因X17与SpltMNPVⅡ和SeMNPV的同源性较高,其中fp25K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最高,分别达95%和96%;但也有些基因同源性较低,如38.7kD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均为64%。因此,X17应是SpltMNPVC基因型的一种新毒株,命名为SpltMNPVⅡ-1。该研究为X17病毒株的进一步研究利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C基因型 基因 同源性 系统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