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草地雀麦种植对坡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中国草地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15°坡地设置草地雀麦种植试验小区,并以裸露地为对照,在自然降雨条件下观察草地雀麦生物学特性及坡地土壤含水量变化,研究草地雀麦种植对坡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雀麦种植对坡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影响显著,且地下生物量越大影响越大。在北京地区草地雀麦种植2年后地上生物量达4412.7kg/hm2,0~30cm地下生物量达3325.3kg/hm2,且0~10cm土层地下生物量是草地水土保持功能发挥的主要组成部分。北京地区土壤水分变化较为明显的时期主要在3~10月份,其动态变化大体可分为雨季前期(3~6月)和雨季(7~10月)两个阶段,其中,雨季前期土壤含水量较低,草地雀麦种植可以减缓坡地0~60cm深度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并以0~20cm土层作用最大,维持土壤含水量在11.5%~12.0%之间;雨季降雨明显增加时,草地雀麦可以促进坡地土壤水分吸收达到相对较高的状态,并在土壤含水量高于23%以上后,加速0~60cm土层尤其是0~20cm土层土壤水分散失,维持土壤含水量在17.5%以下。

关键词: 草地雀麦 土壤水分 动态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990—2007年北京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农业技术经济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模型,对北京市1990—2007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北京市农业科技进步率由1990—1998年的57.09%上升到1999—2007年的78.32%。在以上两阶段,农业总产值增长率由5.62%增长到8.23%,物质消耗的增长率由9.97%增长到11.02%。本文基于对以上农业各投入要素对于北京农业总产值增长的影响状况,提出了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都市农业 农业科技进步 贡献率 生产要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对挖沙废弃地能源草生长特性与生物质产量的影响

草地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能源草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生物质资源之一,为获得能源草在华北地区边际土地种植过程中肥料效应方面的基础数据,在京郊挖沙废弃地上开展了能源草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荻(Triarrhena sacchariflora (Maxim.) Nakai)和芦竹(Arundo donax L.)的氮肥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对边际土地上种植的3种能源草的株高、分蘖数量、叶片SPAD值和生物质产量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生物质产量与土壤氮素浓度之间的回归分析表明,在挖沙废弃地上获得柳枝稷、荻和芦竹最高生物质产量的适宜土壤氮素浓度分别为115.1 mg.kg-1、131.0 mg.kg-11、25.1 mg.kg-1。

关键词: 边际土地 柳枝稷 芦竹 氮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设施草莓应用蜜蜂授粉综合技术

中国蔬菜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据农业部统计资料,2008年我国草莓种植面积8.33万hm2,年产草莓200万t,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近年来,设施草莓发展很快,使草莓鲜果实现了周年供应。多数设施内栽培依赖于人工辅助授粉或化学激素来保证坐果率和产量,不但费工费时,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赤眼蜂过寄生及其对过寄生适应能力的比较

中国生物防治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室内以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卵为寄主研究了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和松毛虫赤眼蜂T. dendrolimi过寄生及其对子蜂大小和性比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蜂卵1∶3的接蜂比例下,两种蜂均有过寄生发生,其中松毛虫赤眼蜂寄生2次的比例达到45.5%,显著高于其它寄生次数发生的比例。寄生次数显著影响羽化卵率及羽化蜂的雌性比,蜂种、寄生次数/单卵出蜂数均显著影响羽化蜂的体长。单卵羽化出1头蜂的体长显著大于单卵羽化出2头或3头蜂的体长;单卵羽化2头或3头时,松毛虫赤眼蜂体长显著大于对应羽化蜂数的玉米螟赤眼蜂体长。当单卵育出1头蜂时,两种蜂对应性别体长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同时羽化出雌雄蜂时,松毛虫赤眼蜂的雌雄蜂体长(雌蜂0.43mm,雄蜂0.38mm)显著大于单卵育出的玉米螟赤眼蜂雌蜂对应性别蜂的体长(雌蜂0.38mm,雄蜂0.35mm)。这些结果表明,与松毛虫赤眼蜂相比,玉米螟赤眼蜂雌蜂对过寄生的适应能力较弱,且其子代雌蜂发育受过寄生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过寄生 玉米螟赤眼蜂 松毛虫赤眼蜂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鸡鸡白痢沙门菌的分离鉴定

动物医学进展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2009年5月,北京郊区某肉鸡养殖户的2 000只7日龄雏鸡出现拉白色稀粪,肝脏有黄色结节等症状和病变的疾病。为探索该病病因及制定有效防治措施,对病鸡样品进行了细菌学检验。通过细菌分离、生化试验、PCR及16 S rRNA基因测序鉴定出1株鸡白痢沙门菌。该分离株感染试验鸡能复制出与其临床表现一致的病例并能引起死亡。表明鸡白痢沙门菌是危害北京郊区该养殖户肉鸡的病原。

关键词: 肉鸡 鸡白痢沙门菌 实验室检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必洁仕牌消毒剂对白灵菇及杂菌生长的影响

中国食用菌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结果分析表明,用必洁仕牌二氧化氯消毒剂4000倍液拌料+常压消毒6h,对白灵菇菌丝体生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白灵菇子实体生长正常,对食用菌杂菌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减少常压灭菌时间,能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本项技术生产的白灵菇产品达到了绿色食品的标准。

关键词: 必洁仕牌二氧化氯消毒剂 拌料 产量 防治效果 节能减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地区秀珍菇菌株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找出一种适合秀珍菇的分子标记方法,研究其遗传多样性。[方法]应用RAPD技术对11株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在供试的60条RAPD随机引物中,有13条可扩增出清晰、稳定的DNA条带。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0.820水平上,可将供试菌株分为4类:第1类包括土秀、灰平260、高平172、夏丰1号;第2类包括凤尾、秀珍菇、秀12、高678、秀18;第3类仅有3014;第4类仅有灰秀。[结论]该研究揭示了北京地区秀珍菇菌株的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 秀珍菇 RAPD分析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果中单甲脒的残留量

分析化学 2010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SPE-HPLC)测定水果中农药单甲脒残留量的检测方法。用HCl溶液将样品中单甲脒转化为盐酸盐并溶于水中,在碱性条件下用乙腈提取,经碱性氧化铝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C18柱(250mm×4.6mm,5μm)分离,以甲醇-0.01mol/L乙酸铵溶液(50∶50,V/V)为流动相,在254nm下检测。本方法可以将单甲脒与基质良好分离,在0.01~10mg/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9);检出浓度为0.0013mg/kg,回收率为80.7%~95.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可用于水果中单甲脒残留量的检测。

关键词: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单甲脒残留 水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分子鉴定初报

植物保护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双生病毒是一类具有孪生颗粒形态的植物单链病毒,目前双生病毒病害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作物上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我国多省报道作物上有这类病毒的发生,且有逐年加重和扩散的趋势。根据危害番茄的双生病毒DNA-A序列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对2009年4月采自河北省魏县表现叶片黄化、曲叶症状的4个番茄样品进行PCR检测,均为双生病毒阳性,对样品的扩增片断进行了克隆测序,经序列比对分析,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leaf curl virus,TYLCV)山东分离物(FJ646611.1)序列相似性为99.25%~99.55%,说明河北番茄黄化曲叶病由TYLCV引起。

关键词: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鉴定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