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扶桑绵粉蚧的识别

植物保护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1898)记录于美国南部的新墨西哥州,采于火蚁属(Solenopsis)的蚁巢中,曾一度被认为是土栖粉蚧[1]。直到1990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发现它为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中熟大白菜新品种京秋黄心70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京秋黄心70系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99550和98236配制而成的秋早中熟大白菜一代杂种。早中熟,播种后65~70d(天)收获。株型直立,生长势强,高抗病毒病,抗霜霉病和黑腐病,叶球顶部舒心,叶球长筒形,球内叶浅黄色,球高44cm,球横径14cm,单球质量2.5kg,每667m2净菜产量5300kg左右。已在北京、河北、天津、四川、江苏等地推广种植333hm2。

关键词: 大白菜 京秋黄心70 一代杂种 早中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扰素在禽病防治中的应用

中国家禽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干扰素(IFN)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作用,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干扰素是在特定的诱导剂作用下,由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高度生物学活性的糖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包膜尿素氮素释放特性及其采用接触式施肥对春玉米生长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静态水溶法、土培法,研究了高分子聚合物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特性,并采取一次性接触式施肥方式研究了该肥料对春玉米出苗率、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肥料所处环境条件的不同,静态水溶法聚合物包膜尿素氮素养分溶出速度快于田间埋袋法测定值。包膜尿素以等氮量和减量30%采取一次性接触式施肥的方式时春玉米的出苗率、产量和收益与普通尿素当地习惯施肥无显著差异,其产量分别达到了13295、12166 kg/hm2;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农学效率显著提高,分别达到了44.8%、59.1%和27.2 kg/kg、29.9kg/kg。以高分子聚合物包膜尿素替代普通尿素,一次性接触式基施的施肥方式替代基肥加追肥是可行的,能达到省工、节肥、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 包膜尿素 接触施肥 春玉米 产量 氮素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静电场下不同处理对番茄颜色转化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静电场下不同处理因子对番茄贮藏效果的影响,以指导番茄贮藏实践,该文以"朝研219"品种番茄为试材,以果实颜色转化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在番茄高压静电场处理的贮藏过程中,不同处理因子对其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场强大小、电场方向、是否受电荷传递作用、所用衬垫材质的电介常数的变化,显著抑制了番茄由绿转红过程,从而延缓了果实的后熟衰老(P<0.05),这些因子是应用中需着重考虑的,而果实摆放量,极板金属材质的变化,对果实由绿转红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为次要因子;静电场处理番茄贮藏过程中,选择适宜的主要因子优化电场处理设置,才能达到延长贮藏期的目的,次要因子对其贮藏结果无显著影响,可以不加考虑。

关键词: 磁场影响 颜色 贮藏 静电场 番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化的思考与实践

上海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对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化的特点和发展方向;介绍了农产品安全信息快速获取、农产品安全信息综合管理、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农产品安全生产管理监控和远程检测共享网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技术;并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领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农产品安全 信息技术 质量监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光敏色素的研究进展

北方园艺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简要综述了光敏色素的分子特性、亚细胞定位、感光性和它介导的光信号传导及调控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光敏色素是一种调节植物许多光反应的色素蛋白复合体,不同的光敏色素具有特异的亚细胞定位和感光性。光敏色素家族介导的光信号传导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同时,还讨论了拟南芥光敏色素家族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光敏色素 感光性 信号传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重金属汞离子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生物工程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汞、镉、铅等重金属引起的环境污染已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危害。快速、廉价地监测生境中重金属是减小其对人类及动物危害的先决条件。传统检测方法无法满足高通量的现场检测,建立更快速、更经济的免疫分析法检测汞离子是生产及经济发展的需要。本研究中,报道了汞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筛选方法和结果。因Hg2+太小以至于不能引起免疫反应,所以用螯合剂(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将金属离子与载体蛋白(匙孔血蓝蛋白,KLH)连接起来。成功合成、鉴定汞复合物抗原后,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获得了稳定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用极限稀释法亚克隆,通过ELISA筛选,获得了2株稳定分泌抗汞离子抗体的细胞株(H2H5,H1H8)。小鼠腹腔注射1×107H2H5、H1H8细胞株制备腹水,腹水抗体效价都在1∶51200以上。经鉴定两株杂交瘤均为IgG1亚类,轻链为kappa型且分泌抗体稳定性较好。实验结果为汞离子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了技术基础,对提高风险评估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障食品安全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螯合抗原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议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在种子纯度检测中的应用

北方园艺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结合多年试验从制胶方法、凝胶浓度、样品提取、染色液的储备及染色方法等方面总结了利用酯酶、过氧化物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苹果酸脱氢酶等同工酶谱带鉴别大白菜、黄瓜、番茄、甘蓝等多种蔬菜几十个品种的种子纯度,综述了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在种子纯度检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 等电聚焦 同工酶 种子纯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前期控氮对夏玉米产量、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以郑单958为材料,在79500株/hm2密度下研究了前期控氮对玉米产量、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喇叭口期施氮120kg/hm2的条件下,前期按30~60kg/hm2进行适度控氮,产量可达到10108.5~10170.0kg/hm2,氮肥利用率为32.78%~33.35%。前期适当控氮保证玉米苗期对氮素的需求,达到蹲苗的效果,控上促下,培育壮苗,提高根系的吸收和合成能力。前期适度控氮还可保持植株后期较强的光合生产能力,增强根系吸氮能力,保证子粒有充足的碳氮来源,并促进干物质及氮素向子粒的运转,实现玉米产量与氮素利用的协同提高。

关键词: 玉米 氮肥 源库关系 氮素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