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水氮管理模式对粳稻养分吸收的影响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寒地粳稻为试验材料,在节水控灌与常规灌溉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对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水控灌降低了水稻分蘖期的氮素积累量,提高了抽穗期和成熟期水稻氮素积累量。施氮能够显著提高植株氮素积累量,且氮素积累量随着施氮量的提高而增加。同一施氮水平下,磷素积累量表现为节水控灌高于常规灌溉,不同生育时期植株磷素积累量均随氮素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积累量最高值先后出现在氮肥125 kg·hm~(-2)和150 kg·hm~(-2)水平处理。与常规灌溉相比,节水控灌提高了成熟期植株钾素积累量,对分蘖期至抽穗期钾素积累量无影响,施氮肥能够提高水稻植株的钾素积累量。

关键词: 水分 氮肥 粳稻 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密度对矮秆早熟新品种‘吉杂141’高粱的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6

摘要:合理的种植密度有利于提高高粱的生产潜力。本试验为了阐明矮秆早熟高粱品种‘吉杂141’在佳木斯地区的合理播种密度,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了15、20、25、30、35万株/hm~2 4种播种密度,研究不同密度对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叶面积指数增加,叶绿素含量下降,株高差异不显著,穗长、穗粗逐渐下降,生物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千粒重和单穗重对产量影响最大,二者与产量均呈正相关关系。,产量可达到9 183.00 kg/hm2。为该品种在本地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在佳木斯地区,‘吉杂141’最适播种密度为20万株/hm~2。

关键词: 高粱 栽培密度 农艺性状 生产潜力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肥密因素下酿造高粱产量及品质的表现

作物杂志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肥密因素对酿造高粱龙杂5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处理施肥量因子5个水平,副处理密度因子4个水平。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酿造高粱产量及品质影响显著。随密度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下降,叶面积指数提高,产量增加,子粒淀粉含量下降,子粒单宁含量上升。随施肥量增加,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子粒淀粉含量均下降,子粒脂肪含量上升。在施肥量375kg/hm~2条件下,随钾肥比例的增加,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及产量均增加。本研究认为15.4万株/hm~2的种植密度、375kg/hm~2(N∶P∶K=1∶0.7∶1.6)的施肥量是高产优质的合理组合。

关键词: 酿造高粱 施肥量 密度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宁酸对奶牛蛋白质代谢效率的影响

饲料工业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照组(F0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0 g(F1组)和40 g(F2组)单宁酸,研究不同剂量的单宁酸对奶牛蛋白质代谢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宁酸能显著提高瘤胃氨氮浓度、十二指肠食糜CP含量和氮全消化道消化率(P<0.05),且F2组显著高于F1组(P<0.05),F1组显著高于F0组(P<0.05);单宁酸能显著提高瘤胃食糜中CP含量和奶牛机体沉积氮的含量(P<0.05),并能显著降低奶牛尿囊素、尿嘌呤衍生物、微生物氮、粪氮、尿氮和瘤胃食糜氮消化率(P<0.05),但F2组和F1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单宁酸能提高奶牛过瘤胃蛋白质含量,降低粪尿中氮的排放。

关键词: 单宁酸 蛋白质 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水稻RVA谱特征及与直链淀粉含量相关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为有效利用寒地水稻种质资源,以166份寒地水稻种质资源为材料,测定RVA谱特征值以及直链淀粉含量,并对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为寒地水稻品质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RVA谱特征值之间,变异最大的特征值为消减值,其次为回复值;在直链淀粉含量与RVA谱特征值之间,直链淀粉含量与崩解值无显著相关性,与其余特征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在聚类分析中,将供试材料大致分为5类。第1类品种具有热浆黏度、冷浆黏度和回复值的平均值均最高的特点;第2类品种的消减值和回复值较大;第3类品种最高黏度和崩解值最大;第4类品种的崩解值最小,消减值最大;而第5类品种除崩解值外,其余特征值均最小。

关键词: 寒地水稻 RVA谱特征值 直链淀粉含量 相关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硼营养对甜瓜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

中国瓜菜 2016

摘要:为了向甜瓜生产提供技术支撑,设置了0.2%、0.4%、0.8%、1.6%共4种质量分数,以清水为对照(CK),探讨不同硼素营养水平对甜瓜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各水平硼素处理均能一定程度提高甜瓜果实中的总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的含量。在授粉后30 d,与CK比较,硼素质量分数为0.8%的果实各项品质指标增幅最大,总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增幅分别达到42.3%、54.1%、33.2%、21.2%、28.1%,是甜瓜生产上相对比较适宜的硼素用量。

关键词: 甜瓜 果实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管理措施对黑土春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连续2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管理措施对黑土春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农民习惯施氮量185 kg/hm2的水平上,减施氮肥20%不影响玉米子粒产量和氮素吸收,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提高22.4%~29.2%和18.4%~22.3%。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减施氮肥可显著降低土壤硝态氮含量,0~20、21~40、41~60和61~8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降幅分别为14.3%~53.8%、13.0%~32.6%、17.9%~36.8%和13.7%~41.2%。同一施氮量下,添加硝化抑制剂有助于抑制土壤硝化作用,添加双氰胺0~20、21~4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分别下降45.7%和28.5%,添加2-氯-6-三氯甲基吡啶分别下降39.7%和21.8%。综合评价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等因素,应适当减少施氮量,并配合施用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促进农田生态系统中氮素高效利用和维持氮库基本平衡。

关键词: 春玉米 氮肥 控释肥 硝化抑制剂 黑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穗醋栗绿枝扦插技术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

摘要:绿枝扦插技术是被广泛采用的无性繁殖方法,具有保持品种特性、苗木生长迅速等优点,但存在生根率低和不易管理的问题。为提高绿枝扦插的成活率,研究了黑穗醋栗绿枝扦插的适宜基质、材料及生根液使用时间。结果表明:黑穗醋栗绿枝扦插技术为基质采用表面覆盖蛭石的珍珠岩,装在8cm厚的长方形穴盘中,以6~7cm的茎尖为外植体,1g·L-1 IBA生根液浸泡基部5s。将穴盘放置在高1.5m铁架上,湿度控制在60%以上,遮光率30%,白天温度控制在30℃以下,每隔10d时喷洒一遍有机叶面肥。20d时生根率可达95%,30d时即可移栽。

关键词: 黑穗醋栗 绿枝扦插 生根液 成活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水分胁迫对寒地水稻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为了探明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寒地水稻生理特征指标的变化,以两个抗旱性不同的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时期和不同强度的水分胁迫对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育前期水分胁迫对叶片含水量的影响比后期胁迫大,胁迫强度对叶片含水量影响不明显,抗旱性强的品种叶片含水量降低幅度小于抗旱性弱的品种。分蘖期、长穗期和抽穗后1~10d控水使叶绿素a和b的含量均降低,Ca/Cb值升高,不利于提高光合速率;而抽穗后11~20d控水对叶绿素含量影响不大。水分胁迫使净光合速率降低,蒸腾作用增加,胞间CO2浓度升高,气孔导度变大;胁迫强度越大变化幅度越大。水分胁迫使SOD酶和POD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不同品种对水分胁迫的抵抗能力不同,抗旱性强的品种质膜受损伤程度小,清除·O-2和H2O2的能力较强。

关键词: 寒地 土壤水分 水稻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胁迫下不同玉米品种的生化指标分析

安徽农学通报 2016

摘要:该研究选取高抗旱品种嫩单15、中抗旱品种东农253、不耐旱品种吉单27等3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以干旱为主要处理条件,通过比较不同抗旱品种的生理指标,分析玉米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学响应。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MDA含量变化总体表现为逐渐增大,在胁迫后期,抗旱性弱品种的MDA含量增幅开始增大,明显高于其它2个品种;POD和SOD的活性逐渐增加,抗旱品种的SOD、POD活性均高于中等抗旱和不抗旱的品种;脯氨酸总体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可溶糖含量的变化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

关键词: 玉米 抗旱性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