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甜瓜连作对土壤肥力及酶活性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为揭示甜瓜连作障碍的发生机理,维护健康的农田生态系统,从而保证甜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甜瓜连作对土壤肥力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甜瓜连作5a后,钾肥缺失明显,土壤中速效钾含量较未连作土壤下降了47.26%;氮肥出现富集现象,全氮量较未连作土壤提高了44.92%,磷肥保持相对稳定。过氧化氢酶活性随连作年限增加显示逐年上升趋势,而脲酶和磷酸酶则分别下降了31.25%和31.54%,这种下降将不利于作物对氮素及磷素的吸收利用。

关键词: 甜瓜 连作 土壤肥力 土壤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部分地区马铃薯疮痂病菌种类及致病性鉴定

植物保护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黑龙江省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其特征,2012-2013年从黑龙江省克山县、绥化市、哈尔滨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采集具有疮痂病病斑的马铃薯块茎,从中分离纯化病原菌,根据16SrRNA基因的差异采用分子手段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种类和致病性鉴定,并对txtAB阳性菌株采用萝卜幼苗法或马铃薯致病性试验测定其致病性。共分离出74株菌株,鉴定出致病性菌株26株,其中Streptomyces scabies或S.europaeiscabiei 21株,S.turgidiscabies 3株和S.acidiscabies 2株。所有的致病性菌株中共有4种致病岛基因型,即nec1+/tomA+、nec1-/tomA+、nec1+/tomA-和nec1-/tomA。

关键词: 马铃薯疮痂病 Streptomyces spp. 致病岛基因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主栽品种亲缘系数和对叶斑病的抗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6 CSCD

摘要:为明确我国大麦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对叶斑病的抗性来源,采用亲缘系数(COP,coefficient of parentage)分析方法对155个主栽大麦品种的遗传系谱进行聚类分析,同时对其中79个供试大麦品种在苗期和成株期分别接种2个强毒性菌株进行抗性鉴定。结果显示,155个品种聚为6个类群,有亲缘关系的品种占全部品种14.77%。在品种间组成的11935个组合中,1763个组合间存在亲缘关系,其COP值变化范围在0~0.7500之间,亲缘系数总和为157.5867,平均值为0.0132。根据系谱分析发现了不同育种单位所育品种的核心亲本,并追溯其主要的祖先亲本。此外,通过对叶斑病的抗性鉴定,发现大多数供试的大麦品种感叶斑病,高抗品种主要集中在垦啤麦系列品种和蒙啤麦3号,部分华大麦和驻大麦系列的品种在苗期或成株期中抗叶斑病。系谱分析及抗性鉴定结果揭示了我国大麦叶斑病抗性基因存在不同来源,分析结果有利于提高抗叶斑病基因筛选效率和缩小筛选范围,也将促进抗叶斑病新基因资源的发掘和利用。

关键词: 系谱分析 亲缘系数 遗传多样性 叶斑病 核心亲本

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绥中作40的选育与推广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

摘要:大豆新品种绥中作40是以绥农14为受体,以红丰11为供体回交转育,经5个世代选育而成。2015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推广。该品种生育日数118d,需≥10℃活动积温2 400℃左右,2012-2013年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789.2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8.5%;2014年参加黑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331.1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11.7%,蛋白质平均含量达38.45%,脂肪平均含量21.88%。中抗灰斑病,适于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及吉林、内蒙古、新疆等区域种植。

关键词: 大豆 新品种 绥中作40 选育与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单位在加强财务内部控制过程中提高科研绩效水平的探索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摘要:概述了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现状,总结了内部控制运行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现状与问题,提出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应强化风险分析评估、强化预算管理职责、加强学习宣传培训等内部控制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间接成本补偿机制、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科研经费管理奖惩机制、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增加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以提高绩效.

关键词: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措施 绩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树授粉蜂种凹唇壁蜂体内生理指标与抗寒性之间的关系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为进一步研究凹唇壁蜂低温下安全越冬技术,通过对凹唇壁蜂体内生理指标检测,初步研究了生理指标变化与抗寒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凹唇壁蜂体内的含水量与体内各种酶含量的变化与抗寒性之间没有直接联系,而氨基酸、脂肪、蛋白质和甘油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有逐渐增加并积累的趋势,在凹唇壁蜂的越冬过程中起促进作用,是重要的抗寒物质。同时在人工模拟条件下计算凹唇壁蜂的过冷却点和体液冰点,温度分别为雄性-24.46和-19.41℃,雌性-25.02℃和-19.97℃。本地的最低极端温度能达到-30℃以下,说明凹唇壁蜂在室外不能安全越冬。采取保护措施可以使凹唇壁蜂在本地安全越冬,安全温度应该是-15~-10℃,而决不能低于-18℃。

关键词: 凹唇壁蜂 过冷却点 体液冰点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物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从在校大学生创业孵化探讨蔬菜栽培课程的教学改革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6

摘要:为了更好的推动高职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培养大学生在校创业的能力,对《蔬菜栽培技术》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强调"教、学、产、研"为一体的工学结合,强化了教师科研能力,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为蔬菜产业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创新创业意识浓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在校大学生 创业孵化 教学改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庆市种植业结构演变与调整对策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

摘要:种植业结构调整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内容与任务,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是提高土地利用,实现经济效益,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为推动大庆市现代农业发展,采用大庆市近30年的农业数据资料,较系统分析了大庆市种植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和演变规律,剖析了大庆市种植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进一步调整大庆市种植业结构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大庆市 种植业 结构演变 结构调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蛋白与鱼肉复合蛋白挤压中鱼糜的制备研究

大豆科技 2016

摘要:以"感官评价"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淡水鱼鱼糜脱腥方法进行筛选及确定。依据作用机理来看,有很多种去腥方法,本实验采用"掩盖祛腥法"来去除鱼糜的鱼腥味,这种方法是利用某些呈味物质特有的风味去掩盖鱼体内不被接受的异味。然后对鱼肉糜与大豆蛋白制品以及鱼肉糜与三种大豆蛋白制品之间不同比例的调配进行了实验,其次对挤压后的成品进行了感官评价。

关键词: 大豆蛋白 鱼肉 鱼糜 脱腥 风味 制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北方水稻 2016

摘要: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7个水稻品种的7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其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千粒重>结实率>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穗粒数>穗长>株高。因此,在水稻高产育种中,应注重千粒重、结实率、单株有效穗数的选择。

关键词: 粳稻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