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诱导丽格海棠系统抗冷性研究

中国园艺文摘 2016

摘要:试验用丽格海棠组培苗的叶片进行低温暗培养诱导出愈伤组织后培养至开花,测定愈伤组织、花序周围叶片电导率及现蕾期逆境培养生理指标,以研究丽格海棠性抗冷性表达。结果表明:5℃低温暗培养诱导有利于愈伤组织产生,愈伤组织5℃低温处理24 h时,电导率为43.53%,对照为52.9%;养至开花,5℃低温处理24 h时,花序周围叶片电导率为10.7%,对照为43.8%;逆境培养,SOD、POD、CAT活性及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表明丽格海棠组培苗叶片经过低温暗培养诱导的愈伤组织不但获得耐冷性,而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提高植株的耐冷性。

关键词: 丽格海棠 低温诱导 抗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种植服务模式实践初报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为了让玉米种植者省心、省钱、增收,以克山县普众玉米种植服务部为核心的创新团队,经过一年多不懈的努力,以全程技术服务为主线,将生产资料经销企业、生产者(合作社)、粮食市场"三位一体"有机结合,成功地探索出一套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服务新模式。同时"普众"模式也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同和支持。

关键词: 玉米 种植 服务 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垦区19个引种紫花苜蓿品质鉴选

当代畜牧 2016

摘要:笔者对黑龙江垦区引种的19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进行大田鉴选试验,分别测定蛋白质含量(CP)、中性洗涤纤维含量(NDF)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ADF)3个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引进品种Secure和WL319HQ在对比测试中3个指标均表现最好。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品种 品质 鉴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境因子对马铃薯致病立枯丝核菌AG-3融合群生长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摘要:[目的]研究环境因子对马铃薯致病立枯丝核菌AG-3融合群生长状况的影响,以明确黑龙江省马铃薯立枯丝核菌的环境适应性,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对立枯丝核菌菌丝在不同温度、p H、光暗条件下的生长状况进行测定。[结果]菌丝在4℃条件下不能生长,适宜温度为19~25℃,全暗和全光条件下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22和25℃,黑暗条件有利于菌丝生长;在p H 4~11时菌丝均能生长,以p H 6~7时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当热激20 min以上时,其致死温度为50℃。[结论]综合评价了环境因子对立枯丝核菌AG-3融合群生长的影响,同时耐热性测定表明短暂热激对菌丝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当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时会严重抑制菌丝的生长。

关键词: 马铃薯 立枯丝核菌 环境因子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EP14改良绥系601所配杂交组合的应用潜力分析

农业科技通讯 2016

摘要:随着育种目标的变化以及生产的不断发展,逐渐对作物育种提出越来越高的新目标,为了实现这些新目标,首要的任务就是发掘和创造相应的种质材料。玉米育种的实践表明,没有相应的种质为基础,新的育种目标就根本无法实现。本试验通过利用加拿大群体EP14改良绥玉10父本自交系绥系601,利用从EP14×绥系601的半外来种质中选育的12个改良系与绥玉10母本自交系重新组合,通过在田间调查与室内考种,检测加拿大群体EP14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EP14 改良 绥系601 应用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冷害致灾机理研究进展及东北抗冷害防控策略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为加强作物低温冷害研究,实现东北地区作物抗冷害减灾保产,探讨了低温对作物细胞分裂期到灌浆期的影响,以及不同生殖器官的冷害敏感程度。低温引起作物不孕,花粉和胚珠不孕,导致无法受精,进而影响籽粒灌浆。总结分析了低温胁迫的生理学原因,即:植物激素、糖类的变化。根据东北地区低温冷害的致灾机理,从筛选适宜作物品种、培肥地力、可降解地膜及秸秆覆盖、化学调控等方面入手,对东北地区作物抗冷害减损保产策略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低温冷害 致灾机理 防控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紧实度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为提高东北地区耕地质量,确保粮食高产稳产,以东北黑土耕层为研究对象,在秸秆还田的前提下,通过耕作和有机肥处理,对土壤耕层的主要物理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春季土壤紧实度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浅层黑土土层紧实度迅速增加,深层土壤紧实度变化不明显。两种耕作方式比较,翻耕还田的土壤紧实度均明显小于免耕覆盖处理。在夏季的土壤紧实度两种方式变化比较接近,始终表现为免耕覆盖高于翻耕还田,垄沟高于垄台。到秋季,0~15cm土壤紧实度增长迅速,15cm以下土壤紧实度变化较小,且不同还田方式、垄台与垄沟之间差异较小。

关键词: 黑土 土壤紧实度 耕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CRISPR-Cas9系统定点突变猪MSTN基因的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今后能够有效的利用CRISPR-Cas9系统进行基因功能研究及转基因动物的培育,本研究将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和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Myostatin,MSTN)靶序列的CRISPR-Cas9系统转染入PK15细胞系,利用流式细胞仪分离并收集转染成功的阳性细胞,使用PCR扩增结合克隆测序的方法检测和分析CRISPR-Cas9系统的定点突变情况,以评价CRISPR-Cas9系统的作用效果。结果发现,随机挑选的100个阳性克隆中,38个发生了变异,突变效率为38%,其中32个为插入突变,6个为缺失突变。插入突变中突变1(Mutation1)所占比例最高,为47.4%。本研究中CRISPR-Cas9系统的突变效率达到了38%,是目前进行基因组编辑的一个有效工具,推测其突变类型具有一定的偏好性。

关键词: CRISPR-Cas9系统 基因组编辑 突变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观光农业园中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为了指导园林工作者科学合理地设计观光农业园,总结了观光农业园中园林景观设计应用的现状,阐述了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园林景观设计 观光农业园 问题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耐冷的生理与遗传机制研究进展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

摘要:玉米是重要的粮饲、能源和工业原料作物,低温冷害是我国东北地区玉米生产中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对稳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减少低温危害,选育和创造耐冷玉米种质是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从玉米耐冷的生理生化研究、遗传机制、基因定位以及耐冷相关候选基因的挖掘等方面简述了近年来有关研究进展,对玉米耐冷性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关键词: 玉米 耐冷 生理 遗传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