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生防菌的鉴定、防病及定殖力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4种茄科植株中分离得到28株对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其中,从番茄中分离的Fq7菌株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半径为8 mm;室内盆栽条件下,处理7 d后对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防治效果达62.71%.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Fq7菌株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Fq7菌株在番茄体内的定殖结果表明:采用涂抹叶片和浇灌土壤的方法接种于番茄,均可在番茄根、茎、叶中分离回收到细菌菌株,表明Fq7菌株可以在植株体内繁殖和传导,具有沿维管束转运的能力.

关键词: 番茄 内生细菌 分离鉴定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 拮抗作用 定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8例鸭鸳鸯等孢球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福建畜牧兽医 2013

摘要:鸭鸳鸯等孢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科等孢属中的鸳鸯等孢球虫(Isospora mandari Bhatia)寄生于鸭肠道导致的卡他性、出血性肠炎为特征病变的一种寄生虫病.据报道,在我国的江苏省、安徽省有该病的记录[1],2011年6月,吴胜会等首次报道福建省也有该病的存在[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色柚类新品种——‘黄金蜜柚’

果农之友 2013

摘要:1选育过程‘黄金蜜柚’是2001年10月从平和县小溪镇内林村‘琯溪蜜柚’园中发现1株果肉呈橙黄色的变异单株,经连续观察鉴定,其果肉橙黄色性状稳定,表现优质、丰产、稳产。从2004年开始,分别在平和县小溪镇、上杭县稔田镇、南靖县和溪镇、霞浦县沙江镇、闽清县白樟镇等区域进行其无性子代的遗传稳定性、区域适应性和生产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生长势强,早投产,成花容易,自花结实率高,丰产,成熟时果皮为黄色,海绵层、囊衣为白色,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抗枯萎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中国园艺文摘 2013

摘要:介绍香蕉枯萎病的危害、不同香蕉种质资源对香蕉枯萎病的抗性及香蕉抗枯萎病机理的研究,为有效地预防和防治香蕉枯萎病及香蕉抗病品种的选育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香蕉 枯萎病 抗病机理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不同的水稻标记基因删除技术的比较

热带作物学报 2013 CSCD

摘要: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是一种利用cre重组酶的瞬时表达来调控位于两个loxP位点之间DNA序列的删除系统。以反义LOX-3基因作为目的基因,以bar为选择标记基因,应用热激启动子驱动的Cre/loxP系统构建标记基因诱导删除型载体,得到转基因植株后,对比两种不同的热激方法中选择标记基因bar的删除效率,发现以生长到四叶期的转基因水稻植株为热激材料,标记基因删除效率较高,达到83.3%,因此,确定此方案为水稻标记基因删除的最佳方案。

关键词: 选择标记 热激 水稻 基因删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鸭屠宰加工企业标准体系与HACCP管理模式的建立

福建畜牧兽医 2013

摘要:从肉鸭屠宰加工技术创新、产业一体化开发和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入手,对如何构建肉鸭屠宰加工企业的标准体系和实施HACCP食品安全管理开展系统研究和论述。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肉鸭屠宰加工工艺流程进行危害分析(HA),确定肉鸭屠宰加工过程潜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危害,并将毛鸭验收、宰后检疫、高压冲洗、预冷消毒和金属探测确立为关键控制点(CCP),提出消除或降低危害的关键限值(CL),从而构建一套较为科学、完整、适用于规模化肉鸭屠宰加工企业使用的HACCP管理体系。

关键词: 肉鸭屠宰 标准体系 AHCC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籽粒氨基酸组分的相关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摘要:以4个籽粒产量相近但蛋白质含量差别较大的大豆品种为材料,分析籽粒蛋白质氨基酸平均含量,统计分析17种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之间的简单相关性。结果表明:氨基酸总量与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17种氨基酸中有13种与氨基酸总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1种(丙氨酸)呈负相关,天冬氨酸、胱氨酸和组氨酸等3种相关性不显著。2种含硫氨基酸(胱氨酸、蛋氨酸)之间无显著相关,其中胱氨酸与其他氨基酸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蛋氨酸仅与6种氨基酸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相反,17种氨基酸中有12种与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就通过育种途径提高大豆蛋白质含硫氨基酸的比例,改善其营养价值而言,氨基酸组成间不是主要的限制因素。

关键词: 大豆 氨基酸 蛋白质 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1份枇杷种质资源的果实氨基酸含量及组分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3 CSCD

摘要:测定31份枇杷种质资源果实氨基酸含量及组成。结果表明:氨基酸总量(TAA)最高为单边种(519.15 mg/hg),最低为新西兰白肉(228.66 mg/hg),变异系数为17.18%;31份种质均含有17种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最主要的2种氨基酸;17种氨基酸中,甲硫氨酸的变异系数最高(47.86%),甘氨酸的变异系数最低(12.71%);必需氨基酸平均含量94.95mg/hg,占TAA的29.10%;鲜味氨基酸平均含量144.44 mg/hg,占TAA的43.04%;药用氨基酸极高,占TAA的71.94%;野生种质人体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比值显著高于栽培种质;来自日本的种质芳香族氨基酸含量较高;红肉种质与白肉种质各类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枇杷 种质资源 氨基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豆叶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摘要:研究超声法提取木豆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L9(34)正交实验,探讨超声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对木豆叶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豆叶总黄酮超声提取最佳条件为:超声时间20min,乙醇浓度70%,料液比为1∶30,总黄酮得率达到3.65%。该检测方法稳定性高,重现性好,加样回收率为99.01%~102.72%。

关键词: 木豆叶 总黄酮 超声提取 提取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园红黄壤细菌群落基因多样性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温度梯度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不同培肥措施下闽东地区红黄壤茶园定位实验地的土壤细菌群落基因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培肥措施对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都有明显的影响,其中单施无机肥降低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不利于保持茶园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而"无机肥+有机肥+豆科绿肥"综合培肥模式对土壤微生物丰富度和基因多样性提高幅度最大。聚类分析表明,不施肥与单施无机肥的细菌群落结构最为相近,而"无机肥+有机肥+豆科绿肥"和"无机肥+豆科绿肥"培肥模式的细菌群落结构与其它施肥处理间的差异性较大,其中"无机肥+有机肥+豆科绿肥"尤为显著,说明套种豆科绿肥对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无机肥+有机肥+豆科绿肥"培肥模式的茶叶产量和茶叶营养物质累积量最大,这进一步佐证了此培肥模式能促进茶园生态系统生产力。

关键词: 茶园土 施肥 群落结构 温度梯度凝胶电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