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环割对金水柑树体生长、树体营养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六年生椪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Ponkan)品种金水柑为试材,研究了秋季不同时期(9月、10月、11月)环割对次年金水柑树体生长、树体营养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秋季侧枝环割处理均明显增加了春梢营养枝的粗度,抑制了春梢营养枝的生长,并且使长/粗比值减小。环割处理显著提高了春梢结果枝和结果母枝的比例,其中9月、10月环割对提高金水柑春梢结果枝比例的作用最强,环割2圈、3圈及对错环剥这3种环割方式效果最明显。通过对金水柑叶片叶绿素含量、干物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全氮、全碳量和碳氮比的分析发现,不同时期环割均明显降低了金水柑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了叶片中干物质、可溶性糖含量,不同程度减少了叶片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和氮的含量,提高了碳氮比。其中10月环割处理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较9月、11月环割的含量高,含氮量低,碳氮比增大明显。环割处理明显提高了金水柑的成花坐果率和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9月、10月环割提高成花坐果率的效果最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瓜避雨栽培的初步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两棚加一膜的避雨栽培法,可提早甜瓜的成熟上市期,提高产量和品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增加经济效益,尤其在多湿寡照地区有很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色环保型生鲜净菜莲藕生产方法
《农家顾问 》 2009
摘要:莲藕由于含水量大,肉质细嫩,在贮藏中极易失水老化,且易感染微生物而腐烂变质,在加工过程中易发生褐变。洗净泥土后的莲藕暴露在空气中会立即变成灰黑色,造成莲藕的外观不佳和营养丧失而影响其销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果实品质评价因子的选择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 》 2009
摘要:测定了‘清香’、‘新雅’等26个梨(Pyrus pyrifolia)选育品种(系)的单果重、果形指数、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糖酸比等8个主要品质因子,采用多元统计主成分分析法将上述8个相关的随机变量压缩成5个综合变量,再通过系统聚类分析,确定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可滴定酸、果肉硬度为5个具有代表性的品质评价因子。
关键词: 梨(Pyrus pyrifolia) 品质 评价因子 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魔芋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解决措施
《湖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湖北省魔芋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湖北省独特的地理位置提出需加快组培良种推广和抗病品种选育,突出区域优势、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培植龙头企业等措施促进湖北省魔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香稻恢复系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选育香稻恢复系,以广东香稻品种美香占为香味基因供体,以自育抗性恢复系丰986和R476为受体,通过比较编码BAD2(betaine aldehyde dehydrogenase)的fgr基因序列和9311序列设计功能性STS标记Aro,并在回交和复交的分离世代利用Aro标记开展香味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同时使用氢氧化钾法对香味基因纯合的单株的香味性状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Aro标记在香稻育种过程中选择效率达到100%,最终选育出农艺性状较好并具有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和抗褐飞虱基因Bph14的香型恢复系C349和C354。分别利用C349、C354和两系不育系广占63S、Y58S配组。试验结果表明,在产量水平上含有香味基因的恢复系C349和C354与广占63S配制组合的单株粒重分别达到41.30 g、42.60 g;与Y58S配制组合的单株粒重分别为38.02 g、41.89 g,均与对照品种扬两优6号的产量水平相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中熟新品系“29-1”
《农村百事通 》 2009
摘要:"29-1"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选育的砂梨中熟新品系。特征特性树姿半开张,叶片卵圆形。每个花序有5~6朵花,花冠白色。生长势中强,萌芽率73.3%,成枝力强,平均每个果台坐果1.9个。苗木定植后第3年667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