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疆食用菌栽培技术讲座(五)
《农村科技 》 2009
摘要:②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的配制原种和栽培种的营养条件基本相似,制作方法也相同,故一并加以介绍。食用菌的原种及栽培种培养基,一般腐生菌(双孢菇、草菇)用粪、草料配制;木腐菌(杏鲍菇、阿魏菇、平菇、黑木耳、金针菇、灵芝、猴头、香菇等)都可用棉壳、木屑、秸秆、玉米芯等作为菌种的培养基。培养基的配方繁多,现主要介绍如下:


伊犁河谷新垦区玉米品种筛选试验丰产性稳产性分析
《农业科技通讯 》 2009
摘要:采用适定性参数法对2008年度伊犁河谷新垦区玉米品种筛选试验产量结果进行丰产性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品种4(先玉335)、品种5丰产性、稳产性最好,适应性最广,品种1、品种2、品种3、品种6丰产性、稳产性较差。


国外水果制干过程中的熏硫护色工艺
《中国农学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熏硫护色方法简单、实用、有效,许多国家在水果制干生产中仍然普遍采用,介绍了国外水果制干的熏硫护色工艺、熏硫时间、方法及用量,并对熏硫过程中,影响二氧化硫效用的因素进行了叙述。为中国生产干果的企业提供参考。


果树腐植酸根际肥料在核桃树上的施用试验
《农业科技通讯 》 2009
摘要:通过田间肥料比较试验,研究了果树腐植酸根际肥料的效果,结果表明,秋春2次施用果树腐植酸根际肥料Ⅱ型的效果最好,与等养分颗粒复合肥秋春夏3次施用相比较,产量提高10.9%,出仁率提高2.0%,脂肪含量提高4.1%,百叶干重提高5.5%,新梢长度增加6.5%,蛋白质产量提高8.2%。果树腐植酸根际肥料在秋季和春季2次施用能够显著提高核桃叶片各生育期的叶绿素含量。


新疆小麦地方品种资源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的遗传多样性组成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分析了源自新疆地区的282份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地方品种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结果表明,在Glu-A1、Glu-B1和Glu-D1位点上的等位变异分别为3、6和5种,3个位点上的优势亚基依410次为null、7+8和2+12,其频率分别是75.5%、90.8%和72.0%。在Glu-1位点共检测到20种亚基组合,其中组合(null、7+8、2+12)的频率最高,为52.8%,其次是组合(null、7+8、2.6+12)和(2*、7+8、2+12),其频率分别为14.1%和11.0%,其它亚基组合的频率均低于10%。另外,在Glu-D1位点上还检测到1个新的亚基组合(2.6+12)。在供试的282份新疆地方品种中发现了两份具有优质亚基组合的材料,它们的亚基组成为(2*、7+9、5+10)和(1、7+9、5+10),这些地方品种可作为改良小麦品质性状的重要遗传资源。
关键词: 小麦地方品种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均匀设计与正交设计优化海岛棉RGA-PCR体系
《新疆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均匀设计和正交设计对影响海岛棉RGA体系Mg~(2+)、dNTP、引物以及Taq DNA聚合酶浓度等因素进行了均匀优化和正交优化试验后建立了适合于海岛棉RGA的反应体系:在10μL反应体系中1×Buffer,Mg~(2+)2.5 mmol/L,dNTP 0.25 mmol/L,引物浓度1.0μmmol/L,Taq酶0.375 U/μL,DNA 20 ng。各因素对扩增反应结果均有不同影响,其中以Mg~(2+)浓度影响最大,Taq DNA聚合酶的影响最小。运用该体系对海岛棉材料进行验证,证明该体系稳定可靠,并从22对RGA引物组合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10对引物。这一体系的建立及多态性引物的筛选为今后利用RGA标记技术进行海岛棉枯萎病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均匀设计 正交设计 海岛棉 RGA-PCR 体系优化


地衣芽孢杆菌ws-6产纤维素酶条件优化
《生物技术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优化该菌产酶条件,以期在饲料中的进一步应用建立基础。方法:纤维素酶活性用还原糖法测定,产酶条件采用单因素筛选与正交优化方法相结合。结果:培养基初始pH6.5、培养温度37℃、接种量2%2、50 mL三角瓶装液量30 mL、葡萄糖1.5%、羧甲基纤维素钠0.5%、酵母膏1.5%、KH2PO40.05%、NaCl 0.5%,培养48h后酶活性达到最高3.45U/mL;金属离子K+、Mn2+、Mg2+、Zn2+、Co2+、Na+对产酶有激活作用,Cu2+则抑制酶活性。结论:酶活性比出发菌提高约1.4倍,对饲料制作中提高纤维降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