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抗青枯病番茄新品种‘益丰2号’
《园艺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益丰2号’番茄是以g-8为母本,g-4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番茄一代杂种。植株无限生长型,生长势强。幼果无绿肩,果面有光泽,果实圆形,成熟果鲜红色,着色均匀,硬实,耐裂,耐贮运。抗青枯病,适应性强,单果质量110 g左右,产量50~60 t·hm-2,适宜在华南地区春、秋露地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盆栽绿萝生产技术规程
《广东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盆栽绿萝是室内重要的观叶植物之一,由于其具有较强的耐荫性、广泛的应用性而深受人们喜爱。通过生产调查和试验,总结出盆栽绿萝生产中各个环节主要技术,包括栽培条件、繁殖方式和栽培管理等,为盆栽绿萝标准化生产提供借鉴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中国养猪业新定义
《养猪 》 2013
摘要:中国养猪业约占世界生猪总饲养量50%规模,但至今仍未成为养猪业强国,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传统养殖定义和观念的束缚及发展方式落后的影响。笔者审视中国养猪业近30年的发展历程并参与、见证,深深感受到目前我国养猪业仍深受传统养殖定义的影响,以致格局较为混乱、细节把握不好,一个产业的发展"赢在细节、败在格局"。同时在发展的"方向、理念、模式、科技、管理、信任、责任"等方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引致水稻稻叶褐条斑的病原鉴定初报
《广东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广东稻区近年来水稻生产上发生较为普遍的水稻稻叶褐条斑病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根据柯赫氏法则,初步鉴定其致病病原菌为稻黑孢霉菌〔Nigrospora oryzae(Berk.et Br.)petch〕;其症状与水稻窄条斑病类似,主要见于水稻生长中后期,在叶面上形成黄褐至黑褐色的短细条状斑,严重时均可致全叶枯死,引起穗枯,谷粒结实差或不结实,造成水稻严重减产。对该病在广东主栽水稻上的发生症状、病原鉴别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对该病原菌在国内外不同寄主上发生、防治状况进行了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客家茶代表产品的主要品质成分比较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了广东梅州、河源、韶关等12个不同地域和品质风格客家茶鲜叶及其成品茶的主要理化成分,并比较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差异。结果发现,无论是鲜叶蒸青样,还是成品茶,不同客家茶之间的主要品质成分存在较大的差异,表现为:水浸出物、茶多酚、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总量均不同程度地显著高于新引进客家对照种龙井43(CK),总体上呈现出大叶种仁化白毛茶、潭山水仙茶和锅叾水仙茶>中叶种西岩乌龙>小叶种黄坑茶、官田茶、清凉山茶和上莞茶≥CK的趋势;成品茶中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和水浸出物含量,是形成客家茶叶独特"高火甜韵"或"炒米甜韵"和"甘浓而不苦涩"特征的主要物质基础,而影响这些品质成分含量高低的因素,主要取决于客家本土茶树的种性和传统的"晒(晾/做)青+长炒青"技术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卫星搭载鸡冠花种子SP2代的生长、发育与性状变异研究
《激光生物学报 》 2013 CSCD
摘要:对卫星搭载处理的鸡冠花SP2代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以及主要性状在群体中的变异进行了观察。与对照比较,SP2种子发芽势提高,发芽率有所下降,萌发延迟。群体茎粗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选择系在株幅、茎粗间出现了较大差异。在SP2株系间开花时间和花期出现了明显分离,株系群体中有花期明显提前和延迟的单株出现。20个株系中有16个株系的单株种子量比对照显著减少。在SP2株系中株高、株幅呈非正态分布,茎粗和花期呈偏正态分布。在处理的株系群体中有植株显著高大、多分枝、叶色、叶型、冠型、冠色及花期等显著性状变异出现,产生性状变异的单株频率为0.07%-1.26%,表明空间诱变所产生的变异性状开始在SP2代出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孵化后期家禽胚胎发育及能量代谢特点
《广东饲料 》 2013
摘要:胚胎发育阶段是家禽生命周期的重要时期,在整个肉禽生命周期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家禽的胚胎发育过程可分为三个具有不同生理代谢特点的阶段,即胚胎发育早期;胚胎发育中期和胚胎发育后期。胚胎发育早期:胚胎外膜血管形成,营养物质得以运输。在胚胎发育中期:尿囊绒毛膜开始形成并能提供氧气交换,同时胚胎外周的血管布满壳膜,胚胎机体在形态结构上发育完成,此时,尿囊供氧能力达到极限。胚胎发育后期:胚胎开始吞食羊水,并参与转身和破壳等活动。在三个阶段中,胚胎发育后期是生理代谢发生变化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一方面小肠和肝脏等消化器官快速发育,需要营养物质的大量供应;而另一方面,随着胚胎发育的进行,由卵黄提供的能量及尿囊中输送的氧都不能满足胚胎生长的需要,能量代谢发生显著转变,由早期和中期的脂类代谢转化为以糖代谢为主。由此可见,家禽胚胎在孵化后期发生了以脂类代谢为主向以糖代谢为主转变的能量代谢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基因Ⅶb亚型新城疫病毒F和HN基因的序列分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从某鹅病料样品中分离鉴定的一株新城疫病毒(NDV)(Goose/Foshan/2010)F和HN基因的序列特征,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扩增该病毒的F和HN基因的ORF序列,并进行序列测定。经序列比对、进化分析表明,Goose/Foshan/2010株属于基因Ⅶb亚型病毒株,F蛋白裂解位点序列为112RRQKRF117,HN蛋白由57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具有强毒株分子特征。对F和HN蛋白分析表明,其HN蛋白存在E347D和K495E两个点突变;此外,HN蛋白缺失了538位~540位的糖基化位点。该分离株为我国首次报道的鹅源基因Ⅶb亚型NDV分离株,与秘鲁及马来西亚早期基因Ⅶb亚型分离株进化关系密切,表明我国目前新城疫的流行情况十分复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