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EI(精确检索)
79条记录
温室黄瓜干物质分配与产量预测模拟模型初步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据温室黄瓜(Cucum is sa tivus)器官生长与温度和辐射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分配指数和采收指数的温室黄瓜干物质分配与产量预测模拟模型,并利用不同品种和基质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黄瓜地上部分干重、根干重、茎干重、叶干重、果实干重的预测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R2分别为0.98,0.73,0.83,0.92,0.94;RM SE分别为232,6.8,157.6,173.9,196.8 kg/hm2。模型对黄瓜产量的预测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R2为0.80,RM SE为7526.4kg/hm2。本模型对不同基质、品种的黄瓜干物质分配和产量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符合度均较高,说明本模型的普适性较好。模型不仅能较好地预测中国现有生产水平下温室黄瓜的干物质分配及产量,而且可以为实现中国温室黄瓜生产环境优化调控和模式化栽培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 温室黄瓜 干物质分配 产量 分配指数 采收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塑料大棚盐渍化土壤灌水洗盐对水环境污染负荷的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塑料大棚盐渍化土壤常用的灌水洗盐方式,通过小区和原状土柱模拟灌水洗盐试验,研究了灌水洗盐降低土壤盐渍化的效果及其通过径流和渗漏流失对水环境的氮磷污染负荷。结果表明:灌水洗盐能降低表层土壤盐分53%~64%、土壤硝态氮55%~60%,但使表层土壤速效磷增加了1.0~1.5倍;洗盐过程中通过径流和渗漏流失进入水环境的氮磷污染负荷为硝态氮7.66kg/hm2、铵态氮0.77kg/hm2、总氮12.71kg/hm2和总磷1.27kg/hm2。

关键词: 塑料大棚 土壤盐渍化 灌水洗盐 面源污染 氮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室环境多级控制系统及优化目标值设定的初步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文采用多级控制策略,优化设定系统目标值来解决温室环境系统中多个时间响应常数相差过大的问题;设定系统优化目标值时,白天使植物获得最大的光合速率,夜间在满足植物生长和积温要求的前提下使温室处在能耗最小的状态下运行。构建了能量消耗为零(无加热、无制冷和无机械通风)时计算温室内部温度的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最优目标值进行搜索。计算结果表明:该系统优于某地先进的温室控制系统,既能获得较高的效率又能节能。

关键词: 温室 多级控制系统 积温理论 光合速率 遗传算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磷胁迫对不同番茄基因型苗期影响的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水培试验,对9个基因型番茄(L y cop ersicon escu lentum M ill.)幼苗在低磷胁迫下的反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番茄在耐低磷特性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基因型差异,番茄基因型37号和25号与2号、4号和46号相比具有相对高的磷效率。在低磷胁迫下,25号和37号具有相对较高的生物量、根冠比和吸磷量。另外,低磷胁迫严重影响番茄根部对磷的吸收。该研究初步确定了低磷胁迫对番茄苗期的影响,为以后进一步研究番茄磷效率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 番茄(lycopersicon escu lentum Mill.) 基因型 低磷胁迫 磷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中下游地区Venlo型温室空气温湿度以及黄瓜蒸腾速率模拟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温室能量和质量平衡的物理学原理,建立了一个以温室外气候条件(太阳辐射、温度、湿度、风速等)为驱动变量,以温室结构、温室覆盖材料、温室内作物(高度、叶面积指数)为参数的温室小气候模拟模型,并利用上海Venlo型温室的三季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预测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Venlo型温室内夏季和冬季空气温度、湿度以及作物蒸腾速率。模型对该地区夏干季节(2001年8月,三伏天)、夏湿季节(2002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梅雨季节)和冬季(2002年1月27日~2月5日)温室内空气温度、湿度以及作物蒸腾速率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的决定系数(R2)和标准误(SE)分别为:0.89,0.75,0.52;1.1℃,4.4%,0.040g·m-2·s-1;0.80,0.84,0.77;1.5℃,4.4%,0.018g·m-2·s-1;0.84,0.59,0.73;1.6℃,6.0%,0.012g·m-2·s-1。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温室环境的优化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关键词: 现代化温室 模拟模型 温度 湿度 蒸腾速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室条件下黄瓜生长发育及茎流变化规律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以色列PhyT ech公司开发的专利产品Phyta lk植物生理监控系统,研究了温室内光温湿环境对欧洲迷你型黄瓜品种春秋王和华南型黄瓜品种沪杂6号的生长发育和茎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供应充足条件下,较高的温度可以促进黄瓜茎粗的增长和果实的膨大。黄瓜茎流的日变化规律明显,日际变化和日变化趋势相同,茎流的变化与光辐射强度和空气温湿度显著相关。欧洲迷你型黄瓜品种比华南型黄瓜品种的生长速度快,茎流量大。

关键词: 黄瓜 温室 生长发育 茎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辐热积法模拟温室黄瓜叶面积、光合速率与干物质产量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据温室黄瓜叶片生长与温度和辐射的关系,用辐热积构建了两种不同整枝方式下的叶面积模拟模型,并与已有的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生产模型相结合,建立了适合中国种植技术的温室黄瓜光合速率与干物质生产模拟模型,并利用不同品种、基质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本模型比积温法和比叶面积法能更准确地预测温室黄瓜的叶面积和总干重,为温室作物生长模拟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温室 黄瓜 辐热积 叶面积指数 干物质生产 模拟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资源边际效益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目标规划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北京市统计资料和已有研究数据,运用数学规划模型,对北京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与资源的边际效益间的关系作了分析,把模型的最优解建立在较为合理的资源边际效益和目标边际成本的基础上。结果表明:要提高水的效益和种植业产值,必须控制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在可灌溉耕地上的露地作物均应实行喷灌,应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并实行微灌。

关键词: 种植业 目标规划 边际效益 边际成本 北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型温室黄瓜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大型温室栽培条件下,黄瓜生长发育的规律,包括叶片光合作用,器官发育,干物质累积与分配,以及产量形成等。试验结果表明:现代化温室为黄瓜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加,叶片光合速率迅速增加;随着叶片的生长,叶片光合速率先增加后逐渐下降,前期生长的叶片在相当长的时间保持较高光合速率,后期叶片光合速率下降较快。黄瓜各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很快,茎平均生长速度8 cm/d,叶片长成仅需10 d,果实从开花到采收仅需12d左右。整个生育期干物质累积呈S形曲线,在各器官干物质的分配中,根系占整个干物质总量的比例很小,而且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减小,从前期的5%左右减少到后期的1%左右;茎占整个干物质总量的比例整个生育期变化较小,基本维持在10%~15%之间;在营养生长阶段,叶片占干物量的70%~80%,但随着果实的生长,叶片占干物质的比例迅速下降,到后期仅占20%左右;进入生殖生长阶段,果实占干物质的比例迅速增加,后期占整个干物质的70%左右。现代大型温室栽培条件下,黄瓜的产量比较稳定,随采收周次的变化呈二次多项式,8周总产量达到12 kg/m2。

关键词: 大型温室 黄瓜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茄子新品种沪茄二号和沪茄三号选育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沪茄二号和沪茄三号是适宜国内外茄子设施栽培地区和露地种植的优良茄子杂交一代。沪茄二号单果重153.0 g,每株座果数18.7个。沪茄三号单果重166.5 g,每株座果数16.1个。以上两个杂交一代均表现早熟,果实长棒形,果皮深紫黑色,光泽强,果形直,商品性优良,果实干物质含量和可溶性总糖高,持续结果能力强,前期产量和总产量高等优良综合性状。

关键词: 茄子 选育 杂交一代 沪茄二号 沪茄三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