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有机物料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水稻育苗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物料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COC(玉米秸秆+碳粉)为最优基质处理,该处理的基质是由粉碎玉米秸秆、有机肥、草炭、沸石、蛭石、细河沙、碳粉等按不同配比混合而成,用这种基质的所育水稻苗生长状况最好;(2)不同有机物料育秧基质对水稻苗生长的影响,玉米秸秆好于水稻壳粉,菇渣的效果较差;(3)相同配比的处理间,加碳处理均优于不加碳处理。本研究结果对水稻育苗基质生产中的材料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籽粒脱水特性研究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长江中下游稻麦轮作区大面积推广成熟期偏迟粳稻,同时由于推广机插秧和水稻直播技术等因素缩短了秧龄,需要小麦提前让茬。但由于晾晒、人力和烘干设备不足及成本等问题,农民不能早收小麦,造成茬口紧张。蜡熟末期,小麦籽粒干物质积累已达到高峰,此后的籽粒脱水特性直接关系到收获期的早迟。小麦籽粒水分过高易造成霉变,因此脱水特性直接影响到小麦的安全收获和储存。籽粒脱水快有利于提前收获,提早让茬,减少晾晒或烘干所需时间。研究小麦籽粒灌浆脱水特性,寻找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哈尔滨亚麻产业发展瓶颈分析
《中国市场 》 2015
摘要:在世界亚麻需求量不断攀升的今天,我国亚麻种植面积却呈连年大幅下滑的趋势,尤其位处中国最大亚麻种植区域核心位置的哈尔滨地区,其现有的亚麻种植面积仅剩8公顷,远不能满足亚麻市场的强劲需求。这一现状主要是由亚麻原料生产缺乏政策、科技、资金扶持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纬寒地青贮玉米引种筛选试验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为研究高纬度寒地青贮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使农民增产、增收,以5个青贮玉米品种(系)为试验材料,进行了高纬寒地青贮玉米引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生物产量存在一定差异,中单5384产量最高。通过对生育期、株高、穗位、茎粗、单株鲜重、单株穗鲜重及生物产量综合分析,最适于黑河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应为中单538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光合碳氮代谢特征及其与氮效率的关系
《华北农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阐明油菜碳氮代谢与氮效率的关系,及其对油菜品质的影响。采用土培试验,以低产甘蓝型油菜品种沪油15(品种A)与高产甘蓝型油菜品系742(品种B)为试验材料,在常氮与氮胁迫2种供氮情况下,研究了不同品种油菜不同供氮水平下光和参数,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与硝酸盐含量差异,氮效率与收获指数以及与籽粒脂肪酸组成的变化及差异。结果表明,无论哪种供氮水平,品种B苗期光合参数大于品种A,盛花期规律相反,两品种的Pn、Gs、Ci与Tr皆在盛花期有所升高,而WUE有所降低。盛花期与角果发育期品种B茎、叶中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品种A,油菜茎叶中可溶性糖含量从角果发育期呈减少趋势,角果发育期与收获期较抽薹期减少53%~80%,两品种5个时期茎叶皆表现为常氮时可溶性糖含量小于氮胁迫;品种B游离氨基酸除在2种供氮水平下盛花期叶、角果发育期地上部分与氮胁迫时抽薹期叶中大于品种A,其余时期呈现相反规律,到达角果发育期,两品种营养器官中游离氨基酸较生育前期大幅度减少;品种B 5个时期硝酸盐含量、氮效率、收获指数、品质皆高于品种A。碳氮代谢与氮效率关系密切,油菜后期碳氮代谢大幅度减弱,碳氮代谢强的品种氮效率高,有利于氮素积累,籽粒品质较好,品种B碳氮代谢及其各项指标优于品种A,品种优势明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胁迫下酸浆叶片蛋白差异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为进一步研究酸浆抗寒机理,以25℃室温条件(对照)和5℃低温处理条件下酸浆幼苗叶片为材料,运用蛋白质双向电泳结合质谱技术分析低温胁迫下酸浆叶总蛋白差异表达。结果表明: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的蛋白质点有16个,与对照组相比,表达量增加的蛋白质点9个,表达量减少的蛋白质点6个,新增蛋白质点有1个。经过鉴定,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分别属于代谢相关蛋白、信号转导蛋白、能量相关蛋白、结合蛋白、抗性相关蛋白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控水时期和控水强度对水稻籽粒灌浆特性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研究不同控水时期和控水强度下水稻的籽粒灌浆特性,选用上育397和绥粳3号2个水稻品种,应用Richards方程对抽穗后1~10,11~20,21~30 d土壤水势分别为-30~-35,-60~-65 k Pa的水稻优、劣势粒的灌浆过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控水时期处理中,且不论控水强度,抽穗后1~10 d控水处理显著降低了两品种总千粒质量及优、劣势粒千粒质量,抽穗后11~20,20~30 d控水对千粒质量影响不大,甚至有增加趋势。与对照比较,当土壤水势为-30~-35 k Pa时,抽穗后1~10 d处理两品种优势粒起始生长势降低,灌浆速率变化不大,灌浆时间前期延长,中后期缩短,贡献率前期增加,中后期降低,对劣势粒影响因品种而异;抽穗后11~20 d处理对两品种优、劣势粒影响都比较大,上育397优、劣势粒表现一致,灌浆速率明显下降,灌浆时间前期缩短,中后期延长,贡献率前期降低,中后期增加,而绥粳3号优、劣势粒表现正好相反;抽穗后21~30 d处理对两品种优势粒灌浆特征影响不大,对劣势粒灌浆特征影响较大;当控水强度加大后,对两品种优、劣势粒灌浆特征影响仍表现抽穗后1~10 d处理影响较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餐饮服务单位自制熟肉制品中致病菌污染情况分析
《食品工程 》 2015
摘要:通过试验了解餐饮服务单位自制熟肉制品的卫生状况,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提供重要信息,可有效预防食物中毒,保障饮食安全。分别按照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检测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3种致病菌,并依据GB 2726—2005《熟肉制品卫生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单指标评价判定。试验共检测样品160份,合格率为75.63%。结果表明,季节温湿度、餐饮单位业态类型、操作环境和人员的卫生状况是影响熟肉制品致病菌污染的重要因素,原材料和制作方式对污染情况无显著影响,餐饮服务单位和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对熟肉制品的质量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