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气调指标对库尔勒香梨果实贮藏质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保持库尔勒香梨贮藏质量的气调贮藏条件。[方法]挑选大小一致、无病虫害、无机械伤的库尔勒香梨为试材,设置9个具有不同气体体积分数的气调处理(4%O2+2%CO2、5%O2+2%CO2、6%O2+2%CO2、4%O2+3%CO2、5%O2+3%CO2、6%O2+3%CO2、4%O2+4%CO2、5%O2+4%CO2、6%O2+4%CO2)和1个对照处理(21%O2+0%CO2),研究-1℃条件下,各处理对库尔勒香梨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呼吸强度、果皮叶绿素含量、果实维生素C含量及果肉组织中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适当降低O2浓度可以减缓库尔勒香梨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延缓果皮叶绿素和果实维生素C的降解、抑制果肉组织中相对电导率的上升。适宜的贮藏参数是:气体成分为5%O2+4%CO2和4%O2+3%CO2,贮藏温度为-1℃;相对湿度为90%~95%。[结论]适当降低O2浓度对保持库尔勒香梨的贮藏质量比较有利。


不同钾肥用量对长绒棉养分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影响
《棉花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南疆长绒棉高产区,不同钾肥处理下长绒棉氮、磷、钾的吸收符合Logistic生长函数模型。各处理棉花钾素的吸收集中在出苗后的60~110 d内,在这50 d左右时间内吸收钾的量占生育期总吸收量的近60%。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钾肥的用量可以促进棉株对氮、磷养分的吸收。棉株对氮、磷、钾的吸收速率均呈一单峰曲线,钾素吸收速率在出苗后80~85 d达到速率最大值;氮素的吸收速率明显高于钾和磷素吸收速率;与氮、钾不同的是,磷吸收峰相对平缓,施用钾肥对磷素吸收速率没有明显影响。吐絮期棉铃中的钾、氮、磷素随施钾量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均有所增加,施钾对棉铃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氮素分配总体规律和钾素分配一致,施用钾肥对长绒棉磷素各器官的分配影响不大。合理施用钾肥,可以显著提高长绒棉的皮棉产量,明显促进棉株对氮、磷养分的吸收,过量施用钾肥会降低钾肥的利用效率。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放疗后椎体骨细胞DNA损伤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 2009
摘要:目的:建立检测放疗后椎体骨细胞DNA损伤的一种有效方法。方法:将20只比格犬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4只)与放射治疗组(16只)。在10~14 d内,对放疗组比格犬胸9~10椎体给予生物剂量为40~70 Gy的放疗。放射治疗结束3个月后,取空白及放疗组犬胸9~10节段椎体骨,在原提取骨细胞的方法上进行改良,首先用胰蛋白酶、胶原酶等消化骨块提取骨细胞,然后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放疗后椎体骨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放疗能引起椎体骨细胞DNA断裂损伤,且损伤程度与放射剂量之间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该技术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应用于放疗后椎体骨细胞DNA损伤的检测。


新疆哈密瓜永久遗传图谱构建及比较分析
《园艺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疆哈密瓜〔Cucumismelo L.ssp.melo convar.ameri(Pang.)Greb.〕是我国特有的栽培甜瓜种质资源,具有不同于网纹甜瓜〔Cucumismelo L.ssp.melo convar.cantalupa(Pang.)Greb.〕的独立遗传背景。以新疆哈密瓜和网纹甜瓜为亲本构建F2S6作图群体,采用SSR标记技术获得同时具有哈密瓜和网纹甜瓜遗传背景的永久遗传图谱。图谱由22个连锁群组成,包括201个SSR标记,1个白粉病抗性基因标记,覆盖基因组长度977.153cM,标记间的平均距离4.837cM。本图谱中的17个连锁群与Fernandez-Silva等构建的网纹甜瓜遗传背景图谱具有线性关系,两张图谱共有46个相同SSR标记。


新疆2008年SCI论文统计分析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 2009
摘要:以《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为情报源,对新疆2008年被其收录的论文从作者分布、机构分布、文献语言分布、主要发文期刊分布、文献类型分布、学科分布以及主要合作国家(地区)与机构分布等7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揭示了2008年新疆国际化学术论文的全貌。


杏树吐伦球坚蚧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环境昆虫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聚集度指标和回归分析,对杏园吐伦球坚蚧Rhodococcus turanicus Arch.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度受害杏园,吐伦球坚蚧越冬若虫和初孵若虫呈聚集分布,聚集度随虫口密度增大而减小;聚集原因与吐伦球坚蚧本身的生活习性有关;确定了不同种群密度下、不同允许误差下的最适抽样数。通过对不同方位虫口密度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吐伦球坚蚧若虫在杏树各方位的聚集是随机的,各方位对整体抽样均无代表性。


新疆灰漠土区不同肥料配比土壤氨挥发原位监测
《生态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17a的新疆国家灰漠土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定位试验区,采用通气法对春小麦种植体系8种处理,即(1)对照(种植、不施肥,CK)、(2)施氮肥(N)、(3)施氮磷肥(NP)、(4)施氮钾肥(NK)、(5)施氮磷钾肥(NPK)、(6)施氮磷钾肥+有机肥增量(NPKM1)、(7)施氮磷钾化肥+有机肥常量(NPKM2)、(8)施氮磷钾化肥+秸秆还田(NPKS)的氨挥发损失与不同肥料配比、长期不同施肥土壤特性变化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当地春小麦种植典型施肥模式,即"基肥撒施后机械翻耕,追肥撒施后灌水"下,在施氮量为84.97~241.5 kg.hm-2的条件下,不同处理基肥氨挥发累积量为0.194~2.236 kg N.hm-2之间;追肥氨挥发累积量在0.078~0.210 kg N.hm-2之间,远低于基肥氨挥发量;基肥和追肥氨挥发损失氮素之和占总施氮量的0.39%~1.23%。(2)相同施氮量241.5 kg.hm-2的N、NP、NK、NPK4个处理,氨挥发累积量分别为1.017、0.944、1.988、2.437kg N.hm-2,氨挥发量与不同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相关性达显著水平(r=0.951,P<0.05,n=4)。(3)施氮量分别为151.8、84.9、216.7 kg.hm-2有机肥处理NPKM1、NPKM2、NPKS的氨挥发累积量分别为1.404、1.041、1.583 kg N.hm-2,氨挥发量与氮肥使用量呈显著正相关(r=0.581,P<0.05,n=18)。以上结果表明,氨挥发不是新疆灰漠土长期定位试验春小麦体系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不同肥料配比和长期不同肥料配比造成土壤特性的变化是7种施氮肥处理氨挥发差异的主要原因。


无花果保护地栽培技术(四)
《农村科技 》 2009
摘要:三、保护地栽培技术1.种苗定植无花果春季发芽和新根生长比其它果树迟,为防止冬季干枯和早春低温冻害,以春栽为好,3月中旬至4月上旬栽植适宜。也可秋栽,当无花果种苗正常落叶后即可移苗定植。冬季培土防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