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黑土作物产量与养分平衡特征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黑土作物产量及养分平衡特征,利用开始于1979年的哈尔滨黑土肥力长期定位试验,以小麦-大豆-玉米轮作(3a)为一个周期,选取对照(不施肥,记作CK)、常量氮磷钾化肥配施(小麦施N、P2O5量分别为150、75 kg/hm2,大豆施N、P2O5量分别为75、150 kg/hm2,玉米施N、P2O5量分别为150、75 kg/hm2,K2O共施75 kg/hm2,记作NPK)、常量有机肥(施肥18 600 kg/hm2,记作M)、常量化肥有机肥配施(化肥施量同NPK,有机肥施量同M,记作MNPK)和二倍量氮磷化肥有机肥配施(小麦施N、P2O5量分别为300、150 kg/hm2,大豆施N、P2O5量分别为150、300 kg/hm2,、玉米施N、P2O5量分别为300、150 kg/hm2,有机肥共37 200 kg/hm2,记作M2N2P2)5个处理,研究了不同作物的平均产量、产量年际变化和土壤养分表观平衡。结果表明:1)较CK,长期平衡施用化肥或化肥配施有机肥提高了作物产量,多年平均增产率分别在82.5%~91.6%(小麦)和35.6%~40.9%(玉米)之间。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增产效果表现为M2N2P2>MNPK>NPK>M,有机无机肥配施与单施化肥处理间作物产量差异不显著。2)长期不施肥处理小麦和玉米产量随试验年限推移呈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13.93和42.61 kg/(hm2·a),大豆则以7.409 kg/(hm2·a)的速率增加。施肥处理小麦、大豆和玉米产量随试验年限的增加呈总体上升的趋势。3)在该试验条件下,长期施用常量化肥处理(NPK)和常量化肥有机肥配施处理(MNPK)土壤氮亏缺量分别为29.7和17.5 kg/hm2,磷盈余量分别为33.4和61.2 kg/hm2。各处理土壤中钾素均表现为亏缺,亏缺量在30.4~73.0 kg/hm2之间。MNPK处理氮、钾供应状况有所改善,较NPK处理分别增加12.2和27.6 kg/hm2。4)作物产量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降雨量、生育期日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5)在黑土小麦-大豆-玉米典型轮作制度下,基于土壤养分平衡特征提出"稳氮、减磷和增钾"的施肥策略。该研究为评价和建立长期施肥模式、促进粮食持续生产提供依据。

关键词: 土壤 肥料 作物 长期施肥 作物产量 养分平衡 有机无机肥配施 黑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插秧密度与苗数对不同分蘖类型寒地水稻群体构成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插秧密度和苗数对寒地不同分蘖类型水稻品种群体构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的影响,以多蘖型东农428和寡蘖型龙稻5为试材,采用大田裂区试验设计对不同插秧苗数、密度对寒地不同分蘖类型水稻品种群体构成、叶片SPAD值、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对多蘖型东农428分蘖数量影响更大,而插秧苗数对寡蘖龙稻5影响更为明显。密度和插秧苗数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SPAD值影响较为一致,即栽植密度较小、插秧苗数较少的处理SPAD值较大。龙稻5在插秧数为8,插秧规格为30 cm×12 cm时产量最高,东农428在插秧苗数为8,插秧规格为30 cm×14 cm时产量最高。

关键词: 寒地 水稻 分蘖类型 群体结构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剑旱黄瓜在海南三亚的栽培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

摘要:黄瓜是我国常用瓜类蔬菜之一,它不仅营养丰富、果实鲜美、产量高,而且经济效益也较好,在全国各地广泛栽培[1]。海南省三亚市属于热带地区,其独具优越的自然条件,光照充足、温度适宜、雨量充沛,发展冬季瓜菜产业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2]。海南省冬种黄瓜的主要品种有绿优3号、绿美人青瓜、华抗一号、南优二号青瓜等水黄瓜,极少甚至是见不到东北种植的旱黄瓜。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提供的绿剑旱黄瓜[3]为材料,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水稻核心种质‘松93-8’的创建与利用

农学学报 2015

摘要:为了验证‘松93-8’是优质水稻核心种质,以便发挥该资源在优质水稻新品种培育中的作用,以‘松93-8’作为亲本配置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选择,对水稻品种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1年间育成水稻新品种23个,育成的新品种具有熟期早、米质优、产量高、抗逆性强等特点,累计推广种植201.3万hm~2;育成的新品种生育期与株高、穗长、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水稻穗颈瘟呈极显著负相关;整精米率与糙米率、垩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食味值与糙米率、整精米率、胶稠度呈正相关,与垩白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呈负相关。表明‘松93-8’遗传力、配合力强,是遗传基础广泛的优质水稻核心种质资源。

关键词: ‘松93-8’ 核心种质 水稻 优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黑龙江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模式

才智 2015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农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决定性的地位。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的主产地,根据黑龙江省的地域特点,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使生态农业发展计入良性循环。时代在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农业的发展依靠先进的农业科学知识,摆脱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种方式,开始走入了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模式。

关键词: 黑龙江 生态农业 新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亚麻根系分泌物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目的]针对转基因亚麻对土壤多酚氧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进行研究,为系统评价转基因植物对土壤生态环境造成的风险提供参考。[方法]比较了转基因、非转基因亚麻种植20 d后与种植80 d后的根际土壤多酚氧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差异。3种酶活性分别利用邻苯三酚比色法、奈氏比色法与苯磷酸二钠比色法测定,同时设立空白土对照。[结果]与种植20 d后的土壤相比,种植80 d后的土壤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土壤脲酶活性升高,而土壤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下降。转基因亚麻对土壤多酚氧化酶、脲酶、磷酸酶活性有一定影响,但是并未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或极显著水平。[结论]这可能说明土壤多酚氧化酶、脲酶及磷酸酶活性受到转基因亚麻根系分泌物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转基因亚麻 根系 分泌物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餐厨垃圾与牛粪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决餐厨垃圾单独发酵时容易发生酸化等问题,以餐厨垃圾和牛粪为原料,在35℃下,采用批式厌氧发酵方法,研究了不同餐厨垃圾和牛粪配比对混合厌氧发酵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餐厨垃圾和牛粪比例为3∶1时反应效果最好,累积产气量为3 750.5 m L,是餐厨垃圾单独厌氧发酵(T6)产气量的3倍,气体甲烷含量可达52.1%。反应后期消化液的p H保持在7.3~7.5,没有发生酸化现象;氨氮浓度保持在2 000~2 200 mg/L;辅酶F420最大值为0.72。而餐厨垃圾单独厌氧发酵时发生酸化效应,反应运行失败。由以上结果可知,混合发酵有利于厌氧发酵的进行,用混合发酵方法处理餐厨垃圾可以提高餐厨垃圾厌氧发酵效率。

关键词: 餐厨垃圾 牛粪 混合厌氧发酵 反应配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从审计视角谈如何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及财务管理

现代商业 2015

摘要:科研事业单位是从事科学与技术研究的主要基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财政对农业科研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如何能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农业科研经费已日趋紧迫起来。本文从审计视角来研究,如何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及农业科研财务管理,确保科研经费的科学、高效使用。

关键词: 审计 科研经费 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玉米品种的抗旱性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为了筛选出抗旱性较强的玉米品种,以黑龙江省西部地区10个主栽的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控制干旱条件下,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比较与评价。结果表明:嫩单15、郑单985和垦单10号为高抗旱玉米品种;嫩单13、先玉335、鑫鑫2号和誉成1号为中等抗旱玉米品种;兴垦3号、吉单27和先玉508为不抗旱玉米品种。

关键词: 玉米 抗旱性 品种 筛选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稻田杂草发生情况及群落特征分析

中国林副特产 2015

摘要:为了明确黑龙江省稻田杂草发生种类及其优势种群,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稻田杂草防治,试验于2015年水稻生育期对牡丹江市和虎林市两个水稻主栽区稻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常见稻田杂草有9种,其中牡丹江地区杂草种类有7种,虎林地区杂草种类有4种。杂草种群组成为稗草-牛毛毡-萤蔺-野慈姑-谷精草-扁秆藨草-鸭舌草-葡茎剪股影-泽泻,其优势杂草种群为稗草、野慈姑和扁秆藨草。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分蘖盛期,野慈姑的株高最高,生长速率极快,是影响水稻生长的最主要危害之一。

关键词: 黑龙江省 稻田杂草 群落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