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超级稻新品种‘松粳15’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农学学报 2015

摘要:为了明确超级稻新品种‘松粳15’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关系,探讨其高产机理,采用田间小区常规种植,通过相关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等研究了‘松粳15’着粒密度、穗长、一次枝梗特性、二次枝梗特性等穗部性状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每穗颖花数(r=0.9887**)、着粒密度(r=0.9768**)、一次枝梗数(r=0.8047**)、一次枝梗粒数(r=0.9338**)、二次枝梗数(r=0.7295**)、二次枝梗粒数(r=0.8606**)与‘松粳15’的产量极显著正相关,结实率(t=2.090,P=0.041)和穗长(t=-1.223,P=0.048)的偏回归系数达到显著水平,上述穗部性状对产量影响较大,提高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粒数、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粒数有利于增加每穗颖花数,同时还应注重穗长的选择培育大穗并控制结实率以进一步挖掘其增产潜力。

关键词: ‘松粳15’ 穗部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转录因子GmWRKY53的分离及序列分析(英文)

大豆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WRKY蛋白是只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转录因子家族,由WRKY蛋白N端高度保守的WRKYGQK氨基酸序列及特殊的锌指结构而命名。WRKY除参与植物发育和代谢的调控外还与植物的抗逆反应有关。本研究利用抗病相关基因NPR1基因启动子区的W-box顺式元件采用酵母单杂交方法,以拟南芥At NPR1启动子区域W-box元件构建诱饵载体,从大豆中分离到了一个转录因子Gm WRKY53,通过序列分析表明,Gm WRKY53具有与At WRKY蛋白的保守氨基酸序列极相似的二级结构,在酵母单杂交系统中该蛋白能够与抗病相关基因At NPR1基因启动子区的W-box特异结合并启动报道基因的表达。对大豆WRKY转录因子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大豆抗病及发育调控机制。

关键词: 转录因子 WRKY W-box 大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松粳20和松08378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区的高产优质群体探讨

中国稻米 2015

摘要:以水稻新品种松粳20和松08378为材料,探讨了其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区适宜的高产优质群体构成指标。结果表明,松粳20和松08378均以24丛/m2、5苗/丛为最佳配置,可获得较高产量;产量与株距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基本苗数相关不显著;不同株距和基本苗数处理对水稻穗部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水稻 高产 优质 群体 松粳20 松08378 第一积温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心土改良的研究进展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心土作为作物生长发育重要的养分、水分储存库和供给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心土改良的目的是为作物创造更加适宜的土壤条件,心土改良主要包括深松改土、混层耕改土和心土培肥改土等技术,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改土增产效果明显。超深松在朽土上的增产效果4.1%~35%,第一代心土混层犁在白浆土上增产8%~16%,第二代混层耕犁增产10%~27%;心土培肥增产17%~26%。二是改土后效持久。超深松改良黑朽土的增产后效为2~3年,在特殊土壤上后效可持续10~15年;心土混层耕和心土培肥的后效为7~10年,土层置换为3~5年,是"半永久性"土壤改良技术。三是依赖特殊的改土机械才能实施。四是心土改良一次性投入大,作业效率相对较低,制约了心土改良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 心土改良 特点 效果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5

摘要:本文将通过分析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来阐述资产管理混乱的原因,进而结合国家对事业单位管理规划的方向来提出较为科学合理资产管理模式。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事业单位 资产管理 模式 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群体构建对水稻品种米质的影响

北方水稻 2015

摘要:选取两个水稻新品种松粳20和松粳21,对其进行群体构建研究。结果表明:产量与株距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基本苗数相关不显著;不同株距处理对长宽比无影响,对出糙率、整精米率影响不明显;随着株距的增大,垩白度和垩白粒率有降低趋势,透明度有增加趋势;每个品种的个处理间整精米都是2苗>5苗、8苗,两个品种的垩白度和垩白米率是2苗处理最低。

关键词: 不同群体 水稻 米质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5年黑龙江省审定推广的大豆品种Ⅱ

大豆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3东农6313.1品种来源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以华疆2号为母本,合丰55为父本,经有性杂交,混合选择法选育而成。13.2特征特性普通大豆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5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150℃左右。该品种为无限结荚习性。株高90 cm左右,少分枝,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微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种子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离子交换树脂水解橄榄苦苷制备羟基酪醇研究

当代畜牧 2015

摘要:羟基酪醇具备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生物药理活性,使其在畜牧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化妆品、保健食品和医药工业等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以北方绿地常见植物紫丁香中橄榄苦苷为试验材料,通过8种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橄榄苦苷粗品溶液水解制备羟基酪醇。结果表明,001*7、D72、D61 3种强酸性SO3-离子交换树脂,对其水解-解吸动力学等进一步考察确定001*7为最优树脂。此方法可进一步应用于羟基酪醇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开发。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水解 橄榄苦苷 制备 羟基酪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审大豆品种龙豆5号的选育

中国种业 2015

摘要:龙豆5号(品系代号龙品07-176)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最新育成的国审大豆品种,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代号:国审豆2013003。该品种属于高油型中早熟春大豆品种,平均脂肪含量22.48%,适应区平均生育日数119d,适合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吉林省东部山区春播种植。龙豆5号具有秆强、丰产、适应性广、脂肪含量高等特点,可满足油脂加工企业对原料的品质需求。1选育过程龙豆5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2004年以高产优质多抗的大豆品种黑农51号为母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肥下黑土肥力特征及综合评价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为探索黑土区耕地质量稳定提升、作物持续稳产高产的有效施肥模式,利用始于1979年的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黑土物理性质(1项)、化学性质(8项)和生物肥力指标(4项)的影响,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期施肥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有机无机肥配施降低土壤容重。长期单施化肥导致土壤酸化,有机无机肥配施减缓土壤酸化。运用主成分分析对13个土壤肥力指标降维,提取到3个主成分,涵盖了原始数据信息总量的89.6%。系统聚类得到不同施肥措施的培肥效果为N2P2M2>NPKM、NPM>M2、M>NPK、N2P2>NP、CK,有机肥与化肥配施为黑土最佳的培肥模式。综合评价培肥土壤、作物产量和环境效应,推荐常量化肥和有机肥配施(MNPK)为黑土最佳培肥模式。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土壤肥力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