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927条记录
蜂蜜花粉啤露的配方及加工工艺的研究

蜜蜂杂志 2013

摘要:啤露为低酒度并含CO2的起泡饮料。为此,我们开发了以蜂蜜花粉为基质发酵,配制的低酒度碳酸饮料。它除具有一般起泡饮料特点外,还具有来自蜂蜜、花粉中丰富的营养物质,味美甘醇,风味独特,在同类饮料中别具一格。经贵州大学生化营养研究所化验,富含13种氨基酸,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C等,现将其配方及加工工艺介绍如下。1配方、原料成本及成品标准本配方中采用花粉蜜酒作为啤露的基酒。此酒为28Bx的蜜汁,添加2%的花粉,20~25℃条件下,经3~4周发酵而成。发酵结束,下胶,到缸澄清,并添加少量食用脱臭酒精陈酿(原酒酒度为13°~14°),其酒度为16Bx,残糖4.4%(裴林氏法),总酸0.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区鲟鱼亲鱼的培育技术

科学养鱼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贵州省为内陆山区,地下水蕴藏量极其丰富,与水库中下层水、河道水等共同形成了丰富的亚冷水资源,水质良好,这给贵州省大力发展亚冷水性鱼类——鲟鱼的养殖产业带来了契机。鲟鱼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对苗种的大量需求,长期以来,全省各地每年所需的鲟鱼苗种或受精卵悉数从外省或国外购入,苗种市场完全受外省企业控制。由于鲟鱼人工繁殖的技术难度大、亲鱼育成时间长(性成熟晚,繁殖周期长,资金积压大)、技术保密等原因,贵州省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敏核不育系6311 S系列组合高产优质制种技术规程研制及应用

种子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6两优9366制种产量和质量,研究了贵州温敏核不育系6311 S系列组合高产优质制种技术规程,对6311 S系列组合制种基地选择,育秧,移栽,大田肥水管理,花期预测和调整,"920"喷施,除杂保纯,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技术环节进行了规范。并在大面积制种应用中产量达到3.75 t/hm2以上,验收产量达到4.74 t/hm2。

关键词: 温敏核不育系 6311 S 制种技术规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沙门氏菌感染的PCR诊断及药敏实验研究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3

摘要:鸡白痢是养鸡生产中较为多发的常见疾病之一,其主要致病原沙门氏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某肉鸡养殖场因患疑似鸡沙门氏菌感染导致雏鸡大量死亡,经实验室细菌分离、沙门氏菌stn基因PCR扩增,确诊为鸡沙门氏菌感染,同时对分离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制定药物治疗方案,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诊断 耐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华猕猴桃的开花坐果特性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2008~2011年连续4年在遵义市调查中华猕猴桃的开花结果习性,分析其开花坐果特性.结果表明,中华猕猴桃在遵义市生长的物候期为3月中、下旬是萌芽期,3月下旬至5月中旬为春梢抽发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现蕾期,4月22日至5月18日为开花期;果实生长始于5月中旬,有3个生长高峰期,8月下旬进入果皮着色期,9月中、下旬进入果实生理成熟期.结果枝可以挂果1~18个,以单枝挂果1~12个的居多,所占的比例也较大,尤以单枝挂果5个的最多,结果母枝坐果率高达56.36%,其他大部分结果母枝坐果率在40%左右.当地一年有3次落果高峰期,第一次发生在5月13日至5月19日,第二次发生在6月10日至6月16日,第三次发生在9月2日至9月8日,其落果率分别为36.62%、4.86%和0.80%.树体上部、中部和下部不同部位的结果母枝其开花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坐果量、坐果率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各结果母枝上不同部位的结果枝之间其开花量、坐果数和坐果率存在显著的差异,以第一节位和第二节位的开花坐果情况较优.栽植密度大的果园,无论是开花量、坐果量和坐果率都低于栽植密度小的果园.春梢不同修剪(留叶数量)方式对中华猕猴桃结果枝的开花量、坐果量和坐果率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对坐果率产生了显著影响,尤其是春梢留叶5~6片的修剪方式坐果率最高.针对于此,建议生产上在加强土肥水管理和防治病虫害的前提下,要大力增强中华猕猴桃的树体树势,合理调整树体结构上部、中部和下部各部分的结果母枝比例,多留结果母枝上第一节位、第二节位的枝条做结果枝,并合理密植和适时夏剪摘心,提高树体、枝条、花的质量,缓解枝果矛盾,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春梢以留叶5~6片为宜,从而促进开花坐果、提高坐果率.

关键词: 中华猕猴桃 开花 坐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噻二唑苯基脲对粉蕉离体茎尖芽诱导及增殖效果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弄清噻二唑苯基脲(TDZ)对粉蕉离体茎尖芽诱导及增殖的效果,采用外植体诱导芽增殖继代培养后接种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MS+TDZ 0.2~2.0mg/L处理比对照吸芽褐化率低20~33百分点,芽月增殖率达7.1~18.9倍,增殖周期短15~20d;其中MS+TDZ 0.2~0.5mg/L比对照褐化率低30~33百分点,芽月增殖率高7.1~8.1倍,增殖周期短15~20d。MS+TDZ 0.2~0.5mg/L在降低粉蕉吸芽褐化率和褐化程度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极显著提高粉蕉芽月增殖率,同时缩短增殖周期。

关键词: TDZ 粉蕉 组织培养 离体茎尖 芽诱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黔白6号大白菜高产制种技术

种子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黔白6号大白菜是贵州省园艺研究所针对贵州春夏、夏秋大白菜生产基地需要及市场供应需求,用2个自交不亲和系互为父母本杂交育成的中早熟一代杂种。2010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遵义县乌江镇经过2年的试验示范,表现出丰产、抗病、商品性好、符合消费者口味等特点。黔白6号一代杂种的生产是采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而成,本文总结了黔白6号的高产制种技术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黔北地区的桑叶收获方法

北方蚕业 2013

摘要:结合黔北地区地理气候环境,总结了桑叶产量预测方法和春季、夏秋季桑树生长特点及其收获方法,用以指导生产,做到"采养结合",避免桑园未老先衰,为桑叶的高产、稳产奠定基础。

关键词: 黔北地区 桑叶 收获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质对半夏生长及其药材品质的影响

中国中药杂志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半夏为材料,采用蒽酮-浓硫酸法、考马斯亮蓝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反电位滴定法、酸性染料比色法等测量半夏在不同光质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还原糖、可溶性蛋白、鸟苷、琥珀酸、生物碱等含量变化。得到结果为黄光可以促进半夏生长发育,促进块茎可溶性还原糖、总糖、生物碱及琥珀酸的合成,而蓝光促进块茎可溶性蛋白及鸟苷的合成;红、黄光提高叶绿素a,b含量,蓝光降低叶绿素a,b含量;白膜透过的光谱最均匀也最有利于叶绿素a的合成;单光膜中,蓝膜与黄膜较有利于叶绿素a的合成,而绿膜和红膜相对有利于叶绿素b的合成。红光下半夏的珠芽形成数最多,繁殖系数最大,说明在半夏的人工栽培中可以利用红光提高半夏的生产产量。

关键词: 半夏 光质 化学成分 生长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半夏种质农艺性状分析

时珍国医国药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筛选适合贵州生产的优良半夏种质资源.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实验结合数据分析进行研究.结果 不同种质半夏在产量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来自威宁的种质资源产量比较优良,可以作为进一步筛选优良种质的依据.

关键词: 半夏 产量 病情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