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脲酶抑制剂和粗饲料产品对育肥羊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饲料工业 》 2007
摘要:选择小尾寒羊母羔羊24只,体重20.5kg左右,采用2×2析因试验设计。一种粗饲料产品是玉米秸块,在此基础上设加与不加20mg/kg脲酶抑制剂共两个水平;另一种粗饲料产品是苜蓿+玉米秸的混合块,然后设添加与不加20mg/kg脲酶抑制剂共两个水平。进行60d育肥试验,以研究在不同粗饲料产品日粮中添加脲酶抑制剂对育肥羊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不同粗饲料产品日粮中添加脲酶抑制剂均能提高育肥羊的日增重,苜蓿+玉米秸混合块日粮较玉米秸块日粮的育肥羊有较高的日增重;②粗饲料产品较脲酶抑制剂对育肥羊的日增重作用效果大;③粗饲料产品及脲酶抑制剂对试验羊的血液生化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脲酶抑制剂 粗饲料产品 育肥羊 生长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耕作方式玉米田土壤病原菌数量分布与病害相关性研究
《玉米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平板混菌法对土壤病原菌进行分离,研究不同耕作方式玉米田土壤病原菌数量分布与病害相关性。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田的致病菌数量较常规农田有较大幅度提高,并随耕作年限的延长而增加。保护性耕作土壤真菌种类主要分为4大类,其数量由多到少排序为曲霉菌>串珠镰刀菌>腐霉菌>禾谷镰刀菌。分离到的玉米病原菌种类主要是串珠镰刀菌、腐霉菌和禾谷镰刀菌,其数量分布为串珠镰刀菌>腐霉菌>禾谷镰刀菌。保护性耕作田中的玉米苗期病害发生程度重于常规农田,随保护性耕作年限的延长病害呈明显加重趋势。保护性耕作方式能加重玉米茎腐病的发生程度,但有减轻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的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因工程根瘤菌表达融合蛋白GST-HAL1条件的优化及耐盐水平的提高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07
摘要:利用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构建重组质粒载体pGEX-HAL1,三亲本杂交转化根瘤菌,表达融合蛋白GST-HAL1。结果表明,与空白菌和未诱导工程根瘤菌相比,诱导后工程根瘤菌的耐盐水平有明显提高。通过检测不同温度、不同诱导时间和不同IPTG诱导浓度条件下融合蛋白的表达量,优化各个参数。在28℃的温度条件下,融合蛋白GST-HAL1表达量明显增加;在IPTG浓度为1.0 mmol.L-1,诱导时间为3 h的条件下,融合蛋白的表达量最高,培养基产生的融合蛋白为3.02 mg.L-1,占可溶性蛋白质的39.34%。本研究对今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新型生物肥料做了有益的尝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不同类型超级稻形态特征分析与品种改良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吉林省育成的超级稻品种株型、根系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超级稻片叶开张角度,弯穗型超级稻最大,半直立穗型超级稻次之,直立穗型超级稻最小。弯穗型超级稻出穗后剑叶对籽粒增重影响率最大,明显高于半直立穗和直立穗型超级稻。剑叶以下叶片对籽粒增重的影响率随着叶片下移,半直立穗、直立穗超级稻逐渐提高,而弯穗型超级稻逐渐下降。上部、中部穗籽粒增重速度大小表现为:半直立穗型→直立穗→弯穗型;下部穗籽粒增重速度表现为:半直立穗型超级稻→弯穗型超级稻→直立穗型超级稻。直立穗型超级稻根系在前期表现发根较慢,中期发根快,后期根壮;半直立穗型根系发育在全生育期表现比较平稳;弯穗型超级稻根系在前期生长较直立穗型品种较快,中期和后期根系的长度、数量、根重方面明显不如直立穗和半直立穗型的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子遗传标记在绵羊育种中的应用
《吉林畜牧兽医 》 2007
摘要:本文对当前广泛应用的不同分子标记技术进行了分类及特点比较,并对分子标记技术在绵羊遗传连锁图谱构建、重要性状相关基因的定位、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亲缘关系鉴定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