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闽南饲用(印度)豇豆的选育与应用
《草地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缺乏优质豆科牧草品种、生态退化等问题,对印度豇豆(Vigna uniguiculata)种质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并开展了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综合利用系列研究。结果表明:闽南饲用(印度)豇豆(V.uniguiculata‘Minnan')具有生长覆盖速度快、产草量高、耐瘠、耐旱、耐酸等特点,对红壤山地有较强的适应性及生态保护效果,该品种区域试验平均鲜草产量34445 kg·hm~(-2),干草产量6120 kg·hm~(-2),种子产量1207kg·hm~(-2),生产试验平均鲜草产量51213 kg·hm~(-2),干草产量8023 kg·hm~(-2),种子产量1190 kg·hm~(-2),适宜在热带、亚热带新垦红壤地作先锋作物,用以改良土壤及水土保持,也可做绿肥和饲料利用。
关键词: 闽南饲用(印度)豇豆 豆科牧草 绿肥 适应性 利用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Ⅱ-32B白叶枯病抗性
《热带作物学报 》 2013 CSCD
摘要:水稻白叶枯病是危害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以含抗水稻白叶枯病Xa23基因的IRBBL23为抗性供体,以感病Ⅱ-32B为轮回亲本,采用与Xa23基因紧密连锁标记CP02662检测后代单株。结果表明:通过田间抗性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最终获得6个导入Xa23基因白叶枯病抗性单株,病斑长度为0.34~1.34 cm。利用均匀分布水稻染色体上的178对SSR引物,对入选单株的背景恢复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个入选单株的背景恢复率为96%~100%,基本恢复为轮回亲本的遗传背景。


梨高接换种快速成冠丰产试验
《中国果树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灵活应用通头切接法、U形嵌接法、切腹枝接法、凿槽插皮接法、通头插皮接法等嫁接方法高接梨树,接后加强树体肥水、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可实现高接当年恢复树冠,第3年每667 m~2产量在2 000 kg以上,较传统高接方法缩短无效、低效恢复期2~3年。


盆栽山茶花栽植管理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 》 2013
摘要:介绍山茶花的生长习性,归纳总结出盆栽山茶花的栽培种植、修剪养护、病虫害防治等主要管理技术,为广大种植户提供参考与技术指导,以促进我国山茶花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福建莲雾产期安排及调节关键技术
《中国南方果树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莲雾Syzygium samarangense(Bi.)Merr.et Perry,又名洋浦桃,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原产于马来半岛及安达曼群岛,属典型的热带果树。莲雾产期调节在台湾获得成功,实现了鲜果适时供应,经济效益凸显。近年来,莲雾逐步成为福建热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区域特色产业。福建省热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1/4,气候条件与台湾屏东地区相似,但由于福建热区的气候条件与台湾仍有一定差异,


芽胞杆菌属种类脂肪酸鉴定的可靠性研究
《生物技术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10种芽胞杆菌模式菌株,分别进行不同重复检测次数的脂肪酸鉴定。从脂肪酸鉴定结果、相似指数SI、脂肪酸含量和聚类分析4个角度研究了芽胞杆菌属种类脂肪酸鉴定的可靠性。通过脂肪酸鉴定,10种芽胞杆菌可以准确地鉴定到种。鉴定指数SI与脂肪酸含量具有相关性,与重复检测次数无关,可得出脂肪酸鉴定指数重复性较好。芽胞杆菌属种类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基本无变化或者变化很小,聚类分析发现重复检测次数对芽胞杆菌的种分类地位无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芽胞杆菌脂肪酸鉴定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关键词: 芽胞杆菌 脂肪酸 可靠性 Sherlock MIS系统


《轻发酵乌龙茶初制加工技术规程》获2012年福建省标准贡献奖三等奖
《福建茶叶 》 2013
摘要:福建省标准贡献奖是全国首个由省政府批准设立的标准化方面的专项奖励,2012年全省有28项标准获奖.由郑乃辉、王振康、陈荣冰等人制定的《轻发酵乌龙茶初制加工技术规程》(DB35/T 1083-2010)荣获2012年福建省标准贡献奖三等奖.乌龙茶是我国的特种茶类,主产于福建、广东、台湾三省.福建乌龙茶具有产量多(2011


福建正红菇遗传多样性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 2013
摘要:以采自福建省山区的正红菇Russula griseocarnosa为研究材料,进行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RPB2(the second largest subunit of the nuclear RNA polymerase enzyme II)保守区段克隆测序和序列同源性比对。将从GenBank中获得的部分红菇属物种ITS和RPB2序列与正红菇序列通过最大简约法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基于ITS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福建正红菇与云南大红菌Russula griseocarnosa X.H.Wang,Zhu L.Yang&Knudsen,sp.nov.间序列差异较小,亲缘关系较近,以99%的支持率聚为一簇。福建正红菇与欧洲红菇Russula vinosa及玫瑰红菇Russula rosea间序列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远,在系统发育树上聚为不同分枝。基于RPB2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也表明福建正红菇与云南大红菌聚为一簇(支持率94%),而与玫瑰红菇聚为不同分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