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土壤中双氰胺降解及与降解菌的关系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灭菌土培、非灭菌土培、田间蔬菜种植、添加外源降解菌土培试验研究了土壤中双氰胺(DCD)降解及与降解菌的关系。结果显示,不论是单施DCD、尿素配施DCD,还是碳酸氢铵配施DCD的土壤,灭菌处理的土壤中DCD半衰期分别比不灭菌处理的长13.56、5.79、14.51d。降解菌生长期间,降解菌总量(x)与DCD降解呈显著正相关,拟合的线性方程为y=3.1841x-2.5452,r=0.9752。外源DCD降解真菌可在灭菌土壤中定殖并有效降解DCD,培养15d后,U+DCD+DCD降解菌处理土壤中DCD降解真菌的数量增加至36.40×105cfu,且DCD含量极显著降低。这些结果表明土壤中DCD降解与降解菌关系极为密切,添加外源真菌加速了土壤中DCD降解。

关键词: 双氰胺 尿素 碳酸氢铵 降解菌 降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进展 2012

摘要: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模式是一种新型的低能耗、环保健康养殖方式。本文从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原理、垫料的组成与管理技术、垫料微生物群落结构、对病原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挥发性物质以及用后垫料资源化利用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进展,分析了该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构建微生物发酵床垫料资源化利用体系作为今后重点研究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床 微生物群落 挥发性物质 资源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FP1株番鸭源禽Ⅰ型副粘病毒抗原性分析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12

摘要:为明确FP1株番鸭源禽I型副粘病毒强毒与鸡新城疫强毒标准株F48E9之间的抗原性差异,本研究通过交互血凝抑制试验、血清交叉中和试验及雏番鸭免疫攻毒保护试验比较了FP1株番鸭源禽I型副粘病毒强毒与鸡新城疫强毒标准株F48E9之间的抗原性。结果显示同源阳性血清对病毒的血凝抑制效价比异源阳性血清对病毒的血凝抑制效价高2.66~4个滴度;两者之间的抗原相关值R为0.35;对于5日龄经肌注途径免疫接种1羽份量La Sota弱毒疫苗14 d后的雏番鸭,以FP1株番鸭源禽1型副粘病毒强毒、鸡新城疫强毒标准株F48E9分别攻击后,其保护指数分别为54.5、92.9。以上结果表明,FP1株番鸭源禽1型副粘病毒与鸡新城疫强毒标准株F48E9存在较明显的抗原性差异,为鸭副粘病毒病疫苗的研制和该病的防控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FP1株番鸭源禽I型副粘病毒 交互血凝抑制试验 血清交叉中和试验 攻毒保护试验 抗原性差异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化时间对蚕豆幼苗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摘要:为研究不同春化时间对蚕豆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大朋一寸"蚕豆品种为材料,分别对蚕豆种子进行0、7、14、21、28d的低温春化处理,待播种长成幼苗后分别取幼叶测量植物体内的保护酶活性、MDA含量、叶绿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春化时间增长,蚕豆幼苗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SOD和CAT的活性在春化处理14d时最高,POD的活性在春化处理21d时最高;丙二醛(MDA)含量的整体趋势则是先缓慢上升,到春化处理28d时大幅度上升;叶绿素的含量随着春化时间的延长,没有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蚕豆种子春化的时间最好在14d内,不宜超过21d。

关键词: 蚕豆 春化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缺钾对茶树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缺钾对茶树叶片的光合电子传递、光能转化和利用等的影响机制,本研究以10月龄扦插"瑞香"茶[Camellia sinensis(L.)O. Kuntze cv. Ruixiang]苗为试验材料,通过沙培试验,用含5个不同钾浓度(K 0、100、200、600、2000μmol/L)的营养液浇灌,每周3次,处理24周后,进行茶树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结果表明,缺钾处理茶树叶片OJIP曲线O点上升,P点下降,同时出现150μs处的L点和300μs处的K点两个新点;缺钾条件下,TRo/ABS(或Fv/Fm)(最大光化学效率)、ETo/ABS(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REo/ABS(还原量子效率)、PⅠabs(吸收光能的性能指数)和PⅠCS(单位面积为基础的性能指数)下降,而VJ、VI和耗散能增加。总之,缺钾损伤了从PSⅡ供体侧到PSⅠ的整个电子传递链,降低了光合电子传递能力;缺钾叶片还通过增加热耗散以保护叶片在强光下免遭光氧化伤害。

关键词: 缺钾 茶树 叶绿素荧光 光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创伤弧菌ISCOMs疫苗对欧洲鳗鲡细胞免疫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2012

摘要:应用创伤弧菌ISCOMs疫苗对欧洲鳗鲡进行腹腔注射免疫,免疫后35 d进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经免疫的欧洲鳗鲡相对存活率达75%,证实创伤弧菌ISCOMs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性。对创伤弧菌ISCOM疫苗免疫后的欧洲鳗鲡细胞免疫水平的淋巴细胞进行转化试验,检测结果分析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淋转指数差异不显著,推测该疫苗诱导的免疫保护方式可能与细胞免疫保护无密切相关性。

关键词: 欧洲鳗鲡 创伤弧菌 ISCOMs疫苗 细胞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钾配施对紫云英鲜草产量、养分含量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部分"3414"肥料效应试验设计方案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紫云英性状指标、鲜草产量及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宜的氮、磷、钾肥用量。结果表明,施肥处理比不施肥处理,株高、茎粗、分枝、根瘤数、单株重和鲜草产量最大增幅分别为13.50%、42.34%、18.75%、18.18%、87.07%和33.22%。与不施肥处理相比,9个施肥处理紫云英鲜草产量平均增产9 591.9 kg/hm2,提高了13.50%。处理7(N0P3K2)即高量磷和中量钾配施的鲜草产量最高,达到94 641.6 kg/hm2,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增产了33.22%。处理7对紫云英植株养分含量(N、P、K)的累积最大,与不施肥处理相比,N、P、K养分含量分别提高了16.53%、34.40%、24.47%。可见,增施磷钾肥是提高当前肥力水平下紫云英产量与植株养分累积的有效途径。合理施用N、P、K肥能明显促进紫云英的生长,提高产量和养分积累量,对翻压紫云英作绿肥,减少化肥施用量,有重要的生态环境效益。

关键词: 紫云英 施肥 鲜草产量 养分含量

响应面法优化脱酚棉籽蛋白双酶水解的工艺条件

农学学报 2012

摘要:为研究Alcalase水解蛋白酶和Flavourzyme风味蛋白酶分步水解脱酚棉籽蛋白的最佳条件,以水解度为评价指标,采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和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双酶分步水解棉籽蛋白的9个工艺条件进行筛选优化。双酶分步水解脱酚棉籽蛋白的最优操作条件为:先用Alcalase水解蛋白酶在底物浓度(w/v)9.66%,温度60.5℃、pH8.0、酶用量25000U/g的条件下水解150min,灭酶后再用Flavourzyme风味蛋白酶在温度50℃、pH6.0、酶用量26576U/g的条件下水解120min。在此条件下水解液的水解度可达到42.73%。试验结果可为棉籽蛋白多肽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棉籽蛋白 双酶分步水解 Plackett-Burman设计 响应面分析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孢蘑菇栽培种非麦粒基质的筛选

福建轻纺 2012

摘要:采用膨胀珍珠岩、小米、高粱等作为双孢蘑菇栽培种的基质材料,对这些非麦粒基质进行配方筛选,从菌丝状态、生长速度、菌丝活力等方面研究蘑菇菌丝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以膨胀珍珠岩为主要基质,添加小米、玉米面、麦片、麸皮等材料制作的蘑菇栽培种菌丝较浓白,在堆肥上的生长情况接近麦粒菌种,且该基质的菌种质地疏松,可分散成比麦粒更小的颗粒,即相同体积的菌种较麦粒菌种萌发点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栽培种 非麦粒基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借鉴台湾经验发展福建省观光葡萄休闲产业的若干思考

福建农业科技 2012

摘要:基于我国发展观光葡萄休闲产业方兴未艾的社会背景,借鉴台湾30多年发展观光农园、休闲农业的成功经验,从政府职责,科研单位、行业协会的作用,以及果农的自觉意识和主动作为等三个方面,提出发展壮大福建省观光葡萄休闲产业的对策。

关键词: 福建省 观光葡萄园 政府 科研单位 果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