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土壤锌对黄瓜幼苗的毒害效应及临界值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2 CSCD
摘要:在福建省以对锌敏感蔬菜黄瓜作为生态毒性受体进行土培锌毒害试验,结果表明:锌对黄瓜的毒害症状主要表现为:新叶叶片黄化不能正常舒展,同时伴有叶尖失水灼伤;老叶干枯,失水,叶脉呈浓绿色,叶缘失水灼伤,最高Zn浓度200 mg/kg时甚至死亡。锌对黄瓜各生长指标主要表现为低浓度刺激效应,高浓度抑制效应,抑制效应严重程度为地上部鲜重>株高>根鲜重>根长。根据黄瓜地上部鲜重与土壤有效锌浓度的最优回归方程,推算出致使蔬菜减产20%的土壤有效锌浓度为27.20 mg/kg,再根据野外采样得出土壤全锌与有效锌回归方程,得出使蔬菜减产20%的全锌浓度为172.05 mg/kg。


狼尾草属牧草沼气发酵产气效果试验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 2012
摘要:狼尾草属牧草是一种优质高产的牧草,研究和筛选其作为沼气发酵原料对缓解今后能源紧缺具有重要作用。试验采用不同的狼尾草属牧草开展制取沼气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狼尾草属牧草可以代替稻草作为C源进行厌氧发酵制取沼气,5组沼气发酵处理对沼气总产气量的影响差异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总产气量最高的是‘闽牧6号’狼尾草组,达77616.6mL/10L,显著高于CK1组(141.4%)、CK2组(13.3%)、‘桂牧1号’狼尾草组(112.5%)和巨菌草组(52.6%)4个沼气发酵处理(P<0.05),极显著高于CK1组、‘桂牧1号’狼尾草组和巨菌草组处理(P<0.01),总产气量最低的是CK1组达32150.0 mL/10L。从沼气发酵的气体含量分析,5组沼气发酵处理产生的气体最多的都是N2气体含量,约占总气体量的55.9%~79.9%,CH4气体含量约占总气体量的10.7%~28.9%,CO2气体含量只占总气体量的0.1%~1.4%。


番鸭呼肠孤病毒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共感染对番鸭脾脏免疫抑制作用
《中国兽医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8日龄番鸭人工感染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或/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AIV),观察其脾脏形态和显微结构变化,检测脾脏细胞增殖功能,探讨病毒感染对番鸭脾脏免疫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H9AIV感染不引起番鸭发病死亡;番鸭脾脏轻度肿大,病理变化以出血、淋巴细胞坏死为主;显著抑制番鸭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反应。MDRV单独感染番鸭发病率80%、死亡率50%,对番鸭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抑制作用(差异显著),生长迟缓;脾脏肿大,出现典型坏死病变,细胞凋亡等病理变化。共感染组番鸭发病率100%、死亡率80%,生长迟缓;脾脏异常肿大,白髓区淋巴细胞坏死,数量明显减少甚至消失;坏死灶明显增多,范围增大,坏死灶中淋巴细胞坏死消失后,形成大小不一的空白斑;对番鸭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抑制作用,差异极显著;共感染组在H9AIV病毒检出时间和检出率上均大于AIV组。结果表明,MDRV与H9AIV共感染在番鸭脾脏免疫反应抑制上有协同作用。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H9流感病毒 共感染 脾脏 免疫抑制


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快速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病
《畜牧兽医杂志 》 2012
摘要:本研究应用具有免疫荧光特性的抗番鸭呼肠孤病毒病单克隆抗体(MDRV 237-11)建立了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抗原的间接免疫荧光(Mab-IFA)方法。结果显示人工感染MDRVMW9710株病毒后发病和死亡番鸭组织切片均可检出阳性病灶;且组织匀浆经尿囊腔途径接种12日龄番鸭胚,取死亡胚心制作冰冻切片进行IFA鉴定呈阳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好、可用于快速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病。


连城白鸭肉用新品系(II)生长发育和屠宰性能的研究
《福建畜牧兽医 》 2012
摘要:试验选择同日龄连城白鸭肉用新品系(域)健康鸭180羽,分三组饲养,对其0~7周龄体重进行了称量,分析其早期生长发育规律.各组均选取3羽公鸭、3羽母鸭进行7~10周龄屠宰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连城白鸭肉用新品系(II)4周龄时体重增长最快,达451.06 g;4周龄后,体重增长的速度逐渐降低;7周龄时,体重达2168.22 g.每周饲料转化率随周龄增大而逐渐降低,0~7周龄平均饲料转化率为2.78:1.7~10各周龄屠宰率达85%以上,半净膛率达78%以上,全净膛率达72%以上,且随着周龄的增长相应的性状亦在增长.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RT-PCR检测方法建立及初步应用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一种特异、敏感的PEDV的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CV777株的M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长度为680bp的片段。将PCR产物进行测序,与CV777株、SH5株M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99.2%和97.6%。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能检测到PEDV的RNA浓度下限为100pg/μL。从福建省的3个地区共采集58份哺乳仔猪腹泻样品,并应用此方法进行检测,其阳性检出率为87.9%。


水杨酸对雕刻水仙的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2 CSCD
摘要:为探求水杨酸对雕刻后水仙的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试验以不同浓度的水杨酸溶液对雕刻水仙叶片进行喷雾处理,结果发现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后均能提高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和类黄酮含量,降低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使膜质透性(PMP)降低。


番鸭源小鹅瘟病毒PT株VP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获得番鸭(Cairina moschata)源小鹅瘟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结构蛋白VP基因的相关信息,根据国内外已发表鹅源GPV与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DPV)全基因序列,应用DNAStar分子生物学软件设计一对引物,应用高保真PCR技术扩增番鸭源小鹅瘟病毒PT株(GPVPT株)VP全基因序列。将扩增得到的VP全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获得的重组质粒经PCR鉴定后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PT株VP全基因大小为2199bp,编码732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JF926695),与番鸭源小鹅瘟病毒GPVDY株核苷酸及其推导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8%和98.8%,高于鹅源GPV与MDPV参考毒株。在国内外首次发现番鸭源GPVVP基因VP1独特区具有MDPV核苷酸序列特征,而VP2基因具有鹅源GPV核苷酸序列特征。本研究从番鸭源GPVPT株成功克隆到结构蛋白全基因序列,为深入研究番鸭源GPV的起源及水禽细小病毒遗传衍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番鸭源小鹅瘟病毒(GPV) VP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BMPR-IB,BMP15,GDF9基因作为福建省4个主要山羊品种多胎性能候选基因的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与部分绵羊、山羊品种高繁殖力相关的BMPR-IB,BMP15和GDF9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分析福建省4个主要山羊品种(戴云山羊、闽东山羊、福清山羊和南江黄羊)这3个基因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的关系。该研究显示这4个繁殖性状差异的山羊品种之间在BMPR-IB基因的相应位置上并未发生与Booroola Merino羊相同的突变,同时也未检测到BMP15的FecXI,FecXH,FecXB基因以及GDF9的FecGH基因的突变,由此可以排除这5个突变位点影响这4个品种繁殖性状的可能性。然而,由于福建省这4个山羊品种的BMPR-IB,BMP15,GDF9的全基因序列信息的缺乏,尚不能完全断定这3个基因对这4个山羊品种繁殖力性状没有影响。
关键词: BMPR-IB BMP15 GDF9 山羊 繁殖性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