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福建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茶叶科学技术 》 2012
摘要:茶树种质资源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是衡量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重要指标。本文简述近年来福建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福建茶树种质资源平均遗传距离变幅在为0.33~0.465之间,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上,相对较高,资源丰富;福建茶树乌龙茶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研究认为,指纹图谱与核心种质将加快福建茶树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


不同施氮量对优质稻天优3301产量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 2012
摘要:以天优3301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对优质稻产量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明确,稻谷产量与施N量呈抛物线型相关,达到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为205.06kg.hm-2,相应产量为10 350.83kg.hm-2;达到最佳经济效益的施N量为192.70kg.hm-2,相应产量为10 341.37kg.hm-2。每生产100kg稻谷的最高施N量为1.98kg,经济施N量1.86kg。适宜施N量的处理,穗多穗大,每平方米总粒数多,结实率高,产量高;施N偏多或偏少,产量都降低。适中的施肥水平,中、后期有较高的干物质生产力,不仅抽穗前积累了较多的贮藏性物质,抽穗后也生产较多的净光合产物。群体生长率(CGR)在本田营养生长期与施N量呈线性正相关,在中、后期与施N量呈抛物线型相关。可见为了提高中、后期的群体生长率,必须维持较高的供氮强度。


检测鸡黄病毒血清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 2012
摘要:本研究以鸡黄病毒FQ-C1株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鸡黄病毒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经优化后确定其最佳工作条件为每孔包被抗原0.57μg,血清以1:640倍稀释,羊抗鸡IgG酶标抗体以1:3200稀释,显色10 min后读取OD450值,P/N值≥2.1的血清为阳性。本实验所建立的诊断方法敏感性高于血清中和试验。对849份来自福建的血清样品进行检测表明,鸡黄病毒的血清阳性率达33.1%,说明鸡黄病毒感染有一定的流行性。


不同培肥茶园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相关参数的变化与敏感性分析
《生态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闽东地区茶园培肥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培肥模式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微生物量碳占溶解有机碳的比值和微生物熵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其他土壤参数、茶叶理化性状的相关性。试验设6个处理:全量化肥(C),半量化肥+半量有机肥((CO)1/2),全量有机肥(O),全量化肥+豆科绿肥(CL),半量化肥+半量有机肥+豆科绿肥((CO)1/2L)和不施肥(CK)。研究结果显示:(CO)1/2L、CL和O等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分别比CK增加了1.87、1.26、1.49倍,微生物量氮增加了2.18、1.32、1.70倍,而处理C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分别减少了0.46、0.59倍;微生物量碳占溶解有机碳的比值大小顺序为O>(CO)1/2L>CL>(CO)1/2>CK>C。可见,该区处理O和(CO)1/2L的培肥效果较佳。相关分析发现,微生物量碳及其占溶解有机碳的比值分别和土壤脲酶、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水量、阳离子交换量等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它们与土壤肥力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价茶园土肥力变化的敏感指标。
关键词: 培肥模式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微生物熵 相关参数 敏感性分析


不同培养条件下欧洲鳗鲡胸鳍传代细胞的生长优势
《福建农业学报 》 2012
摘要:为建立欧洲鳗鲡病毒性疾病分离、鉴定的细胞模型,以欧洲鳗鲡胸鳍细胞人工培养适应株(第21代)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培养基体外传代培养的方法,探讨欧洲鳗鲡胸鳍传代细胞体外培养的最适条件。观察比较不同培养基(L-15、RPMI-1640、高糖型DMEM)、血清成分(BS和FBS)及其浓度(5%、10%、15%、20%)对欧洲鳗鲡胸鳍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10%胎牛血清(FBS)的L-15培养基最适合欧洲鳗鲡胸鳍细胞的生长。


24%螨危悬浮剂防治茶橙瘿螨效果
《茶叶科学技术 》 2012
摘要:在茶园开展了24%螨危悬浮剂防治茶橙瘿螨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4%螨危悬浮剂3000~5000倍液防治茶橙瘿螨效果良好,药后1d的防治效果即达81.08%~99.37%,药后15d防治效果达100%,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适用于防治茶橙瘿螨,建议使用浓度为5000倍液。3000~5000倍液施用对茶树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