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不同有机肥处理对早红柿果实品质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摘要:以早红柿为试材,采用川田、圣达、鸡粪3种有机肥5、10kg.株-1两种肥量进行施肥,于果实成熟时测定果实可滴定酸、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较3种有机肥不同处理对果实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3种有机肥都显著降低了早红柿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显著提高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种有机肥中以川田有机肥的施用效果较好,其中以施用10kg.株-1的川田有机肥效果最好。

关键词: 有机肥 早红柿 果实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摘要:利用ISSR标记对3个基因型(AAA,AA和ABB)共35份香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筛选出的6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38条带,扩增片段长度为200~2 000bp,27条具有DNA多态性,多态性为71.05%,遗传距离为4.30%~33.33%。用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以遗传距离25%为阈值,35份香蕉种质可分成6个类群,除贡蕉(AA)和金粉1号(ABB)分别归为Ⅲ和Ⅳ两个类群之外,其余33份种质分为4个类群,其中Ⅰ类群包含着来自不同地方的基因型为AAA和ABB的22份香蕉种质。基因型为AAA和ABB的香蕉种质并不被简单地划分成两类,部分基因型相同的香蕉种质之间没有表现出紧密的亲缘关系。本研究所用的6条引物能把香蕉种质区分开,ISSR分子标记对研究香蕉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是有效的。

关键词: 香蕉 亲缘关系 ISSR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鸭黄病毒的分离鉴定

动物医学进展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临床表现为产蛋下降、头颈歪斜、软脚为主要特征的发病蛋鸭卵巢、脑浆、肝、脾等组织中分离到1株病毒。分离毒能致死番鸭胚和鸡胚,人工感染产蛋期的蛋鸭能导致体温升高、产蛋急速下降,卵泡出血和萎缩;分离毒不能凝集鸡和鸽红细胞,能被鸡黄病毒高免血清特异中和;用禽黄病毒特异引物扩增为阳性。上述结果证实分离毒是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鸭黄病毒,是导致蛋鸭产蛋下降的病原。

关键词: 蛋鸭 产蛋下降 鸭黄病毒 分离与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福建稻麦科技 2012

摘要:植物转基因技术是研究植物基因功能及对植物各种农艺性状进行改良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几十年来,植物转基因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植物分子遗传学研究的热点并取得显著进展。文章综述了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及迄今为止在植物中常见的转基因技术的方法,概括了植物转基因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关键词: 植物 转基因技术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果保鲜技术及其保鲜机理的研究进展

保鲜与加工 2012

摘要:综述了水果物理、化学和生物保鲜技术及保鲜机理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保鲜技术方法的利弊,展望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水果保鲜技术与安全质量监控体系的前景。

关键词: 水果 保鲜 辐照 气调 二氧化硫 生物 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孢蘑菇非麦粒基质栽培种的出菇对比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摘要:对以膨胀珍珠岩为主要基质的非麦粒蘑菇栽培种进行出菇试验,以麦粒菌种为对照,比较菌种吃料、爬土、纽结时间及产量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非麦粒基质蘑菇栽培种在蘑菇堆肥上的表现正常,产量与麦粒菌种相当。

关键词: 双孢蘑菇 非麦粒基质 栽培种 出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富硒秀珍菇液体培养菌丝生长规律的动态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摘要:为研究亚硒酸钠添加水平为3μg.mL-1时,秀珍菇液体培养菌丝体动态变化规律,采用3×10L的全自动控制发酵罐液体培养秀珍菇富硒菌丝。选择发酵罐培养的生物生长量、培养环境、发酵液营养水平等动态因素,以菌球直径、菌球密度、液体培养基pH值、溶氧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为测定指标,确定秀珍菇富硒液体培养菌丝体动态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富硒组与对照组生长趋势基本一致,生物量、菌球直径、菌球密度三者随培养时间呈增长趋势,且变化显著相关。72h培养结束时,对照组与富硒组生物量分别为1.92、1.81mg.mL-1,菌丝硒含量分别为4.99、45.37mg.kg-1,富硒培养生物有机硒转化率为53.37%。随培养时间的变化,对照组与富硒组培养液中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趋势相对一致,显示随着菌丝体的生长不断被消耗,呈现不断下降趋势。

关键词: 秀珍菇 液体培养 变化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清香型乌龙茶品质形成中游离氨基酸指纹图谱变化规律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游离氨基酸在茶树新梢生育过程的代谢变化及清香型乌龙茶制作工艺对其指纹图谱化学模式的影响,分别以铁观音、黄棪、金观音和黄观音品种春茶新梢为供试材料,对其新梢生育及乌龙茶制作过程中的游离氨基酸进行高效液相色谱-AQC(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甲酸酯)柱前衍生化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8种已标定游离氨基酸指纹峰面积经标准化(尤其是自然对数变换)数据预处理后,再进行相似度分析(夹角余弦)、聚类分析法(欧氏距离-近邻法)和主成分分析,均可获得较为一致的可视化模式识别结果。4个茶树品种可划分为铁观音和黄棪、金观音和黄观音2个类群,不同生育期芽叶与清香型乌龙茶在制品可进行较好区分。茶氨酸、甘氨酸、谷氨酸等8种主要游离氨基酸在茶树新梢生育过程中发生较为明显的增减变化,且在中、小开面2~4叶中的含量相对较低;在清香型乌龙茶制作过程中,各主要游离氨基酸含量发生小幅变化,毛茶成品中略有增加。由此可见,游离氨基酸在茶树新梢生育过程中含量及组成的动态变化较清香型乌龙茶制作工艺的影响更为明显。该研究结果可为清香型乌龙茶鲜叶原料选取和品质工艺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氨基酸 模式识别 主成分分析 乌龙茶 指纹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黄皮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中国热带农业 2012

摘要:本文介绍了福建黄皮产区的主栽品种,阐述了黄皮生产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包括加强政策引导、引种及选育种、栽培技术培训、采后保鲜和深加工技术的研究等。

关键词: 黄皮 品种 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早稻新品种现场考察与评议会在我所召开

福建稻麦科技 2012

摘要:2012年7月9日,福建省种子总站张轼副站长带领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水稻专业组委员考察了福建省早稻新品种生产试验和区试情况,并在水稻研究所召开评议会。水稻所郑家团所长、肖承和书记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了现场考察与评议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