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南方2种山葡萄酒体外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摘要:以不同浓度的Vc溶液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法分析了‘刺葡萄’和‘桂葡1号’2种南方山葡萄酒对DPPH·和·OH的清除能力以及铁氰化钾还原力。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2种山葡萄酒对DPPH·和·OH的清除能力随酒样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二者对DPPH·的清除能力分别是2.0mg·mL-1 VC溶液的2.75倍和3.14倍,清除·OH的能力分别是1.0mg·mL-1 VC溶液的6.98倍和7.86倍;清除速度均为:桂葡1号葡萄酒>刺葡萄酒>VC溶液。刺葡萄酒和桂葡1号葡萄酒的铁氰化钾还原力极显著高于0.5mg·mL-1的VC溶液,但二者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南方山葡萄酒 体外抗氧化 还原能力 自由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C:N条件下一株溶藻弧菌对不同种类氮源的吸收特性

中国水产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不同C:N(5、10、15、20)条件下研究了一株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Z5对单一氮源(有机氮源、NH4-N、NO2-N)及混合氮源(有机氮源与NH4-N、有机氮源与NO2-N、NH4-N与NO2-N)的吸收利用特性及蛋白酶、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亚硝酸还原酶(NiR)等3种氮代谢相关酶的活力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溶藻弧菌Z5对有机氮与无机氮的吸收均受到环境中碳含量的影响,在C:N=20时,对NH4-N和NO2-N的吸收率分别是C:N=5时吸收率的3.39倍和2.25倍。在C:N=15和C:N=20的水平下,溶藻弧菌Z5对NH4-N和NO2-N的吸收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溶藻弧菌(Z5)吸收利用NH4-N和NO2-N的途径分别为NH4-N→细菌菌体蛋白和NO2-N→NH4-N→细菌菌体蛋白。在高C:N条件下,溶藻弧菌Z5对无机氮源(NH4-N和NO2-N)的吸收增强,细菌菌体蛋白中来自NH4-N和NO2-N的量分别由C:N=5时的25.0%和19.4%上升到C:N=20时的41.3%和43.0%。GS酶活力受NH4-N调控明显,相比之下,蛋白酶和NiR酶受氮源种类调控不明显。

关键词: 溶藻弧菌 氮源 吸收 酶调控 C:N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DPPH法评价大豆水解产物抗氧化能力

饲料研究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对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溶液吸收光谱、质量浓度与吸光值的关系及DPPH与大豆蛋白水解液反应体系等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DPPH法测定大豆蛋白水解液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检测波长为515 nm,反应体系为4.5 mL 128.85 mg/L的DPPH-甲醇溶液加0.5 mL的水解液抗氧化剂,反应时间为40 min。用上述方法研究大豆蛋白水解液质量浓度和其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关系,以清除率为50%时抗氧化剂的质量浓度值(IC50)作为抗氧化能力的评价指标,测得IC50值为20.35 mg/mL。

关键词: 关键词大豆蛋白水解液 1,1-二苯基苦基苯肼 抗氧化能力 清除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9个甘蔗优良新品种漳州蔗区试验初报

中国热带农业 2013

摘要:在2013年福建漳州蔗区举行的甘蔗体系优良品种第三轮示范试验中,参试的9个甘蔗优良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表现出苗率较高、分蘖率整体优于对照种。参试品种植株高大一般,中至中大茎,有效茎数较多。对蔗茎产量和蔗糖分进行综合分析,表现最好的甘蔗品种是粤甘26号、桂糖29号、云蔗03-258,这三个品种蔗茎产量较高,蔗糖分优于或与对照相当,可以在漳州蔗区进一步示范试验。

关键词: 甘蔗 优良新品种 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水稻新品种的抗倒性及其与茎秆性状关系分析

福建稻麦科技 2013

摘要:选用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新育成的恢复系HK02作父本,与近年国内新育成的三系、两系不育系作母本,杂交配组成金生S/HK02等11个品种为试验材料,以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品种Ⅱ优明86、宜优673为对照,采用濑古氏提出的测定"倒伏指数"大小确定植株抗倒性状的方法,分析了供试材料茎秆性状与抗倒性关系,以期通过试验为这些新品种的推广提供一些参考。结果表明,倒伏指数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抗折力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节间壁的厚度呈显著负相关;在11个试验材料中,湖南44 A/HK02在所有供试品种中最抗倒,川香29A/HK02等品种比较抗倒,新安S/HK02品种的抗倒性最差。

关键词: 杂交稻 茎秆 抗倒性 倒伏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银砧1号丝瓜杂交一代制种技术

福建农业科技 2013

摘要:从选地作畦、播种育苗、定植、整枝引蔓、田间管理、采种等方面总结了银砧1号丝瓜杂交一代的制种技术。

关键词: 丝瓜 银砧1号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CryIAb水稻对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尽管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增加作物产量,但转基因作物是否对农田生态产生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应用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了转CryIAb基因抗虫水稻"Mfb"连续2年在传统栽培和半野生条件下对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转CryIAb基因稻"Mfb"与非转基因稻"明恢86"田间杂草种类没有显著差异。稻田杂草的频度和密度与栽培方式有关,半野生稻田杂草的频度和密度显著高于传统稻田,但相同栽培条件下,转基因稻"Mfb"与非转基因稻"明恢86"田间杂草频度和密度在整个生长期内均无显著差异。半野生稻田物种丰富度(Sr)指数明显大于传统稻田;相同栽培条件下,相同生长时期抗虫转基因水稻"Mfb"与其非转基因对照"明恢86"对稻田杂草群落丰富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稻田杂草群落优势度(D)、均匀度(J)以及多样性(H)各处理、各生长时期内转基因稻与非转基因稻相比均没有显著差异。稻田杂草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无明显规律,相同栽培方式相同生长期的抗虫转基因水稻"Mfb"与其非转基因对照"明恢86"的Shannon-wiener指数差异不显著。综合上述分析,转CryIAb基因抗虫稻对稻田杂草群落的组成及多样性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转CryIAb基因水稻 半野生栽培 杂草群落 多样性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茶感官品质与化学成分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3 CSCD

摘要:为了定量分析主要生化成分在白茶感官品质决定中所起作用的大小,以新选801、新选807、福鼎大毫和金牡丹4个茶树品种分别在3个不同萎凋条件下制得的12个白茶茶样为材料,测定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还原性糖和咖啡碱含量及感官审评得分,用SPSS19.0数据分析软件对主要化学成分与白茶品质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白茶的感官审评得分与氨基酸含量(R=0.855)成极显著正相关,与还原性糖含量(R=0.680)成显著正相关,与水浸出物含量(R=-0.873)和酚氨比(R=-0.841)成极显著负相关;对感官品质直接正面影响较大的化学成分为还原性糖和氨基酸;而茶多酚和咖啡碱则对感官品质产生直接负面影响。

关键词: 白茶 感官品质 生化成分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水分鲟鱼籽酱制作技术

福建农业科技 2013

摘要:介绍鲟鱼籽酱制作工艺,包括选鱼暂养、杀鱼沥血、取卵搓卵、漂冼沥干、腌制装盒、低温脱水、成品贮藏等技术环节。

关键词: 鲟鱼籽酱 低水分 制作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观赏向日葵新品种“闽葵1号”

农村百事通 2013

摘要:1.形态特征"闽葵1号"叶心形,茎直立有棱角,绿色,表面粗糙,被有茸毛,茎粗1.4~1.7厘米。头状花序、顶生,总苞半球形,总苞片绿色,披针形,有茸毛;花盘绿色,花盘径7.5~8.2厘米;舌状花瓣黄橙色,管状花褐黄色,花粉黄色;花托蜂窝状,托片全缘,顶端有柔毛,花径13.5~15.8厘米,花瓣数33~40枚,花瓣长4.2~5.2厘米、宽1.2~1.8厘米。种子浅褐色、光滑;单朵花花期6~12天,瓶插寿命9~13天。切花产量为每公顷9万~12万枝。可作切花生产或庭院景观种植观赏。适宜在无霜地区露地栽培,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