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黄曲条跳甲酯酶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应用昆虫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其抗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克隆黄曲条跳甲的酯酶基因可为其抗性治理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本文利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得到一条281 bp的核酸片段,再利用3'-RACE技术获得该基因片段的3'端(1 468 bp),编码442个氨基酸。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与赤拟谷盗est1基因和杂拟谷盗est1基因的同源性最高,为71%(211/297),与果蝇alpha-esterase5的同源性为70%(156/222),氨基酸序列与杂拟谷盗、赤拟谷盗、果蝇的酯酶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43%(188/434)、43%(188/434)、33%(144/432)。从BLAST结果可初步推测该片段应为编码黄曲条跳甲酯酶基因的部分核苷酸序列,该序列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EU166919。

关键词: 黄曲条跳甲 抗药性 酯酶基因 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观光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现代农业科技 2013

摘要:通过分析我国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背景、面临的机遇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观光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以为休闲观光农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观光休闲农业 发展前景 机遇 问题 对策 中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以牧草为纽带的循环农业能值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摘要:以南方山地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福州北峰开展以优质牧草为纽带的循环农业模式研究。为了评价该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和经济效益,本文采用能值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循环农业模式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高,能值自给率达11.23%;系统自产资源投入占总能值投入的34.25%,能值反馈率高达62.83%,表明该系统对外界购买能值的依赖程度低,自组织能力强;净能值产出率为1.69,环境负载率仅0.49,可持续发展指数为3.47,该循环农业模式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具有较高生产效率的农业生产模式,可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地推广。

关键词: 南方山地小流域 牧草 循环农业 能值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Ⅱ-32B的外观品质

分子植物育种 2013 CSCD

摘要:本研究以优质稻品种佳辐占为供体亲本与轮回亲本Ⅱ-32B进行连续回交,采用选择回交导入法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和农艺性状选择,将粒长主效基因GS3及其他外观品质性状基因导入Ⅱ-32B中,获得4个外观品质得到明显改善的Ⅱ-32B改良株系。Ⅱ-32B改良株系的谷粒明显变得细长,粒长由原来的8.04 mm增加到8.99 mm,粒宽由3.02 mm降至2.85 mm,长宽比由原来的2.67提高到3.16。此外,垩白率和垩白度极显著降低,分别由原来的55.6%和14.3%降低至23.9%和4.6%。除千粒重极显著增加外,抽穗期、株高、有效穗、穗长、结实率等5个主要农艺性状差异不显著。通过遗传背景分析,4个改良株系的遗传背景回复率为90.7%~96.3%,其中GL2株系分别在第5和第6染色体存在一个位点未回复外,其他位点均回复,回复率达到96.3%。结果表明,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田间表型选择相结合可较快速地改良杂交稻亲本的外观品质。

关键词: 水稻 外观品质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覆土栽培方式下杏鲍菇菌渣对姬松茸产量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2013

摘要:目前,栽培姬松茸的主要方法是培养料经过2次发酵后进行床架式栽培,为了探索一种用菌渣栽培姬松茸的较好出菇方式,该试验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杏鲍菇菌渣,设置5种配方,进行堆制发酵,堆制后的培养料装袋,并进行常压灭菌,菌丝满袋后,采用2种出菇方式,一种脱袋后掰块覆土出菇,另一种直接袋内覆土出菇,通过调查菌丝爬土时间、生物学效率、出菇周期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脱袋掰碎覆土出菇方式效果较好,其菇型均匀,畸形菇少,生物学效率高.

关键词: 姬松茸 杏鲍菇菌渣 覆土栽培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树干注射印楝素对柑橘全爪螨的控制作用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摘要:开展树干注射印楝素对柑橘全爪螨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每厘米胸径树干注射1~3mg印楝素在药后7d对柑橘全爪螨田间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持续至60d仍可达75%以上;测定内吸印楝素对各螨态柑橘全爪螨的亚致死剂量,发现其对柑橘全爪螨种群具有延长发育历期、降低繁殖力的长期控制效应。

关键词: 印楝素 柑橘全爪螨 树干注射 田间防效 亚致死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叶中茶多酚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茶叶科学技术 2013

摘要:对茶叶主要活性成分茶多酚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茶多酚总量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近红外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方法,以及茶多酚组分测定方法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重点介绍了应用最广的儿茶素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样品前处理及色谱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为茶多酚检测方法学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茶多酚 儿茶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丹毒杆菌SpaA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中国兽医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克隆猪丹毒杆菌表面保护性抗原A(surface protein A,SpaA)的编码基因,并预测该蛋白的二级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从而探讨猪丹毒杆菌SpaA蛋白在免疫保护中所起的作用。首先对猪丹毒杆菌SpaA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并进行同源性比较。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猪丹毒杆菌SpaA蛋白的二级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猪丹毒杆菌SpaA基因全长1 881bp,编码626个氨基酸,发育进化树结果表明分离的2株猪丹毒杆菌菌株与GenBank中其他菌株在进化树中关系较远,自成一个分支。二级结构的预测结果显示该蛋白主要以无规则卷曲、α螺旋和延伸链为主,只有少数的β转角;推测该蛋白有14个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区域、8个N-肉豆蔻酰化位点。该研究为进一步分析猪丹毒杆菌免疫机理、表位疫苗设计等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猪丹毒杆菌 表面保护性抗原A 二级结构 B细胞抗原表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发展对策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摘要: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代农业标准化经营发展需要、国际贸易市场要求等方面论述了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必要性;从法规政策、监测监管、农产品认证等方面概述了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并指出其存在主体意识欠缺、配套技术滞后、标准体系尚未与国际接轨、资金投入力度不足等问题;从提高参与主体积极性、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技术支撑与人才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与监测标准细则、优化政府作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 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福建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莲雾果实发育过程果形与主要品质指标变化

东南园艺 2013

摘要:以‘农科二号’莲雾为材料,开展了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形与主要品质指标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农科二号’的果实生长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均呈单"S"型;单果重迅速增长期为30~50 d,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花后迅速增长期为30~60 d;果纵径快于果顶增长速度,果顶增长最快的时期为花后30~40 d;果实成熟时果形指数为1.84‘,农科二号’呈钵形。

关键词: 莲雾 果实发育 果形 品质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