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病原净化的几点建议

畜牧与兽医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感染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以发热、奇痒(猪除外)、脑脊髓炎、繁殖障碍为主要症状。猪是PRV的天然宿主,该病毒具有高度隐性感染的特点,可引起持续性感染,特别是耐过的母猪常呈潜伏感染,长期带毒,对猪危害性大。本文主要从疫苗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妃枇杷花提取液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GC-MS联用技术,对贵妃枇杷花水蒸气蒸馏不同阶段提取液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按料液质量比1∶1依次收集的第一、二、三阶段提取精油中,分别检测出56、61和48种挥发性成分,占总含量的96.27%、94.73%和96.08%,其中相同成分25种;第一和第二阶段主要成分是醛类物质(分别占70.19%、60.03%),苯甲醛含量最高,分别占56.01%和50.22%;第三阶段以酯类(45.14%)和醇类物质(22.28%)为主,其中L-抗坏血酸-2,6-二棕榈酸酯含量最高,占20.4%。可见不同提取阶段的挥发性成分与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可为枇杷花精油生产工艺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枇杷花 精油 GC-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BSA-ISCOMs对大黄鱼免疫机能及抗病力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摘要:利用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s)非特异免疫增强作用和可经黏膜呈递的特点,将BSA制备成ISCOMs(BSA-ISCOMs),大黄鱼连续口服免疫10d.免疫后第15d和30d采血,测血清部分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显示,免疫后第15d,试验组血清SOD、补体C3、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γ-干扰素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溶菌酶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后第30d,除溶菌酶外,试验组各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免疫完成后第30d,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攻毒结果显示,对照组死亡率100%,试验组死亡率26.7%,相对免疫保护率为73.3%.因此,口服BSA-ISCOMs在一定药效期限内能有效提高大黄鱼的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

关键词: 牛血清白蛋白(BSA) 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s) 大黄鱼 非特异性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作物重要叶螨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应用昆虫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叶螨是一类重要的农业有害生物,近年来,在我国各地危害呈上升趋势,严重制约了粮棉果蔬等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叶螨项目资助下,课题组明确了东北果园、华北果园和北方蔬菜田叶螨种群消长规律,开展了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和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McGregor)的种群遗传结构研究,在共生菌对叶螨生殖影响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方面已取得可喜的成绩,组建了3个叶螨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示范面积共达3万多亩。

关键词: 叶螨 朱砂叶螨 二斑叶螨 柑橘全爪螨 种群消长规律 种群遗传结构 寄生菌 综合防控技术 示范推广

柑橘木虱及分泌物对胡瓜新小绥螨的吸引作用研究

应用昆虫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25℃温度条件下,在九里香(Murraya panicuata)嫩枝条上研究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混合虫态、卵、低龄若虫、高龄若虫、柑橘木虱分泌物对胡瓜新小绥螨Neoseiulus cucumeirs(Oudemans)雌螨的吸引作用,以探索与评价捕食螨对柑橘木虱各虫态及分泌物的趋向性。研究发现:1.柑橘木虱混合虫态对胡瓜新小绥螨的吸引作用在试验后第2小时经测验达到显著水平(P<0.05),第3小时达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柑橘木虱混合虫态对胡瓜新小绥螨有很强的吸引作用;2.柑橘木虱卵对胡瓜新小绥螨雌成螨无吸引作用;3.试验开始后第1~5小时在试验区胡瓜新小绥螨数量分别高于空白区25.00%、18.33%、13.33%、15.00%和23.33%,柑橘木虱低龄若虫对胡瓜新小绥螨有较强烈的吸引作用;4.柑橘木虱高龄若虫对胡瓜新小绥螨吸引作用在第1小时最高,第2~3小时最低,第4小时开始回升,第5小时可达到51.67%。可见柑橘木虱高龄若虫对胡瓜新小绥螨有一定的吸引作用;5.柑橘木虱分泌物对胡瓜新小绥螨吸引作用在第1小时最高,试验区胡瓜新小绥螨数量高于空白区33.33%、胡瓜新小绥螨不能取食柑橘木虱分泌物,第2小时胡瓜新小绥螨向外逃跑的比率增加。但胡瓜新小绥螨在试验区数量仍高于试验区,柑橘木虱分泌物对胡瓜新小绥螨也有一定的吸引作用。本试验环境开放,模拟自然状态。在柑橘木虱混合虫态发生的情况下,胡瓜新小绥螨对其具备搜寻能力。

关键词: 捕食螨 柑橘木虱 胡瓜新小绥螨 吸引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都市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探析

现代农业科技 2013

摘要:简单介绍了都市农业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旅游功能及教育功能,着重介绍了生活民俗园、生产生活园、文化教育园等三大都农业园区的规划,以供参考。

关键词: 都市农业 功能 都市农业园区 景观规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闽侯县橄榄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东南园艺 2013

摘要:1闽侯县橄榄产业历史与现状闽侯县种植橄榄的历史悠久,早在唐朝已很盛行。据《新唐书》及《八闽通志》记载,唐朝时福州府在土特产贡品中就列有橄榄。民国版《闽侯县志》载,橄榄"出福州甘蔗洲,芋原八十里间,沿麓树之"。1957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新品种福农15号高产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13

摘要:从蔗田选择与整理、种苗选择与处理、适时下种、地膜覆盖、田间管理、甘蔗砍收、宿根蔗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福农15号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甘蔗新品种福农15号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甘蔗 福农15号 高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种杀菌剂对芦笋茎枯病菌的抑制作用及联合毒力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摘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20种杀菌剂对芦笋茎枯病菌的抑制作用以及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混配后对芦笋茎枯病菌抑制作用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咪鲜胺、苯醚甲环唑、氟环唑、戊唑醇、百菌清、噻菌灵对芦笋茎枯病菌的抑制作用强,其中咪鲜胺的毒力最高,EC50为0.035 5mg.L-1,而代森锰锌、噁霉灵、福美双、嘧霉胺、井冈霉素、硫酸铜钙和氨基寡糖素对芦笋茎枯病菌抑制作用较弱。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按照1∶1的比例混配后对芦笋茎枯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共毒系数(CTC)为123.42,表现为增效作用。苯醚甲环唑与嘧菌酯按照8∶5、1∶5、1∶8的比例混配后抑制芦笋茎枯病菌菌丝生长的CTC分别为164.17、132.91、141.91,也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8∶5混配后增效作用最显著。

关键词: 芦笋茎枯病菌 毒力测定 共毒系数 杀菌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黄兔卵泡抑制素βA亚基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家畜生态学报 2013

摘要:从性成熟的福建黄兔母兔脑垂体中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目的片段,获得长为1 275bp的黄兔卵泡抑制素βA亚基cDNA片段。将扩增的片段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至DH5α感受态细胞中。随机挑选阳性重组子进行鉴定、测序,将测序结果与包括人、大猩猩、奶牛、绵羊、小鼠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相似度在85%以上,同时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兔形目的INHBA基因与灵长目动物的亲缘性相近。黄兔INHBA基因cDNA序列编码424个氨基酸,整个蛋白包括1段20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404个氨基酸的成熟肽,该蛋白还同时存在2个结构域,分别为TGFβ和TGFβ前体肽结构域。

关键词: 福建黄兔 卵泡素βA亚基 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