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秀珍菇高产栽培轻简设施的应用

食药用菌 2012

摘要:秀珍菇[Pleurotus pulmonarius(Fr.)Quél],也称肺形侧耳、袖珍菇、小平菇,在分类学上隶属于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通过种间的生物学特性和分子生物技术的鉴别应用,秀珍菇被定位为与凤尾菇同属肺形侧耳的变种[1~2]。20世纪90年代,秀珍菇由台湾一栽培菇场通过改变凤尾菇的栽培工艺,并进行多代菌种自然变异筛选和多次工艺改进定型,形成规范化生产与商品化名称。1998年,由台湾同胞引种进入上海市和福建罗

关键词: 秀珍菇 轻简 设施 高产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冷浸田土壤微生物及养分特征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摘要:以福建省6个县14个不同水稻田土壤为材料,通过常规方法测定其养分状况与微生物数量,比较冷浸田与非冷浸田土壤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1)冷浸田与非冷浸田相比,有机质含量、有效P含量、0~20cm土层真菌数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冷浸田有机质含量较高,有效P含量和0~20cm土层真菌数量较低。(2)冷浸田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三者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而非冷浸田土壤三者间均呈明显的正相关。(3)土壤真菌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负相关,与有效P呈显著正相关;放线菌与有效P呈显著正相关;土壤真菌、放线菌数量随着土层的加深显著减少;与细菌相比,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更易受到土壤理化因子的影响。

关键词: 土壤 冷浸田 有机质 有效磷 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西黄皮等几份黄皮种质的耐寒性研究

中国南方果树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电导法测定黄皮叶片在不同低温和不同持续时间的电渗率,探讨低温及持续时间对其伤害程度。结果表明,1℃+6小时和-1℃+18小时处理下,广东无核黄皮叶片的电渗率差异不大;持续6小时低温条件下,受冻临界温度为-3~-4℃。-4℃+6小时条件下,广西黄皮最耐寒,冰糖黄皮最易冻,且无核品种比有核品种耐寒。

关键词: 黄皮 种质资源 耐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鸭源H9N2 AIV血凝素基因序列比较

病毒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国内外鸭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血凝素基因(hemagglutinin,HA)的遗传进化关系、血凝素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结构特征和血凝素蛋白受体结合位点的氨基酸变异特征,本研究选取GenBank中登录鸭源H9N2亚型AIV HA基因,通过MEGA4.1进行比对和分析,并绘制其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鸭源H9N2亚型AIV在遗传进化上分为2大谱系:即Ck-Bj-1-94-like和North-Ame-like,中国大陆鸭源H9N2亚型AIV和亚欧美其它国家鸭源H9N2亚型AIV在遗传进化上分居完全不同的谱系,相互之间遗传进化关系较远。从血凝素受体结合位点看,亚欧美国家鸭源H9N2亚型AIV在第183、190和226位点的氨基酸均为鸭源AIV经典H、E和Q,且高度保守。但中国大陆地区H9N2亚型AIV第183位为N;第190位为A or V or T,与中国大陆鸡源H9N2亚型AIV一致;第226位中国鸭源H9N2亚型AIV有相当一部分为L,且近年福建省H9N2亚型AIV分离株在此处均为L。提示我们,中国大陆地区H9N2亚型AIV鸭鸡和鸡鸭相互交叉感染较为普遍。

关键词: 鸭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血凝素 遗传进化 受体结合位点 分子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微生态制剂在断乳仔猪上的应用

福建畜牧兽医 2012

摘要:选用28日龄断乳仔猪1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头。各组分别为:A组(基础日粮组)、B组(基础日粮+0.1%复合微生态制剂)、C组(基础日粮+0.1%复合微生态制剂+100mg/kg硫酸粘杆菌素)和D组(基础日粮+100mg/kg硫酸粘杆菌素),考察其对断乳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情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1%复合微生态制剂的试验组,显著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提高日增重,降低料肉比;同时有效促进仔猪直肠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降低腹泻指数,提高饲养断乳仔猪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益生菌 断乳仔猪 生长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鹅源鸭1型甲肝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摘要:2012年广东省某鹅场发生一种以肝脏出血为主要病变特征的传染病。从病死鹅肝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命名为GD-01),该病毒能在96h内致死10日龄番鸭胚。人工感染8日龄雏番鸭后,濒死前出现角弓反张,病变为肝脏出血。应用鸭1型甲肝病毒特异性引物对GD-01进行RT-PCR检测,可扩增到约199bp目的条带。经RT-PCR鉴定和遗传进化分析证实该病毒分离株为鹅源鸭1型甲肝病毒。

关键词: 鹅源 鸭1型甲肝病毒 分离与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火龙果果实生长过程有机酸与可溶性糖变化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摘要:为研究火龙果果实生长过程中有机酸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双龙’火龙果为试材,对果实生长过程中有机酸和可溶性糖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火龙果果实有机酸有苹果酸、草酸、柠檬酸、酒石酸和富马酸。总酸含量变化呈倒‘V’型,在花后25d达到最高值1.29g.hg-1,在完全成熟时(花后35d),总酸含量降至0.54g.hg-1,果实生长初期(花后15d前)以草酸为主,果实生长中后期(花后16~35d)以苹果酸为主。可溶性糖从花后20d起迅速上升,花后35d达到最高值12.45g.hg-1。糖酸比变化趋势与可溶性糖相似,最高值在花后35d,达到了23.23。

关键词: 火龙果 生长 有机酸 可溶性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桩机割再生稻生育特性和氮肥施用技术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摘要:为探索机械收割的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观察再生分蘖生育特性,设置氮肥施用期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头季高桩手割,再生季主体分蘖为倒2、3节位分蘖,总叶数少,无独立根系,早育早熟;头季低桩机割,再生季主体分蘖为倒4、5节位分蘖,总叶数多,有独立根系,机割后7~10d开始在前出叶节萌发节根和子蘖,9~12d分化1次枝梗,抽穗、成熟期比头季高桩手割田推迟15d左右。在头季机收后早施重施氮肥,能有效促进再生分蘖根芽萌发和枝梗颖花分化,增产显著。

关键词: 再生稻 再生分蘖 机械收割 氮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戴云山羊高繁殖力候选基因BMPR-IB、BMP15、GDF9的研究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2

摘要:为了初步探索戴云山羊高繁殖力遗传分子机制,采用PCR直接测序法检测BMPR-IB、BMP15、GDF9基因在戴云山羊群体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表明:在GDF9基因内含子区域发生了2处点突变(2471A-T,884bp处插入T碱基),但均未引起氨基酸的改变;BMP15基因1 176处发现3个碱基(TGG)的插入,导致280位一个Gly(氨酸)的插入,一处A→T突变(227位Ser丝氨酸→Thr苏氨酸的改变);BMPR-IB基因外显子区域未发生突变。

关键词: 戴云山羊 繁殖性状 PCR产物直接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真姬菇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展望

福建轻纺 2012

摘要:文章简述了真姬菇在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地位,以及真姬菇的最新研究进展这2个方面。同时,根据我国真姬菇产业发展的现状,总结了该产业存在的若干问题,并简要概括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真姬菇 生产价值 栽培方式 活性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