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6种茶园常用农药与白僵菌生物学相容性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摘要:探讨6种茶园常用农药对球孢白僵菌871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茶园常用浓度下,杀菌剂多菌灵和代森锰锌对球孢白僵菌871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抑制力较强;植物源杀虫剂清源保和藜芦碱与球孢白僵菌871相容性较差;化学杀虫剂联苯菊酯与球孢白僵菌871的相容性较好,对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无显著抑制作用,而吡虫啉则对其孢子萌发有影响。在1/10田间常用浓度下,除藜芦碱外,其他3种杀虫剂,均与白僵菌871有较好的相容性。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杀虫剂 杀菌剂 生物相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孢蘑菇子实体原基与菇蕾蛋白质表达变化分析

食用菌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子实体发育初期的蛋白质表达变化,采用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技术对双孢蘑菇As2796子实体原基与菇蕾的蛋白质组进行分析,发现14个表达差异明显的蛋白质。经质谱分析(MALDI-TOF/TOF MS)和数据库检索,鉴定到10个差异蛋白质,其中乙醇氧化酶与醇类代谢相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水合酶与能量代谢相关,蛋白酶体、5-甲基四氢三谷氨酸-同型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维生素B12不依赖型甲硫氨酸合成酶、1-吡咯琳-5-羧酸脱氢酶、NADP依赖的谷氨酸脱氢酶与氨基酸或蛋白质代谢直接相关,而WD40重复蛋白、肌动蛋白、热激蛋白70则与细胞内多种生物过程有关,在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余4个仅在双孢蘑菇蛋白质组中鉴定到功能未知的蛋白质。

关键词: 食用菌 蛋白质组 双向电泳 质谱分析 蛋白质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次郎”甜柿高产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中国南方果树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前,我国甜柿产量仅占柿总产量的2%。2001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从台湾引进"次郎"甜柿品种,经多年多点区域试验,表现适应性强、病虫害少、收益早、用工少,效益高,已在仙游县台湾农民创业园推广近0.2万hm2。通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一套次郎甜柿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嫁接苗种植后第2年株产2kg,3年生株产8kg,4年生株产13kg,5年生株产25kg,6年后进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标准化栽培技术

福建果树 2012

摘要:为提升香蕉的质量安全水平,并与国际市场接轨,香蕉产业必须积极开展设施栽培。实施标准化栽培,是香蕉产业的一个主攻方向,对于调整优化香蕉产业种植结构,突破国际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确保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市场准入要求,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介绍香蕉标准化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连城白鸭肉用新品系的选育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摘要:以丽佳鸭为父本、连城白鸭为母本,应用杂交、多代横交技术和群体继代选育方法,逐步固定白羽、乌喙和青脚性状,选育出2个连城白鸭肉用新品系(Ⅰ和Ⅱ)。2个新品系分别经过4个世代和3个世代选育,白羽、乌喙和青脚综合性状的比率均从0%分别提高到99.01%和99.35%,平均实现遗传力达到0.808 9和0.951 7。连城白鸭新品系Ⅰ系肉鸭7周龄公母平均体重达1 824.64±170.90g,平均饲料转化率2.93∶1;Ⅱ系肉鸭7周龄公母平均体重2 168.22±219g,平均饲料转化率2.78∶1,比基础群连城白鸭生长速度分别提高了95.0%和131.6%、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了12.3%和16.8%。结果表明选育效果极其显著。

关键词: 连城白鸭 肉用新品系 综合性状 世代选育 生长速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临界流体萃取紫芝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摘要:为进一步研究紫芝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从紫芝超细粉中提取分离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其化学成分。从挥发油萃取物(1.47%,w/w)中检出46个峰(组分),鉴定了其中26个化合物(匹配度>83%),总相对含量占79.2%,主要成分有十六(烷)酸(18.88%)、(E)-十八碳-9-烯酸甲脂(18.74%)、(Z)-9-十八碳烯酸(24.33%)、(E)-2-癸烯醛(0.77%)、(E,E)-葵二烯醛(1.53%)、1,8,8-三甲基-2-(3-氧代环戊基)-三环[3.2.1.0(2,4)]辛烷-3,3-二腈(4.41%)、9-甲基-Z-1-十四碳-1-醇乙脂(1.20%)、(Z)-9-十八碳烯酸-2-羟基-1-羟甲基乙脂(1.95%)和E-11-十六烯-1-醇(2.38%)等。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的紫芝挥发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有别于乙醚回流-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到的挥发油成分。

关键词: 紫芝 挥发油 超临界流体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乳杆菌R23产苹果酸乳酸酶特性研究

中国食品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苹果酸乳酸酶(MLE)酶制剂的生产和果酒的生物降酸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植物乳杆菌R23为材料,研究乳酸菌生物量、培养温度、pH值、L-苹果酸浓度、NAD+含量及供厌氧等环境条件对其产MLE能力的影响。结果及结论:植物乳杆菌R23在对数生长期内,产MLE的量及其活力随着菌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酶活力较高的时期是在细菌生长进入稳定期的4~8h内;植物乳杆菌R23最适产酶温度35℃,pH6.0~7.0;适量的L-苹果酸和NAD+以及厌氧发酵对其产酶和酶活力均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R23 苹果酸乳酸酶 产酶特性 L-乳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植株内生细菌群落多态性研究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平板法对香蕉(Musa nana)植株的内生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细菌脂肪酸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香蕉的健康植株和感病植株中共分离得到内生细菌21属24种。从健株分离得到9种内生细菌,其中根、茎和叶分别分离到6种、2种和8种内生细菌。从病株分离得到15属17种内生细菌,其中根、茎和叶分别分离到3种、11种和6种。香蕉健株根部的内生细菌含量最高,达5.195×106cfu g-1,下部叶片内生细菌的含量最低,仅为30 cfu g-1;香蕉病株茎部内生细菌的数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达1.05×107cfu g-1。这说明香蕉在不同生长状态下,其内生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存在多样性。

关键词: 香蕉 内生细菌 群落多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狼尾草化感作用初探

江西农业学报 2012

摘要:探讨了杂交狼尾草浸提液对紫花苜蓿品种赛迪10的化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10.0%)的杂交狼尾草根、茎、叶浸提液对赛迪10的种子发芽率有抑制作用;低浓度(5.0%)的根、茎浸提液对赛迪10的发芽率有促进作用;中低浓度(5.0%~7.5%)的根、茎、叶浸提液对赛迪10的苗高、根长和苗鲜重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杂交狼尾草 紫花苜蓿 化感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例羊肠毒血症的诊治

福建畜牧兽医 2012

摘要:羊肠毒血症主要是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山羊较少发病。一般呈散发性流行。病因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细菌毒素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2011年8月在莆田市某羊场发生山羊陆续突然死亡现象,经流行病学调查、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确定为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羊肠毒血症。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