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再生稻开花乳熟期的高温胁迫研究

福建稻麦科技 2013

摘要:在抽穗开花期和乳熟初期,构建高温微环境鉴定天优3301品种的高温胁迫,明确花期是高温胁迫敏感期,日平均最高穗温35℃,日最高气温37℃,将障碍受精过程,形成大量空壳。试验结果为花期高温胁迫的鉴定和防御提供依据。

关键词: 水稻 高温胁迫 临界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LED在我国农业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福建农业科技 2013

摘要:简要介绍了发光二极管(LED)在农业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比较了LED光源与普通人工光源的能耗情况,并就推进农用LED产品研发和应用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 人工光源 设施农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新品种闽糖01-77的选育初报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摘要:闽糖01-77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由ROC20×崖城84-153组合中选育出的甘蔗新品种。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闽糖01-77出苗好,分蘖力强,有效茎数比对照种多4 216条·hm-2;平均蔗茎产量122 257kg·hm-2,比对照种增产5.24%;2005~2012年12月平均蔗糖含量14.88%,含糖量18.197t·hm-2,比对照种增糖4.43%;是一个中茎、丰产高糖、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广的甘蔗新品种。

关键词: 甘蔗 品种 选育 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果园管理模式下系统能值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摘要:能值分析方法能将不同质的能量和物质转换为同一标准的太阳能值,是当前进行系统能量研究和可持续发展评估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应用能值分析方法对3种管理模式下果园生态系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系统总能值投入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均为外界购买能值,占总投入的66.3%~73.9%,其中人力和肥料投入最大;自然资源投入方面以阳光投入所占比重最大。与其他两种模式相比,平台生草模式下果园生态系统的环境负载率最低,可持续发展指数最高。

关键词: 能值 果园生态系统 果园管理模式 环境负载率 可持续发展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季畜禽养殖舍生物过滤除臭设备的研制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摘要:为研究冬季生物过滤除臭设备对畜禽养殖舍在冬季散发出的恶臭气体去除效果,概述冬季畜禽养殖舍除臭工艺以及该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确定关键部件结构设计和参数计算。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在活性滤料配方草腐土70%、珍珠岩20%、黑炭10%,滤层高度950mm,滤床表面负荷30.0m3·m-2·h-1,滤料湿度控制范围为(52±3)%情况下,舍内生物过滤除臭设备持续运行6h,猪舍内NH3浓度可以控制在10.0mg·m-3以内,除臭效果明显,也不与舍外空气交换,不会对舍内温度产生任何影响。

关键词: 冬季 畜禽养殖舍 生物过滤 设备 研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以G418为筛选标记的籼稻二次遗传转化方法建立

福建农业科技 2013

摘要:为了研究籼稻有效的农杆菌介导二次遗传转化方法,以T-DNA插入突变体M1和M2幼胚为受体材料,通过G418浓度分别为100 mg/L和150 mg/L(20 d/代)的筛选培养基筛选获得的抗性胚性愈伤,转化率最高分别为10.91%和11.05%;分化生根获得M1和M2基因互补转基因水稻植株各143株和180株,经PCR检测阳性率分别达到72.0%和76.1%。试验结果表明,以G418为筛选标记的籼稻二次遗传转化方法,可以成为水稻遗传改良及基因功能研究的新方法。

关键词: 籼稻 二次遗传转化 G418 筛选浓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F2KP基因的分子改造及其表达载体的构建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3

摘要:果糖-6-磷酸,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酯酶(fructose-6-phosphate,2-kinase/fructose-2,6-bisphosphatase,F2KP)是影响生物碳积累和分配的调控关键酶,同时也是一个具有激酶和酯酶两种催化活性的双功能酶。为筛选出高酯酶酶活性的改造酶分子,本研究通过定点突变与片段缺失方法改造蔗叶F2KP基因,将蔗叶F2KP基因的Asp442、His508和Arg446分别突变为Gly、Ala和Pro,并且将分别缺失F2KP基因的酯酶的大部分和激酶的大部分构建F2KP激酶重组片段和酯酶重组片段,将突变后的基因与表达载体pPIC9K双酶切后进行连接,构建重组质粒。经过菌落PCR和双酶切重组质粒均证明已将目的片段转到酵母表达载体pPIC9K内。

关键词: 表达载体构建 果糖-6-磷酸,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酯酶(F2KP) 定点突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皮果蔗组培苗假植及定植技术

福建农业科技 2013

摘要:组培苗是解决种质退化行之有效的途径,而组培苗假植及定植技术则是健康种苗生产的重要环节。该文从组培苗假植技术、定植技术,以及适时收获3个方面对黑皮果蔗组培苗假植及定植技术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黑皮果蔗 组培苗 假植 定植 收获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香型超级稻新品种“宜优673”

福建稻麦科技 2013

摘要:宜优673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香型杂交水稻新品种,先后通过福建省、国家、广东省和云南省品种审定,分别被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列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品种。相继成为福建省和全国主导品种,并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表现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介绍了宜优673品种主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优质 杂交香稻 超级稻 宜优67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色素基因在半番鸭及番鸭不同羽色中的差异表达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摘要:黑色素对动物毛(羽)色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为探寻半番鸭和番鸭MC1R和TYR基因表达对其羽色的遗传效应,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MC1R和TYR基因在半番鸭和番鸭不同羽色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MC1R和TYR基因在半番鸭和番鸭黑羽皮肤中的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白羽皮肤(P<0.01),MC1R基因在半番鸭和番鸭黑羽皮肤中的表达量分别为白羽皮肤的9.08倍和3.13倍,TYR基因在半番鸭和番鸭黑羽皮肤中的表达量分别为白羽皮肤的2.50和14.54倍。由此说明,TYR和MC1R基因表达水平与羽色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 半番鸭 番鸭 羽色 黑色素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