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豫丰黄兔的饲养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河南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粉改良若干问题探讨

面粉通讯 2007

摘要:就禁用某些添加剂后,如何提高小麦粉质量,从小麦品种的分类使用和搭配,加工工艺的改进以及添加剂的合理使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麦粉 品质改良 添加剂 探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粗纤维在母猪饲粮中的应用

饲料研究 2007

摘要:粗纤维是母猪营养的未来,也是今后母猪营养的发展方向。文章着重介绍母猪能利用粗纤维的原因及粗纤维对母猪的影响,为今后粗纤维在母猪饲粮中的利用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 粗纤维 母猪 饲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杨酸和水杨酸甲酯在植物抗虫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热带作物学报 2007 CSCD

摘要:本文综述了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水杨酸甲酯(Methyl salicylate,MeSA)的生物合成途径、激活植物防御基因的表达而产生抗虫毒素或酶类、诱导植物释放互利素引诱天敌的研究进展,展望了SA和MeSA在虫害治理中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水杨酸 水杨酸甲酯 诱导抗虫性 直接防御 间接防御

从农户用种的角度探讨促进河南小麦生产的对策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河南18个县347户农民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小麦种植农户选择的小麦生产情况及影响种子选择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小麦依然是高成本的生产模式,依靠小麦产量的提高依然是农民获得较高收益的重要途径,影响农民选择小麦种子的因素依然是品种产量、种子质量和熟人推荐,而种植优质小麦效益不显著。

关键词: 河南省 小麦 品种选择 农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遗传转化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河南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外源基因遗传转化技术已成为棉花突变体创造、新资源创制以及新品种选育的重要手段。目前,常用的遗传转化方法主要有花粉管通道法、基因枪轰击法、农杆菌介导法和PEG介导法等。用于棉花遗传转化的外源基因有抗虫基因、抗病基因、抗逆基因、抗除草剂基因以及棉纤维品质基因等,当前主要是抗虫基因。遗传转化的主要体系有:以体细胞胚为受体的转化体系;以下胚轴为受体的转化体系以及最新发展的叶绿体转化体系。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成功是棉花分子育种的重大突破。2005年,全世界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近1000万hm2,占全世界棉花总种植面积的近30%;我国为420万hm2,占我国当年棉花总面积的73%,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棉花生产的发展。

关键词: 棉花 外源基因 遗传转化 转基因抗虫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IBD细胞适应毒引起鸡免疫器官病理学变化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以IBDVCM株104TCID50和IBD-B87鸡胚中毒力活疫苗1羽份,分别免疫14日龄非免疫健康三黄鸡。免疫后第3,7,10,14,21,24天剖杀鸡只,取其法氏囊、胸腺、脾脏进行病理检查。结果表明,IBDVCM株免疫雏鸡后,前期对法氏囊稍有损伤,免疫后期恢复较好。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 细胞适应毒 病理学切片 TCID5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探讨

河南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对小麦-玉米两熟制条件下保护性耕作的理论和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黄淮海区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尤其是在粮食主产区河南的研究应用。河南保护性耕作研究主要集中在豫西旱作区,其在豫南雨养区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认为土壤肥力较低是影响雨养区产量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并探讨了该区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免耕 少耕 秸秆覆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6的微卫星标记鉴定

植物病理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有机产品生产过程控制的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有机产品生产过程控制是企业进行有机生产的关键,通过建立有机生产管理小组,加强技术培训和宣传,从生产基地的选择、有机转换期、生产管理措施、贮存运输、包装等环节入手,加强管理,实现有机产品生产的规范化。

关键词: 有机产品 生产 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