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木薯淀粉补强天然胶乳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木薯淀粉用于补强天然胶乳的可行性。[方法]将木薯淀粉糊化后加入天然胶乳中,对天然胶乳进行补强,考察淀粉用量及偶联剂KH-551用量对天然胶乳胶体性质及硫化胶膜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经KH-551处理后的木薯淀粉对天然胶乳有明显的补强作用,天然胶乳硫化胶膜的物理机械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对天然胶乳的胶体性质影响不大。[结论]采用廉价的木薯淀粉进行天然胶乳的补强,为该工艺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木薯淀粉 天然胶乳 补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番石榴叶提取物中的游离鞣花酸

食品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番石榴叶中鞣花酸的方法。以甲醇(含0.01%HCl)作为提取液,70℃加热回流;色谱条件为:Intersil ODS-SP色谱柱(250mm×4.5mm,5μm),柱温35℃,进样体积10μL,紫外检测波长254nm;流动相为3%冰乙酸(A)-纯甲醇(B);梯度洗脱程序:0~4min B由20%至45%,保持6min,10~15min由45%至70%,15~20min由70%至100%,保持1min。结果表明:本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鞣花酸在0.5~200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8,加标回收率为95.86%~98.31%。本方法用于测定鞣花酸是切实可行的;番石榴叶片中鞣花酸含量高低与叶片的成熟度有关,其中幼嫩叶含量为0.814mg/g、成熟叶含量为0.023mg/g,而老叶中未检出。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番石榴叶提取物 游离鞣花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磷浓度对柱花草和黑籽雀稗根系分布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根箱法,结合Winrhizo2004a根系扫描测定系统,以豆科牧草柱花草和禾本科牧草黑籽雀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磷水平对柱花草和黑籽雀稗根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牧草根系分布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柱花草集中分布于0~10 cm土层,黑籽雀稗集中分布于0~20 cm土层;磷对2种牧草根系生长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低磷(P1,0.48 g P2O5/kg土)更适合柱花草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高磷(P3,1.92 g P2O5/kg土)水平对根系生长有抑制。黑籽雀稗对磷的需求量大,随着磷施入量的增加,根干重、总根长、根表面积、体积和根系平均直径均有所提高。

关键词: 柱花草 黑籽雀稗 磷浓度 根系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发酵菌处理对木薯皮基质理化性状及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3种发酵菌堆制的木薯皮在堆制期间的温度变化、腐熟后的理化性质以及作为单一基质和混合基质(V木薯皮∶V沙=5∶1)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皮在堆沤期间,温度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趋于平稳,与未添加发酵菌堆制的基质相比,木薯皮添加发酵菌堆制后,总孔隙度变化不大,持水孔隙度增加。混合基质与单一基质相比,表现为复合基质培育的黄瓜幼苗茎粗、叶面积等形态指标和根系活力均优于单一基质;单一基质培育的黄瓜幼苗以EM发酵菌表现最优;混合基质培育的黄瓜幼苗以酵素菌发酵菌表现最优。

关键词: 发酵菌 木薯皮 黄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壳灰/天然橡胶胶乳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

功能材料 2011 EI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稀土偶联剂和硅烷偶联剂改性稻壳灰(RHA)填充天然胶乳(NRL)制备稻壳灰/天然橡胶胶乳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仪(TG-DTG)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技术研究了稻壳灰在复合材料中的结构、形态分布和热氧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偶联剂对RHA进行改性处理,能显著改善RHA在橡胶相的分散程度,增强RHA粒子与橡胶基体之间作用力,从而提高RHA/NRL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抗氧老化性能,并且稀土偶联剂RHA/NR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抗氧老化性能的改进更加明显。

关键词: 稻壳灰 天然橡胶胶乳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水平和形态配比对巴西橡胶树花药苗生长及氮代谢、光合作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砂培方法研究了不同供氮水平及NH4+/NO3-配比对巴西橡胶树花药苗生长、氮代谢及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供氮水平的提高,橡胶花药苗茎秆、叶、地上部及单株总干重、植株各部位氮含量和氮积累量、叶绿素含量均相应升高,其中粗根、茎秆、叶片含氮量、单株吸氮量及叶绿素含量各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株高、茎粗、细根干重、叶片光合速率先增后减,且以8 mmol/L氮水平时最大;低氮水平下细根硝酸还原酶(NR)活性较高。不同NH4+/NO3-配比试验中,纯NH4+营养下小苗各部位氮含量、氮积累量最高(除细根和叶柄氮的积累量);NH4+/NO3-为75/25时,小苗株高、茎粗、叶柄、叶片、植株地上部及株干重最大,NH4+/NO3-为50/50时,小苗细根干重、茎秆干重、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最大,且显著大于纯NO3-营养处理;而NH4+/NO3->50/50时,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除细根和茎秆N含量);纯NO3-营养下小苗细根NR活性最高,但生长最弱。结果说明橡胶花药苗不适宜于纯NO3-环境,而适宜于纯NH4+及NH4+/NO3-混合营养,其适宜水平为8 mmol/L和NH4+/NO3->50/50。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花药体细胞组培苗 氮素水平 NH4+/NO3-配比 氮代谢 光合作用

棉花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GhPDS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谱分析

棉花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DS)在胡萝卜素生理代谢和病毒诱导外源基因沉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同源克隆方法,分析已报道植物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氨基酸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扩增出编码棉花PDS基因cDNA中间片段。通过RACE技术成功地克隆了棉花PDS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GhPDS1(GenBank No.HQ441184)。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进行组织表达模式分析发现,该基因在花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叶片。棉花PDS基因的成功克隆使得该基因可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研究中作为一个检测显示基因,它的沉默直接导致棉花叶片表现出斑驳、褪色等生物学特征,便于棉花中重要功能基因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 棉花 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 GhPDS1基因 RACE技术 序列分析 表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区小飞蓬水浸液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以热带地区常见植物萝卜、绿豆、黄瓜、柱花草和苋菜为受体植物,测定小飞蓬的水浸液对受体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小飞蓬水浸液显著抑制5种受体植物种子的萌发,如0.20 g/mL小飞蓬茎叶水浸液对苋菜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指数的RI值分别为-0.822和-0.892。小飞蓬水浸液对萝卜、柱花草以及苋菜3种受体植物幼苗的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当根部水浸液的浓度为0.15 g/mL时,这3种受体植物幼苗的根都受到了极显著的抑制,其RI值分别为-0.399、-0.622和-0.667。综合各项指标分析,小飞蓬水浸液对不同受体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强弱差异显著,其中苋菜受到的化感作用最强,柱花草次之。小飞蓬水浸液中的化感物质大部分能溶于乙酸乙酯中。

关键词: 小飞蓬 化感作用 综合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胶林寒害与橡胶小蠹虫发生为害的关系浅析

植物保护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利用气象及寒害指标预测橡胶小蠹虫发生的方法和途径。[方法]对我国植胶区历年橡胶小蠹虫发生为害率与当年橡胶受低温寒害影响等数据进行分析,拟合低温持续时间、极端低温、橡胶树寒害率、寒害危害程度与橡胶小蠹虫发生为害的关系模型。[结果]数据分析及模型拟合均表明,低温持续时间越长、极端低温越低,橡胶树寒害率越高、寒害危害程度越大,则橡胶小蠹虫发生为害越严重。所拟合的模型经检验均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生产中可以应用拟合的模型对田间橡胶小蠹虫的发生为害进行间接监测。

关键词: 橡胶树 寒害 小蠹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草芽孢杆菌XF-1中脱乙酰几丁质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抑茵活性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脱乙酰几丁质酶同源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克隆和测序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菌株XF-1的脱乙酰几丁质酶基因(CSrlo该基因编码区为834bp,编码由277个氨基酸组成的约30kD的蛋白质,其基因序列与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168的脱乙酰几丁质酶基因的相似性达到99%,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8%,在第19、47、60、256和257位的氨基酸发生了变化,分别由异亮氨酸代替了菌株B168脱乙酰几丁质酶中的甲硫氨酸、缬氨酸代替了谷氨酸、苏氨酸代替了异亮氨酸、天冬氨酸代替了谷氨酸、赖氨酸代替了天冬酰胺.菌株xF一1对稻瘟病菌Magnaportheoryzae和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brassicae有抑制作用,而菌株B168没有.菌株xF-1和B168的CSFI基因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中的表达产物均具有脱乙酰几丁质酶活性,但前者的表达产物对稻瘟病菌及芸薹根肿菌具有抑制作用,而后者没有.表明脱乙酰几丁质酶是xF-1抑制根肿病作用机制之一,且上述5个氨基酸替代可能与抑菌机制有关.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XF-1 脱乙酰几丁质酶 根肿菌 抑菌作用 Bacillus subtilis XF-1 chitosanase 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antagonism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